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下)
华 强
青蒿素走向世界
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了国际青蒿素会议,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获得高度评价。会议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京举行“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会上授予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奖励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基于在中国本土开展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12月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