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3C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购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可获得成交价15%的补贴,最高优惠1500元。活动开展以来,数码市场迎来换新热潮,但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存在“先涨价再优惠”嫌疑。该情况是否属实?消费者该如何“避坑”呢?
先涨价再优惠?消费者质疑商家“薅政策羊毛”
2024年11月28日,南京市民许先生关注到了最新推出的3C数码产品补贴活动,当他准备趁此次优惠购入新手机时,却发现商家疑似提前涨价。
▲图源江苏省发改委官网
“原本5000元就能买到的手机,现在价格上涨了400元到500元不等,相当于补贴完的价格和补贴政策出来以前的价格差不了太多。”
许先生告诉记者,2024年9月,京东五星电器门店华为Pura 70 Pro手机的售价为5100元,同年11月补贴政策出台,他再次来到门店时,发现同款机型售价变成了5500元。按政策规定的补贴15%计算,涨价后的到手价格比涨价前到手价格高出了340元,许先生认为,商家先提价的行为影响了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实际优惠。
(图为该机型在京东平台的商品主图)
随后,许先生向门店和相关部门反映了该情况,得到回复为商家是按照备案价格来销售,即同款商品在该商家近三个月的最高售价。许先生认为,有些商家可能会钻政策空子并借机获利。
“很多商家就直接按照最高价格来卖了,在商家涨价之后,补贴其实没有真正落到我们消费者手上。”
商务部门:产品标价不得高于备案价 建议消费者货比三家
就该问题,南京市江北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进行了核实。许先生在11月28日向京东五星电器门店咨询了华为Pura 70 Pro 12G+256G手机价格,该配置机型在当日无销售记录。11月29日,该机型的销售价格是5099元,其备案价为5499元,暂未发现商家存在提价再补贴的情况。
江北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商务发展办主任刘恒川介绍,3C数码产品以及家电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公开透明的,但会不定期发生浮动,省商务部门要求,产品的标价不能高于其后台备案价。
“所以广大市民在选购过程中最好能货比三家,多看几家、多对比,选择价格最实惠的商家参与补贴活动。”
刘恒川表示,对于新区范围内参与补贴活动的企业,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会对其进行诚信经营提示,多举措保障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效果。
“我们会做好企业动态管理,实时掌握活动情况,督促企业做好活动的流程解释。在接到举报投诉后,我局也会及时做好核查处置,如果情况属实,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责令企业改正,对坚持不改正的企业,我们会向上级商务部门汇报,并建议取消其参与资格。”
新一轮补贴来袭 “先涨价再优惠”行为将被严查
今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激发消费热情。
通知明确,各地区要组织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经营主体实施产品销售价格公开承诺。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由此可见,规范市场秩序,是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有商家违反相关规定,利用补贴政策“先涨价后降价”,将承担什么责任?江苏省消保委工作人员张延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来能够切切实实送到消费者手上的优惠被经营者“截胡”,其实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以及自主选择权。
“经营者不仅面临着因为违规经营被取消参与以旧换新政策活动的资格、被追回补贴资金的后果;骗补、套补达到一定数额的,还有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资质、补贴发放及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同时建议广大消费者,在参与活动时,要了解清楚活动规则、补贴标准等信息,优先选择信誉和口碑好的平台和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