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时代的“武风”:春秋战国尚武盛行的原因
在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禁止各诸侯国
间攻占兼并。 原来比宗周落后得多的各个诸侯国, 因长期的修养生息,
经济逐渐兴盛起来,周朝地位下降,再也不能控制各诸侯国。作为周
王朝主要支柱的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家族制度逐渐代替了宗族
制度,地主阶级开始出现,领主阶级开始衰落。到了春秋时期,各诸
侯间开始了频繁争霸的战争,东周社会进入了动荡时期。到了战国,
战争更是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各诸侯国往往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动
辄干戈相见,流血冲突此起彼伏。在这混乱的时代,武力成为最具有
说服力的工具, 当一切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 武力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谁拥有强大的武力,谁就具有“说话”的权利。因此战争正是春秋战
国时期尚武盛行的催化剂,除了战争之外,春秋战国时期尚武盛行还
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东周“士”的出现及养士之风的兴起
东周末年,阶级分化,国家裂变,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
连年混战,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国土不受侵犯,必须提倡武力, “士”
阶层便应运而生。 而这个时期的“士” ,基本上都是武士,这是由国家
的分崩离析和战争状况决定的。军事的需要促使社会中滋生了雄沉的
“武风”,而且这种 “武风”到后来就变成了 “国之大风”,出现了 “四
时讲武,三年大习”的时尚。那时的老师就是中国“士”的最早代表,
很多都是著名的武斗教师和战争专家, 这种 “士”被称为 “夫子”,“夫
子”就是从“百夫长” ,“千夫长”的军官称谓中演变而来。士是统治
阶级的最下层,在士阶层上有贵族,下有庶民工商,能上达但不能顺
利上达,怕下降但可能失职下降。士在军事上任作战骨干,政治上任
中下级官吏,文学上学得古今知识,经济上拥有私有田宅产业,社会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tnews/393.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