继黑出租、黑大巴在相关部门的打击下逐渐匿迹之后,另一隐秘的“灰产”——黑救护车,又渐次浮出水面。
这种车由小型客车改装,仅从警灯和内部陈列的救护设备来看,和正规的救护车并无任何差别,甚至有的已经挂靠“公司”运营。
然而,行业发展之初,“黑救护车”并没有这么“正规”。由于有市无价,一辆车半年营收47万,早已屡见不鲜。
那么,本是生命曙光的救护车,缘何会沦为人们牟利的工具?
01.倒逼家属下跪
回首往事,丁力至今活在耻辱中。
他老跟人说,像他这样的体格,人五人六到处教育别人的刺头,走哪儿都不会挨欺负。没承想被一辆黑救护车,毁了自己尊严。
妻子因癌症在郑州一家附属医院病危,已经没有继续治疗的希望。站在ICU厚厚的玻璃面前,医生拍了拍丁力的肩膀,建议他做好心理准备。丁力悲痛万分,决定带妻子回虞城老家。
让她见娘家人最后一眼。
出门后,丁力踱步到走廊尽头,颤抖着从胸前口袋摸出三四张小卡片来回翻看。不远处的护士推着发药车从身边经过,转头瞥他一眼,基本猜得八九不离十。忙不迭停下来和他搭话,说“医院北门立交桥下有转运车”。
来到“救护车”前,司机张口开价1000,他们的老家在200公里开外,丁力没言语,只是示意他帮忙抬下人。可谁知屁股刚挨着座位,却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男一女,嚷嚷着医院里的病人全由他们负责。拿不出一万块钱,就把妻子推进太平间,等着火化。
丁力无暇顾及其中的缘由,为了让妻子留个全尸,只一个劲地下跪求情。
男人见状眉毛一竖,又改口要5500。丁力欲哭无泪,最后,还是邻居们凑齐了这笔钱。
同样的遭遇,家住平顶山的刘峰也遇到过。
2014年,他父亲住进丁力妻子所在的附属医院,因年事已高,在重症监护室熬到3月份时,不幸撒手人寰。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刘峰兄妹俩有些恍惚。看着在遗体面前哭成泪人的母亲,他们说什么也要把父亲带回家入土为安。
听闻刘峰此话,正在隔壁床换药的护工连忙附和,说:“让老爷子下葬还能留个念想,一把火烧了不值当”,话毕,递给二人一张“黑救护”的名片。
刘峰没多想,掏出手机拨打了上面的电话。从医院到平顶山市区150公里,在母亲再三恳求下,负责人要价1万,折算下来每公里60多块钱。
这让早已掏空家底的刘峰有些犯难,但没办法,车都来了,再抬眼看看母亲殷切的样子,咬咬牙应承了下来。
谁料途中负责人又狮子大开口,向刘峰索要“二三千元辛苦费”。理由是拉死人不吉利,得单独给司机补偿。不明就里的刘峰恨得牙根切痒,只能把碎牙往肚子里咽。他怕负责人向相关单位举报,把父亲的遗体拉到火葬场焚烧。
直到姐姐刘文拿着一条烟在司机面前下跪,才让爹的遗体安全到家。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活人有活人的规矩,死人有死人的处理办法,异地运送尸体那不是殡仪馆的活吗?这明显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怨不得别人。
可在这个群体中,更另类的是,还有人将敛财的手,伸到了濒死的“人间客”身上,不仅作风彪悍,还会上演“趁火打劫”的戏码。
02.拔患者氧气管要钱
很多年以前,丁羽就听说过“黑救护”。彼时,他并不明白“山寨120”为何能这么吃香,直到自己的父亲患病。
丁羽原本在郑大一附院就诊,后来病情加重,医生建议其回家保守治疗。
可面对如何运回去的问题,丁羽一时也没了方寸。他先后找了这边和老家的急救中心,一听说病人的情况,都直接挂断了电话。后来,一位医院的保安找上他,说能把老爷子送回家,只要交钱,马上就走。
丁羽听罢点头如捣蒜,只想着早点让爸到家。
很快,几名壮汉拿着担架出现在大厅,直接将父亲和行李抬上了面包车,从医院到中牟县40公里的路程,对方要价2000。丁羽一脸震惊,说自己想想别的办法。
车上除司机和一名“医生”外,还有3名体格健硕的男子,见丁羽犹豫不决,居然顺手关上车门,威胁如果不交钱,就拔了他父亲的氧气管。
这下丁羽慌了,赶紧打电话让家人凑钱。途中,司机曾故意将车停在路边,向家属索要1000。“医生”又以拔氧气管相逼,单独索要300元的辛苦费。无奈的丁家人只能苦苦央求,车子才得以发动。
但不幸的是,由于耽搁太久,到家时,父亲已经没了呼吸。然而,这群人非但没有忏悔之意,反而倒打一耙,说人死在车上太晦气,需要一条烟和两挂鞭“去去霉运”。
按照常理来说,像这种“见光死”的黑色产业,本应是越低调越好。那么,如此冗杂的一条灰产,是如何顺风顺水、运作至今的呢?
03.靠“拳头”抢病人
2021年,在距医院门口数十米的停车场里,杨波被一群黑救护车同行团团围住。他下意识地快速摇动车窗,任凭雨点般的拳头砸在玻璃上。
几分钟后,见杨波迟迟没有回应,外面的人作鸟兽散,临走前撂下一句:要么每个月交钱,要么弄死你!”窗外细雨绵长,杨波被吓得脑门直冒冷汗。
作为一名刚到石家庄的外来者,他早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被“恐吓”。
在此之前,杨波一直在保定做黑救护车生意,有时拉患者,偶尔也接载尸体到火葬场的活计。总之,靠着一辆改装过的福田小客车,杨波一家的生活过得饶有滋味。
5月份伊始,在一位老乡的怂恿下,自感保定无油水可捞的杨磊,将车开到石家庄,本想着省会城市挣得钱多,可谁知落地没几天,就见识到了黑救护江湖的险恶。
因为拒绝加入车队,杨波先是遭医院保安驱逐,而后三番五次地被同行围堵。后来亲眼看到“多管闲事”的保安被人用保温杯砸头,他才恍悟惹不起就加入道理。
对于杨波这种外来“救护车”,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是加入强势的车队,按比例拿提成;二是每个月交1万“份子钱”,方能自由接活。但即便如此,杨磊也不算太吃亏。
虽有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架不住市场需求大,“黑救护”的价格畸高,通常是正规救护车的几十倍。
此外,车子虽然外观酷似正规的救护车,但里面的陈设却是临时租用的老旧设备。
至于病人或遗体的线索,大部分来自医院的护工和保安,只要能给车队提供线索,就能拿到5%-20%的提成,隔三差五,还会收到老板的红包。
重赏之下,大部分护工都乐意给车队提供线索,而为了避免被负责人忽悠,线人有时还会亲自带着病人家属议价。
除此之外,按照负责人规定,不管有没有生意,每天都会有司机停在医院住院楼前随时待命,一是方便互相打掩护,二是时不时溜进医院,往厕所门缝里塞小卡片。
而为了抢占市场,如果遇上别家车队的小卡片,拿了提成的保洁护工便会将其销毁,替换成自家车队。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车队是家族运作,但依旧会因为利益划分不合理,而反目成仇。
退一步说,背地里耍狠也就算了,但关键是有时连最基本的人道主义,都不能保证。
有时遇上愣头青抢单,车队的人就会冲上去将其拦下,保安也会在一旁帮腔,全然不顾车上病人的死活。直到真的闹出了人命,他们才会作鸟兽散。
04.结语
实际上,上述几个案例只是“黑救护”乱象的冰山一角。“黑救护”江湖中险恶,远比光怪陆离的电影剧情更加精彩。
究其根本,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李逵太少,才让李鬼有了可乘之机。
虽然救护行业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但并不是一些投机者捞金的工具。
当务之急,是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和谐有序供需关系,同时严厉整治行业乱象的行为。
相信,不久的将来,病人和家属再不用费力地分辨真假救护车,更不用担心被“黑救护”坑害。
Ps:(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部分参考资料:
【1】《20辆车年赚2000万!“黑救护车”有多暴利?》,鸣金网
【2】《黑救护车的疯狂生意经:病房里揽客 在太平间挟尸要价》,凤凰周刊
【3】《东莞“黑”救护车公然抢生意漫天要价》,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