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使用  音视频  个数  选择  搜索引擎  企业  百度  可以  父亲 

陪嫁火缸是啥?杭州有饭店收藏这份“时光密码”,炭火煨出娘家味道

   日期:2025-05-22     作者:h54e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news/23034.html
核心提示: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韵在浙江部分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还有陪嫁火缸。它们看着像水缸,但其实里面烧炭,上面可以用砂锅或者瓦罐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韵

在浙江部分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还有陪嫁火缸。

它们看着像水缸,但其实里面烧炭,上面可以用砂锅或者瓦罐煨食物,比如鸡、咸肉之类。

年轻人估计都没见过吧?

今天(4月19日),潮新闻记者在杭州龙坞新开的“小柏菜”饭店里见到了,也请主理人讲了讲陪嫁火缸的往事。

店门口,十几口陪嫁火缸整齐排列。每个缸上,都覆盖着一个精心编织的竹编盖子,深色的盘花花纹错落有致。

“过去做一盘花要耗整整一天,谁家陪嫁的盘花多,就殷实又体面,能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主理人介绍。

图片

陪嫁火缸。记者 孙韵 摄

那年月,农村没有煤气灶,一切都要靠柴火,这口火缸相当于家中最全能的“家用电器”,因此常常作为陪嫁。“当年煨鸡煨鸭煨肉的机会很少,只有坐月子,或者过年才有可能。这口火缸就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三大件。”

“一个大户人家可能有四五口火缸,奶奶陪嫁的,太奶奶陪嫁的,媳妇陪嫁的,都是来自各自娘家,是娘家味道的传承,也是娘家情感的延续。”

主理人收藏了临安山区人家18口火缸,也见证了18段家庭故事。“临安山上常年寒冷,火缸里的炭火几乎全年不熄,因此家家户户都有火缸。我就去那些还未被拆的老房子里,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火缸搜集回来。”

图片

火缸内的炭火。记者 孙韵 摄

小薇家的火缸便是其中之一。

小薇妈妈是当地最后几个还用火缸嫁妆的新娘,这份对火缸的特殊情感也延续到了女儿身上。

结婚时,小薇坚持找人做了一口火缸,把这份来自娘家的温暖与记忆,带到了自己的新家。

上世纪90年代后,火缸彻底退出了嫁妆之列。

随着山村人开始建新房,这些大家伙先后被请出卧房,最后大都被扔掉,但小薇舍不得。“感觉有妈妈的感情,房子盖了还是把火缸留着,竹筐也好好保存。”

火缸的精髓在于它的炭煨技术。

没有熊熊的火苗,只有通红的炭火,24小时持续散发温和的热量。“炭煨的温度比柴火低20%,小火慢煨,让能量缓缓渗透进食材,能有效保留食材原汁原味和有效成分,使鸡肉香而不柴,鸡汤清而不油,营养流失也少。”


▲用火缸煨鸡。记者 孙韵 摄

“煨,是烹饪里很高级的一种方法。”一位美食家说,炭火至阳,但不似猛火般张扬,只需加一点盐和姜,丢入整鸡整鸭,或是牛骨筒骨,三个小时后一锅原汁原味的鲜汤就出炉了。

“如今很多餐饮追求精致,而我们想追求的是锅气,烟火气,做原滋原味的新鲜食材。”主理人一边说,一边揭开锅盖。

这份用山里火缸煨出的鸡汤,除了清香,还别具温情。

图片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23034.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