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养叔的猫,(https://xueqiu.com/5742821612/320426203)
有投资者询问,怎么看待高额的应付账款?
这个问题一时不好回答,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翻出文件夹,又把的财报看了一遍,从2020年的看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对其应付账款做了一个整理。
财务报表一定要结合起来看,对比起来看,而起要好几年的放一起看。从2020年至今,的应付账款的变化,有以下特征。
总量变化显著,波动大。
2020年,公司延长付款周期以维持运营流动性,应付账款同比2019年,增长 55.05%。
2021年,为应对全球物流不确定性和供应链危机,公司进一步提高账款储备,增长率达到 106.05%,是该期间的高峰。
2022年,应付账款总额达到 1059.62亿元,同比增长 53.34%,但增速已较2021年下降
2023年,应付账款同比下降 14.75%,是近年来首次出现显著回落。
2024年前三季度,应付账款860亿,等年报出来后,大概率会超过900亿。
对于应付账款的增加,公司每年都会有自己的解释。
2020年的解释是“新冠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中断”。供应链中断,支付周期延长。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不畅,供应链紧张,公司主动延长支付周期以应对不确定性,维持供应链稳定。
猫叔洞察:疫情期间因运价暴涨,手握充裕现金流,那么,采用保守财务政策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应付账款增加的根本原因。
2021年的解释是“供应链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为保证供应链稳定,公司主动提高应付账款预留比例。全球疫情尚未结束,部分地区港口拥堵严重,供应链可靠性成为头等大事。
猫叔洞察:疫情期间,集装箱短缺与港口拥堵推高成本,运价高企,作为船司,掌握更大的议价权,能够通过更灵活的账期与供应商达成共赢。那么,通过延长账期缓解财务压力,是应付账款继续增加的根本原因。
2022年的解释是“风险预期推动应付账款激增”。为应对费用上涨、汇率波动等风险,公司进一步预留应付账款。
猫叔洞察:航运需求高企,要价上升,那么,付款账期就可以作为供应链谈判筹码,是这一年应付账款增加的根本原因。
2023年,没有就应付账款显著减少未做详细解释,这一年的应付账款,同比减少了14.7%,站在公司的立场,我减少了,就没必要解释了。
我个人看来,这一年的应付账款减少,本质还是航运市场回归理性,公司调整了账期管理和资金使用策略。前面提过,尽管2023年的应付账款绝对值下降,但占流动负债的比例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对于应付账款的增加,很多投资者都分析过,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是公司在“藏利润”。
那么,公司有没有可能藏利润呢?
可能性是有的,但不绝对。众所周知,航运行业的波动性极强,企业通常会在景气周期采取保守策略,为低谷期储备现金流。
一方面,应付账款的增加,无疑凸显了在应付账款上的保守策略,这种保守策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构建更强的财务安全垫。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公司可以暂时降低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压力,同时累积更多现金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若将应付账款滞后处理,部分未支付成本就可以延迟确认,从而影响利润表,达到隐藏部分利润的目的。
隐藏利润,给投资者带来的最大弊端是在高运价时期掩盖了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掌握。
对于上市公司,还是央企,利润是藏不住的。
应付账款的高企,猫叔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降低现金流压力
应付账款是短期流动性的重要来源。2020年至2023年,应付账款在流动负债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占比下降,公司通过延迟支付降低现金流压力,也是一个选择。
2、利用财务杠杆维持长期增长
高额应付账款释放的资金,很大可能被用于长期战略投资,如战略投资优质企业或项目、造船订单、新业务拓展等,表明公司在利用财务杠杆维持长期增长。
这些年来,战略投资了不少项目,以约55亿元人民币向中粮福临门增资,认购1.8亿股,投资后福临门估值为946.64亿元。
2021年,母公司战略投资中国物流集团,出了多少钱不知道,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国物流集团7.3%的股份。
截至2024年,在全球38个港口投资了47个码头,共营运371个泊位。这些投资帮助公司增强了其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竞争力。
母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合作,相互持有对方804,700,000股A股股份。
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以人民币2,142,606,006元的价格收购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12%股权。
和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安吉物流的增资项目,各出资10亿元认购安吉物流7500万元的新股本。增资后,安吉物流的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7.5亿元人民币,中远海控和上港集团将分别获得安吉物流10%的股份。
2024年9月份,以20亿元人民币等值港元基石投资方式成功认购H股IPO股份。
截止2025年1月,船舶订单903,472TEU。中远海控在2024年订造了12艘14000TEU拉美极限型高冷插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每艘造价为1.795亿美元,总价为21.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3.40亿元);中远海控还在2024年确认了船队更新计划中的20艘自有LNG运力船舶,包括12艘LNG双燃料15000TEU集装箱船和6艘LNG双燃料9000TEU集装箱船,这些船舶将在2028-2030年交付。
……
3、应对宏观经济与汇率波动的影响
航运费用的主要成本包括燃油、港口服务和劳动力,这些成本通常以美元计价。汇率波动和油价变化会直接影响应付账款的规模。
(1)燃油成本
燃油成本通常占航运公司总运营成本的 30%-50%。燃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成本,尤其在油价高企时期。
航运燃油(如低硫燃油和传统重油)的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例如,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燃油价格飙升,直接加重了航运成本。
全球船司通常与燃油供应商签订信用协议,也不另外,这使得燃油采购费用经常反映在应付账款中。燃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导致应付账款在短期内显著增加。
(2)港口服务
包括停泊费、装卸费、航道费等。这些费用因地区、港口规模和服务类型而异,占运营成本的 10%-20%。港口拥堵(如2023年10开始的美国东海岸港口危机)会推高这些费用。而港口服务费用通常通过供应链分期结算,如果港口服务费用大幅增加,应付账款可能随之上升。
(3)劳动力成本
船员工资和船舶管理费用是另一大主要成本,尤其是这样国际航运企业,这些费用多以美元计价。全球范围内海员短缺(如疫情期间)进一步推高人力成本。劳动力成本虽然与应付账款的直接关联性较低,但如果劳动力成本增加,公司可能会推迟其他运营成本的支付以缓解资金压力。
是全球性的企业,是要参与全球竞争的。高额应付账款,可以帮助公司在应对汇率风险、通胀和港口罢工等潜在风险时,预留下缓冲空间。
(1)汇率波动风险
航运行业大部分成本(如燃油、港口费用)以美元计价,而收入则可能以多种货币(如人民币、欧元)结算。这种不匹配使得汇率波动成为重要风险来源。例如,美元走强时,支付成本上升,会加剧应付账款的压力。公司通过延迟支付或锁定美元信用额度来对冲汇率波动风险,使支付节奏与汇率变化同步。
(2)通胀压力
自2021年起,全球范围内的高通胀推高了燃油、物流、设备维护等多项成本。公司通过增加应付账款额度预留资金以应对未来更高的全球通胀成本。延迟支付供应商款项可以暂时保留现金流,用于高通胀期的短期运营或投资。
(3)供应链风险
2022年的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罢工,2024年10月美东码头工人罢工,红海危机,巴拿马运河干旱,全球气候危机下的极端气象等等,直接导致港口费用上升和物流延误。额外的滞留费和装卸费增加了应付账款的金额。为确保供应链稳定,公司不得不增加账期弹性以安抚供应商。为潜在的供应链危机(如燃油短缺、港口停运)预留的财务缓冲。
对于高额的应付账款,投资者何去何从?
对于应付账款的增加,我们作为投资者,要分短期和长期视觉来看。
短期内,若应付账款增长伴随流动资产和现金流增加,可视为积极的资金管理行为;但若流动负债和现金流出现显著错配,需警惕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应付账款高企可是公司在行业高波动性中的“资金缓冲策略”,我们需结合行业周期和公司现金流状况综合分析。
长期来看,我们需关注年内,是否进一步缩短支付周期,这将反映其对行业需求的信心及对供应链关系的管理能力。
另外,若公司持续依赖高应付账款管理利润或现金流,需警惕这是否隐藏了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公司在绿色燃料与环保方面的投资,如新型燃料(如甲醇、氢气)船舶,其成本较高,掌控不好,就会推动未来应付账款的持续增长。我们作为长期投资者,需要评估的绿色转型计划如何影响成本结构及其账期管理。
总而言之。集运行业的成本结构复杂,应付账款高企既可能是对外部风险的主动应对,也可能是利润调节的策略。作为长期投资者,需从全球燃油价格、汇率波动、集装箱供应链风险等多个视觉去理解应付账款的变化,同时关注公司账期调整与长期现金流管理的可持续性。合理管理应付账款不仅是财务技巧,更是企业应对行业周期和未来增长的关键能力体现。$中远海控(SH601919)$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