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攻略依旧是知乎上点赞和收藏量最大的智能电视选购攻略,马上2025年了,我们这篇智能电视选购攻略紧跟实际,要再更新一次,希望能更接地气,解决消费者更多实际需求。
本篇选购攻略我们要讲的内容先列出来,方便大家选择自己需要的看:
简答科普区
- 基础技术名词科普
- 智能电视怎么区分低中高档位?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 买电视哪些参数重要?着重关注哪些参数?
- 电视线上线下款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建议买线下款。
- 电视官方海报也有虚假宣传和文字游戏?怎么规避?
- 低反膜和磨砂膜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重点内容讲解:
- 需要关注的电视硬件配置
- 需要关注的硬件画质处理技术
- 需要大致了解的画质调校优劣(较多实拍对比效果)
常见需求和解决方案:
买电视前,要买的线缆有哪些?
电视机到货签收验货安装要注意什么?
电视机顶盒有哪些?我要买哪种?
电视网速慢怎么办?
电视机装软件怎么装?优盘/不用优盘
十二种看电视方法教程,帮你把大电视用起来!
确定尺寸和预算以后你就可以在表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推荐机型,查具体参数或是对比参数可以百度搜智能电视选购网。
目前主流电视屏幕只有两种,一种是液晶屏,一种是OLED屏幕
液晶屏常见营销名称释义:
LED屏:意思是这款液晶屏电视采用LED背光灯。目前市面上液晶电视全部是LED背光灯。
LCD屏:液晶屏的正确英文缩写
QLED:意思是采用了量子点广色域技术的液晶电视(不保证,目前有白光量子点鱼目混珠),用这个词的机型通常是中端产品。
ULED:意思是海信的液晶电视产品,基本特征是带控光分区功能。
Mini LED:意思是 采用了Mini LED背光的液晶电视(不保证,二流厂商有虚假宣传,大灯珠产品也叫Mini LED),通常这类产品会有更高亮度,更多的控光分区,基本会配备广色域和高刷屏,相对产品会比较好。
QD-Mini LED:意思是同时采用了量子点广色域和Mini LED背光的液晶电视,通常是比较高端的产品,QD意为量子点,所以也有自称量子点Mini LED的,只要同时采用量子点和Mini LED背光都可以称之为QD-Mini LED,有时候厂家因为商业行为并不主动宣传。真正的高端电视全部是QD-Mini LED。
OLED 屏幕分类与释义:
WOLED:LG Display生产的带白色子像素用于提升亮度的电视OLED屏幕,目前主要采用的电视厂商包括LG索尼和三星。
QD-OLED:三星Display生产的蓝光OLED+量子点材料的电视OLED屏幕特点是亮度更高,色域更高,主要采用的电视厂商包括三星和索尼。
智能电视核心价值在于画质,因此可以以画质好坏来进行低中高档位分级,有了档位分级就能确定其价值,同时我们依据客观的市面上的产品数据和实际画质测评体验,我们出一个分级标准,避免某些厂家拿着低端机配置“自称高端”,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分级标准以产品客观硬件画质处理技术配置为基准,对电视档次分档,让消费者对自己看中的产品有一个客观的等级评价,避免因为信息差为低端产品付高价的问题。
然后消费者可能有疑问,我看中的机型的这些参数没写或者不清晰,上哪里查呢?可以百度搜智能电视选购网或者直接访问网站tvlabs.cn,查询或者对比机型参数,线上线下,国产合资都是有的,目前已经收录了2000+款产品,覆盖率非常高,而且纯免费,不用注册扫码什么的。
还是那句话,电视的核心价值在于画质,高端电视会采用很多硬件画质处理技术用于提升画质效果,比如Mini LED背光,量子点广色域,高亮度灯珠,高刷屏,控光分区功能,低反膜等,如果你要画质好,买电视的时候着重看这些数据,而不是看什么cpu内存多大,你买的是电视不是手机。如果你觉得复杂,那你着重看控光分区数量,亮度高不高,色域高不高这三个点就行。
同样的,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参数哪里看,可以百度搜智能电视选购网或者直接访问网站tvlabs.cn,查询或者对比机型参数,线上线下,国产合资都是有的。
线上线下款一般指的是国产电视,线下机型目前仍然是厂家利润的大头,毕竟现在还在线下买电视的消费者,基本上信息获取能力都非常糟糕了,无法对比,信任导购,导致信息差极大,这也让导购可以为所欲为,一般来说,同样的价格前提都是线上款机型更好,甚至有些配置相同名字不同的机型,让消费者无从判断,智能电视选购网现在上线了“撞库”功能,对已有的机型进行数据库分析,自动在旁边展示配置相似或者相同的机型,让同款不同名无所遁形,进一步消除信息差。
很多人会盲信厂商的产品海报内容,实际上会有很多虚假宣传和文字游戏,比如假的高刷屏,假的量子点,假的HDMI2.1,假的画质芯片等,需要消费者自己学会识别,如果你没有能力识别,可以以智能电视选购网上的参数为准。
目前大电视越来越便宜,85英寸电视已经成了热搜尺寸,但是这么大尺寸电视放在明亮客厅,反光问题会非常影响观看效果,因此目前很多机型都有了抗反光方案,分别是低反膜和磨砂膜。
低反膜顾名思义是降低屏幕反光,使得屏幕黑色更深邃更通透,对比度更高,效果更好,成本更高。缺点是依然会有镜面反光,但是真正的高端旗舰款都是低反膜。
磨砂膜是让屏幕表面变粗糙,使得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本质上没有消除反光,所以会导致屏幕整体泛白,降低对比度和清晰度,一定程度对画质有影响,成本相对较低。
处理器:
智能电视处理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行速度和流畅度,但是这毕竟只是电视,不是手机,电视并不需要像手机那样强大的性能和存储空间。目前中高端主流的是联发科,创维用Realtek的多,还有Amlogic和联咏科的。
常见电视CPU强弱从高到低排名(按核心架构):
架构相同看主频,主频越高性能越好
A73四核(主频有1.3/1.4/1.8/2.0GHz)
A73双核+A53双核(主频有1.1/1.5/1.7GHz)
A55四核处理器(主频有1.5/1.9GHz)
A53四核处理器(主频有1.1/1.5/1.7GHz)
A35四核处理器(1.3GHZ,非常低端的产品会用)
运行内存:
同样与智能电视运行速度流畅度息息相关,应该2GB起步,2GB以下尽量不要选购。目前3或者4GB运行内存的比较多。
小套路:注意GB与Gb这两个数据存储单位的不同,GB是Gb的八倍,线下某些鸡贼品牌,会标出12Gb运行内存出来,实际上只有12Gb÷8=1.5GB,坑不坑?
存储空间:
存储空间大小意味着你能在电视上装多少软件,一般用途主要就是装软件,其他用途非常有限,对电视来说意义不是很大,不需要过分追求。目前基本是32GB起步,最多128GB。
WiFi:
由于电视普遍是百兆网口,所以WiFi成了更实用的联网方式,电视WiFi分单频2.4GHz和双频2.4/5GHz WiFi,一般建议选择5GWiFi,WiFi协议分WiFi5和WiFi6,大多数情况下支持WiFi6的网速会更快。
接口:
18Gb带宽的HDMI2.0接口支持4K HDR视频传输,将来接电视盒子是必须要有的,目前新款4k电视基本都是标配HDMI2.0端口,基本没有HDMI1.4端口了。
48Gb带宽HDMI2.1对PS5、XSX游戏主机玩家有点意义,对其他用户没有什么意义,不需要盲目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HDMI联盟修改标准,取消了HDMI2.0标准合并到了HDMI2.1标准里面去了,因此有些品牌会把18Gb带宽的HDMI端口叫HDMI2.1,希望大家仔细辨别,如果辨别不了,去智能电视选购网核实。
关于是否配有 USB3.0 接口,这个其实不是必须。USB2.0 接口的理论峰值速度是480Mbps (60MB/s),如果外接硬盘观看常规的4K+HDR视频资源,这个速率是足够的。USB3.0不是必须,只能算一个加分项。
HDMI端口和USB端口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SOC是否支持,并不是厂家想配什么就配什么。
网络端口基本上都是百兆的,也是SOC决定的。
操作系统:
目前智能电视,主要的操作系统还是安卓,目前三星新款电视也开始兼容安卓软件了,就剩下LG的webos不开放。安卓系统的电视基本都可以安装软件,客服一般会告诉你不可以,因为广电总局禁止智能电视有安装第三方软件的功能,厂家客服肯定是告诉消费者不能安装的,实际上是可以的。
下面是主流品牌电视通过优盘安装软件的视频教程,为2024年新录制的。
关于智能电视上应用的各种画质处理技术,以及实际效果,在这个章节中我会着重讲解,这也是本攻略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
电视的画质核心影响因素是硬件画质处理技术和软件画质调校,两者同样重要,都要讲。
目前液晶电视上关键的画质处理技术包括:运动补偿、广色域技术、控光分区、高屏幕峰值亮度、高屏幕刷新率和画质处理芯片等。
软件画质调校包括:亮场暗场细节表现、画面立体感层次感,亮场爆发力,画面色彩表现,肤色表现,运动画面流畅度,控黑效果等。
屏幕
以前讲RGBW四色4K是假4K屏幕,现如今这类屏幕已经从市面上销声匿迹了,所以不讲了。所以如果你现在还看到有选购攻略在讲假4K你就知道他是一个洗稿的半吊子。
液晶电视屏幕根据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不同,分为软屏硬屏两类,优缺点如图,一般建议选择软屏电视。不过海信用的ADS PRO效果也挺好,尤其是ADS PRO二代效果很顶。
目前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电视品牌,主流屏幕面板厂商选择是:
京东方(目前98寸罕见,主要小尺寸),包括旗下中电熊猫(85和100英寸)
华星光电(小尺寸面板有出售给别的电视品牌,85和98基本上TCL自己消化)
惠科(主要是85和100英寸)
低反膜:
低反膜是一层特殊膜材,能吸收环境光,降低屏幕镜面反光,使得屏幕黑色更深邃画面更通透,所以现在真正的高端机都是带低反膜的,比如索尼XR90,三星QN90系列,海信U8N PRO,TCL X11H等都是有的,所以没有低反膜的不能算高端机各位自己注意,目前低反效果最好的是海信那个黑曜屏二代,U8N PRO和85E8N ULTRA用的,反射率仅为1.28%,其他品牌一般是1.8/2.0/2.2%的反射率。海信商品名为“黑曜屏”,TCL商品名为星耀屏。
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意思就是电视一秒钟能闪过多少张图片,显然屏幕刷新率越高,闪过的图片越多,画面看起来就越流畅,目前大多数电视都是60HZ屏幕刷新率,意思是屏幕每秒钟最多能闪过60张图片,少数中高端机型屏幕刷新率可以达到120HZ,这么高的屏幕刷新率,配合超强的运动补偿算法,可以将低帧率视频,通过插帧补偿到120帧每秒,这样画面流畅度就会比普通60hz电视高一倍!所以高屏幕刷新率是与运动补偿功能相辅相成的,中高端电视会使用这样的屏幕用于达到更高的画面流畅度。
高刷除了配合运动补偿提升画面流畅度,还有一个24P无颤抖功能,在播放24帧电影时不会出现抖动问题,对影视发烧友来说比较有用,现在一线品牌中高端产品基本已经标配了这个功能。
然后就是配合HDMI2.1端口,在接游戏机玩游戏的时候,提供120Hz游戏画面。
另外,目前市面上出现了采用DLG技术实现高刷的机型,是以降低清晰度为代价的,原生刷新率只要60HZ,这类产品的宣传海报上一般会写“一键开启”,注意避雷。
广色域技术
自然界中可见光谱的颜色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间,在这个色域空间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见到的所有颜色,而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等显示设备,由于技术原因,只能显示出全部色域空间中的一部分颜色,其中最基础的色域范围是100%BT.709,普通液晶电视的色域就是这么多,如果高于这个色域范围,就表示可以显示出更多的颜色,电视画面也就更加纯净鲜艳,颜色过渡也会柔和平滑,很多消费者在实体店看到三星高端机的时候,都会感叹,哇画面好鲜艳,就是因为三星高端电视的色域特别高,所以能显示出比普通电视多很多的颜色,中高端电视全部都会采用广色域技术。
液晶电视采用的广色域方案有两种,一种是荧光粉广色域,成本较低,色域范围一般能达到90-94%DCI-P3,或者宣传130%BT.709。如果要查机型的广色域方案可以百度搜智能电视选购网。
一种是量子点广色域,成本较高,效果较好,一般能达到96-98%DCI-P3,或者宣传157%BT.709。
量子点广色域,通过在液晶电视中加入含有量子点材料的薄膜并用蓝色LED背光灯点亮的方式,达到超广色域范围,高端液晶基本标配量子点广色域,常见的索尼三星,海信TCL的高端和旗舰机型都是配备的。
注:按照HDR显示认证技术规范2.0版的要求,支持HDR的液晶电视,色域范围要≥90%DCI-P3色域。目前广色域还是比较普及的,采用荧光粉方案的比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也有假量子点电视了,特征是宣传量子点但是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亮度较低且没控光分区,这类产品实测是没有达到量子点的色域范围的。
背光
液晶电视需要背光灯来点亮,以前电视背光灯一般是几十个或者几百个,灯珠个头比较大,灯珠密度小,常见四角发暗问题,或者背光不均匀问题,同时因为灯珠少,控光分区数量也很少。目前比较火的Mini LED,为液晶电视带来了全新的画质体验,通过缩小灯珠大小,提升灯珠数量和密度,同时提升灯珠亮度,为新款Mini LED电视带来了更高的峰值亮度,更均匀的背光亮度,消除背光不均和四角发暗问题,也能做到几百数千个控光分区,显著提升画面效果,对高端电视来说是必备的配置。
控光分区
普通液晶电视画面无法实现纯黑,灰蒙蒙的,导致对比度差控黑差,为了提升液晶电视对比度,提升控黑效果、亮场爆发力,画面层次感立体感等方面,控光分区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独立的控光芯片独立控制灯珠,比如一个芯片控制四个灯珠,来实现灯珠的独立亮度调节,显著提升对比度。
但是硬件控光分区分两种:
第二种是直下式棋盘式控光分区,用在直下式背光的电视上,背光灯几百个上千个不等,通过专门的控光芯片独立控制一个灯或者一组灯(2或者4个灯一组)的亮度,同时灯珠也有特殊的光学结构,使得光晕不会向周围传递导致光晕问题。目前直下式背光是中高端产品普遍采用的方案。
目前中低端产品还有几十分区的,好一点都是几百上千分区了。控光分区具体数量可以百度搜智能电视选购网查询。
屏幕峰值亮度
屏幕峰值亮度就是指电视能达到的最大亮度是多少,按照HDR显示认证技术规范2.0版的要求,液晶电视峰值亮度必须达到1000尼特以上才算符合标准要求,1.0版的要求比较低,是大于等于600尼特,也就是说大于600尼特HDR就开始有效果了,到1000尼特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画质处理芯片
那难道没有独立的画质芯片就没有算法吗?有芯片算法难道就一定好吗?
显然也不是这样的,正经电视测评的,应该是看结果的,不管你用的什么芯片,吹嘘什么效果,对比出真知,我们只看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画质表现如何,
具体下来就是暗场亮场细节怎么样?有没有死黑问题
通透度怎么样,有没有泛白问题
立体感怎么样?是不是亮不起来也暗不下去
色彩表现怎么样?是否有偏色问题
肤色表现怎么样?是不是一片惨白像死人脸
运动画面流不流畅?掉帧烂帧拖影问题多不多?
那么哪些厂家有独立的画质芯片呢?可能要刷新你们的认知,有独立画质芯片的品牌只有海信和索尼两家,其他的品牌都是把SOC处理器叫画质芯片,包括三星LG也是一样,我们网站上都备注了“集成”两个字,还是那句话,没有独立芯片不代表没有算法,有独立芯片也不代表算法一定好,目前就实际表现来说,索尼的算法和调校确实不错,不能说全部项目都是顶级,但是相对来说是一个稳妥可靠的选择,没有什么严重的硬伤。
我们上面讲的是硬件画质处理技术和对应的作用,但是画质也不是只看硬件,软件方面的调校也很重要,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画质好坏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哪些。一般去实体店以为眼见为实,实际上也就看看演示片和低码率流媒体,设置图像参数被导购改了都不知道,所以外行实体店看电视没什么意义。
控黑效果
暗部细节表现和亮场细节表现
画面立体感层次感
色彩与肤色表现
电视机因为不是生产力工具,是影音娱乐设备,所以不必像显示器那样追求绝对的色准还原,色彩好看才是王道,至于什么样的色彩与肤色才是“好看”,偏主观,取决于厂家自己的审美水平,有趣的是色彩好看才是电视厂家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也可以看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运动补偿效果
目前智能电视普遍带运动补偿功能,有效提升画面流畅度,大部分电视厂家用的是SOC自带运动补偿算法(主要是联发科),少部分一线品牌是自研算法,不是说自研效果就是好,实际上可能不如联发科效果好,这里就主要看掉帧、破碎、拖影等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反正肯定都不完美,就是看谁故障少。
买电视前,要买的线缆有哪些?
可以提前购买两三根HDMI2.1线缆,两米三米看自己需求,安装电视的时候要用,不然电视装了再买很麻烦。除此之外其他线缆按需提前购买,比如USB延长线和网线。
电视机到货签收验货安装要注意什么?
电视到货怎么签收防止碎屏?送货要怎么操作防止暗伤?安装过程要注意什么?这两个视频讲的很清楚,建议大家都看看。
电视机顶盒有哪些?我要买哪种?
电视盒子主要分四种:
1,IPTV机顶盒用于看电视台直播
2,普通安卓机顶盒,用于替换电视本身系统
3,硬盘播放器,强大的解码能力,影视发烧友必备
4,apple tv,配合第三方软件解码能力强+全能海外流媒体
电视网速慢怎么办?
1、你可能先要检查一下你家的路由器有没有开双频合一,如果开了要关掉,这会影响网速。
2、因为电视SOC不支持千兆口,所以市面上99%以上的电视都是百兆有线网口。
如果你要让电视有线网速达到千兆,你可以加装这个网线转接头,USB端口插电视USB3.0口,另一个口接千兆网线连接路由器/光猫千兆口,就能让电视实现有线千兆网速。
除了索尼,最近两年的新产品电视,基本上都可以用(安卓10系统及以上),比如TCL,海信,小米等电视。
十二种看电视方法教程,帮你把大电视用起来!
以下是十二种方案的汇总:
1、我要看电视台直播节目
2、我看看爱优腾流媒体就行
3、我喜欢下载到硬盘插电视上看
4、我下载到硬盘,但是想要更好的画质
5、我准备使用NAS连接电视观看
6、我使用Apple TV盒子看网飞/Infuse+NAS
7、我准备使用网盘在线播放
8、我要尝试最新的Emby在线片源
9、我要在线且免费看国内流媒体,尝试影视仓和TVBox
10、我要看网飞等海外流媒体
11、我要求不高,省钱为主,使用手机投屏功能
12、我有些免费在线看的网站,我要在电视上装浏览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