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券商并购热”成为业界一大看点。3月23日,阿里司法拍卖网站显示,国都证券3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拍卖结束,经过156轮激烈竞价,最终以5704.2万元总价竞得,成交单价为每股1.9元。经过多轮交易,浙商证券对国都证券已逐步构建控股地位,总持股比例达34.76%。知情人士透露,浙商证券当前持股比例已显著领先其他主要股东,战略目标已基本达成。
近一个月以来,包括、在内的多家券商公布合并重组消息或进展,行业并购浪潮汹涌。业内观察,在当前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证监会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推动行业并购重组加速。目前,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券商具有强烈动力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但最终能否实现“1+1>2”的效果,仍考验着各方智慧。
历时两年多逐步构建控股地位,“浙商+国都”上演经典竞买案例
此次交易或是浙商证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阿里司法拍卖官网显示,国都证券不限售流通股3000万股,市场价为5088万元,起拍价为4579.2万元,共有5位竞买人参与。竞买记录显示,该次拍卖共经历156次出价,最终浙商证券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于阿里拍卖平台开展的“被执行人名下持有的北交所三板市场,股票号为870488国都证券不限售流通股3000万股”项目公开竞价中,以5704.2万元的最高价胜出。该次拍卖的网络拍卖成交价格较起拍价溢价24.57%,折合1.9元/股,较国都证券3月21日收盘价1.7元/股溢价约11.8%。
实际上,回顾整个历程,自2023年12月启动收购计划以来,浙商证券已通过多轮交易逐步构建控股地位。
2023年12月9日,浙商证券发布公告称,筹划入主新三板挂牌券商国都证券,并拟受让重庆信托、天津重信、重庆嘉鸿、深圳远为、深圳中峻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约19.15%国都证券股权。2024年3月29日,浙商证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议案,公司拟以2.67元/股的转让价格,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重庆信托等公司持有的国都证券19.15%股权。
2024年5月份,浙商证券通过竞拍方式受让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7.6933%国都证券股份。同年6月份,浙商证券通过竞拍方式受让同方创新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嘉融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7.4159%国都证券股份。
2024年12月3日,“浙商证券+国都证券”整合迎来实质性进展,中国证监会核准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主要股东。截至此次竞拍前,浙商证券累计斥资51.28亿元,持股比例达34.25%,每股平均成本约2.57元。本次1.9元/股的成交价,较前期收购成本折价26.07%。另外,加上此次竞得3000万股,浙商证券总持股国都证券的比例为34.76%,耗资总额达51.85亿元。
在中小券商股权流转难觅“接盘侠”的背景下,国都证券股权被激烈竞买也显得较为特别。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交易反映出券商通过司法拍卖获取优质资产的策略灵活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控股权溢价与少数股权折价并存的现象或将持续,未来券商股权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料将更加显著。
中小券商股权转让困难,头部券商年后加速整合
事实上,类似国都证券股权“上架后”被激烈竞价的场面并不多见。
梳理发现,自2022年以来,中小券商股权流动加速,但由于业务同质化严重、净资产收益率不高等因素,牌照价值大打折扣,已涌现出不少中小券商股权流拍,或一再降价后终于找到买家的案例。比如,新洲集团持有的华龙证券股权1162.32万股于2月25日拍卖,起拍价为1627.25万元,但因无人报名亦无人出价,最终流拍。2月16日,有193.46万股股票计划被司法拍卖,持有方为第六大股东昆明产投,初定起拍价为1441.66万元,但在开拍前夕,申请人撤回拍卖。
相比之下,国都证券近年业绩持续好转,也是竞买者心仪的原因之一。2023年,国都证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亿元和7.23亿元,同比增幅为47.2%和103.86%。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公告显示,实现营收17.59亿元,净利润9.6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审计后报表)增长27.37%和33.09%。
虽然中小券商股权转让颇有难度,但进入2025年以来,仍有多起头部券商并购案加速落地。
3月16日,国泰君安发布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及注册资本的公告。公告显示,国泰君安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简称变更为“国泰海通”。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证券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客户数量逾5000万,分支机构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2月14日,“西部+国融”同样进入反馈阶段。证监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对国融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国融基金变更实际控制人申请提出反馈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收购国融证券后初步整合方向(含各下属子公司)。
近年来,监管部门致力于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合理借助合并重组做优做强。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出,适度拓宽优质机构资本空间,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也明确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机构实行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吴锴认为,券商并购整合要实现“1+1>2”,关键在于战略协同、资源整合及文化融合。合并后应明确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业务上打通投行、经纪、资管、自营等业务链,形成合力,并借助金融科技提升效率。整合研究、客户等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需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留住核心人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团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