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无需解释。而UEFI则是取代传统BIOS的,全称“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MBR则是传统的分区表类型,最大的缺点则是不支持容量大于2T的硬盘。GPT则拟补了MBR这个缺点,最大支持18EB的硬盘,是基于UEFI使用的磁盘分区架构。
目前所有Windows系统均支持MBR,而GPT只有64位系统才能支持。BIOS只支持MBR引导系统,而GPT仅可用UEFI引导系统。正因为这样,现在主板大多采用BIOS集成UEFI,或UEFI集成BIOS,以此达到同时兼容MBR和GPT引导系统的目的。
UEFI启动引导系统的方法是查找硬盘分区中第一个FAT分区内的引导文件进行系统引导,这里并无指定分区表格式。所以U盘和移动硬盘可以用MBR分区表,创建一个FAT分区放置引导文件,从而达到可以双模式启动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UEFI虽然支持MBR启动,但必须要有UEFI引导文件存放在FAT分区下;UEFI是无法使用传统MBR引导来启动系统的。
由于GPT引导系统的方式与MBR不同,故而使用传统系统安装办法(如Ghost、Win$Man等)会导致出现系统无法引导的现象。而且使用GPT引导系统的话,必要时还得调整主板设置,开启UEFI(大部分主板默认开启UEFI)。但是使用UEFI和GPT,只是支持大于容量2T的硬盘,并不会带来什么质的提升(开机硬件自检会稍微快了那么1、2秒),反而使用UEFI和GPT会带来不少麻烦。所以,如果不拿大于2T的硬盘做系统的话,就没必要去折腾UEFI。
好了,说到这,硬盘、BIOS和UEFI、MBR和GPT、以及系统该如何搭配使用应该心里有底了。如果还不明白,或者想用另类的搭配,请继续往下看。
BIOS+MBR:这是最传统的,系统都会支持;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支持容量大于2T的硬盘。
BIOS+GPT:BIOS是可以使用GPT分区表的硬盘来作为资料盘的,但不能引导系统;若电脑同时带有容量小于2T的硬盘和容量大于2T的硬盘,小于2T的可以用MBR分区表安装系统,而大于2T的可以使用GPT分区表来存放资料。但系统须使用64位系统。
UEFI+MBR:可以把UEFI设置成Legacy模式(传统模式)让其支持传统MBR启动,但纯属瞎折腾,带来的效果同BIOS+MBR;也可以建立FAT分区,放置UEFI启动文件来,可应用在U盘和移动硬盘上实现双模式启动。
UEFI+GPT:如果要把大于2T的硬盘作为系统盘来安装系统的话,就必须如此。而且系统须使用64位系统,否则无法引导。但系统又不是传统在PE下安装后就能直接使用的,引导还得经过处理才行。
移动硬盘安装U盘装机助理(双模式启动)
U盘装机助理起本身就支持U盘双模式启动,可是移动硬盘怎么做呢。本文以U盘装机助理 v2.0.2014.1001为例,来向大家讲述移动硬盘如何实现双模式启动。
1、移动硬盘分区
上一章已经说过,UEFI启动引导系统的方法是查找硬盘分区中第一个FAT分区内的引导文件进行系统引导,这里并无指定分区表格式。所以U盘和移动硬盘可以用MBR分区表,创建一个FAT分区放置引导文件,从而达到可以双模式启动的目的。所以还是以MBR分区表对移动硬盘进行分区,这里重点是启动分区的建立。如图,创建一个FAT32格式的主分区,并设置为活动分区。这里我设定移动硬盘的启动分区为U:。(若不需要UEFI引导则也可使用NTFS格式)
2、提取UD版U盘装机助理的文件
下载UD版U盘装机助理,用FbinstTool工具打开USBZLv2.FBA文件,将文件全部提取到U:。
3、修改菜单文件
用Bootice打开来对U盘装机助理的菜单文件进行修改。
用Grub4Dos菜单编辑器打开U:下的GRLDR文件,将(ud)改成(),修改完成后点击上方以UTF8编码保存。
同样,打开U:\BOOT\GRUB下的BOOTPE文件,将(ud)改成(),修改完成后点击上方以UTF8编码保存。
4、建立UEFI引导文件(若不需要UEFI引导则可忽略此步)
用好压或7-Zip,将U:下的EFI.DAT进行解压,解压到EFI目录下。(解压密码:skype)
用好压或UltraISO打开62PE.iso,将里面的NT62PE.WIM和BOOT.SDI文件释放到EFI目录下。
5、处理MBR引导
用Bootice工具可以处理MBR引导,目标磁盘选择你的移动硬盘后,点击主引导记录。选择第二项Grub4Dos,点击下方安装/配置按钮。选项里注意右下角,U盘装机助理 v2.0.2014.1001使用的是0.4.6a,但是下个版本的U盘装机助理可能更新为0.4.5c。最后,点击写入磁盘便可以了。
回到刚开始的界面,点击分区引导记录。目标分区选择移动硬盘的启动分区,然后选择第二项Grub4Dos,点击下方安装/配置按钮。同样,注意选择好版本就好,点击确定,完成。
这样,移动硬盘已具备双模式启动的能力,可以在BIOS选择你所需的方式启动。
在自带Windows 8的设备上,出现的情况是只能支持UEFI启动,传统MBR方式启动不了。在BIOS的启动列表里,也无发现MBR启动设备。其实是微软强制各厂商们必须开启Secure Boot,而开启Secure Boot后,CSM默认关闭。CSM关闭则会出现不能兼容传统MBR启动,MBR设备若是没使用UEFI引导,则不能启动。
BIOS锁定纯UEFI启动的解锁办法
1、浅谈CSM和Secure Boot
那么CSM和Secure Boot是什么,在华硕主板的UEFI BIOS里能找到比较易于理解的答案。
英文看不懂?好吧,UEFI BIOS是支持多语言的,切换成中文来看看。
CSM和Secure Boot的中文翻译出来了,CSM是兼容性支持模块,Secure Boot是安全启动。那么CSM(兼容性支持模块)是什么作用呢,咱们再来看看。
进入CSM选项,屏幕右侧有解释,CSM开启使得可以支持UEFI启动和非UEFI启动。若是需要启动传统MBR设备,则需开启CSM。关闭CSM则变成纯UEFI启动,且完全支持安全启动。那么Secure Boot(安全启动)又是什么呢,接着看。
同样,进入“安全启动”选项,屏幕右侧有解释。这里的解释比较简单,也比较易懂,安全启动仅适用于使用UEFI启动的操作系统。在笔记本的BIOS里,这里更多的是使用Enabled(打开)和Disabled(关闭)两个选项。在电脑自带Windows 8的情况下,Secure Boot(安全启动)默认是Enabled(打开)。从而使得CSM(兼容性支持模块)又默认是Disabled(关闭),进而导致电脑不能启动传统MBR设备。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要使得电脑能启动传统MBR设备,就必须关闭Secure Boot,然后打开CSM。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想换系统,否则不能关闭Secure Boot。至于原因是什么,在二楼的扩展阅读篇会提到,而且会更详细解释Secure Boot。
2、以华硕笔记本为例,解锁纯UEFI启动
开机按F2进入BIOS,在Boot标签页下有Launch CSM选项,选择Enabled则会出现提示。英文看不懂?根据Enabled、Disabled、Secure Boot Control等关键字眼总该大概能猜到意思吧。“如果安全启动控制处于打开状态,CSM则不能打开;请先关闭安全启动控制,重启后再尝试。”
Secure Boot Control(安全启动控制)在Security标签页下的Secure Boot menu里,选择Disabled后按F10保存并重启。重启进入BIOS,Launch CSM选项已经可以选择Enabled。选择后再保存并重启后进入BIOS,可以发现,启动项里出现了传统MBR设备的选项。
大家应该发现了,BIOS的调整不能一气呵成,需要经过两次保存并重启才行。这也是部分人没有办法调整的原因,没保存并重启,BIOS的设置是不会生效的,而这里又是环环相扣。不过实测发现,部分电脑可以不需要第一次的保存并重启,即关闭Secure Boot(安全启动)后。不过打开CSM后,则必须重启才能看到传统MBR设备的启动选项。
3、以联想Think Pad为例
开机按F1进入BIOS,在Startup标签页下,也是能看到CSM Support选项。不过CSM也是不能打开,同样提示需要设置Secure Boot。
同样在Security标签页下的Secure Boot里,Secure Boot设置成Disabled后按F10保存并重启。
重启进入BIOS,在Startup标签页下,UEFI/Legacy Boot也变成可选。可以选择Legacy Only(仅传统启动),也可以选择Both(全部)。选择后,下方CSM Support也会自动变成Yes。保存并重启后进入BIOS,传统MBR设备的选项出现在了启动项里了。
使用UEFI+GPT模式安装Windows
GPT引导系统的方式与MBR不同,要处理最重要的系统引导,上网查找了好多办法,实践后并不能完美地在32位PE上使用。故本文所使用的PE是U盘装机助理的64位Win8 PE,安装的系统以目前常用的64位Windows 7为例。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要模拟UEFI的话,创建完虚拟机后,到虚拟机目录下找到要模拟UEFI的虚拟机。找到后缀名为vmx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增加一行内容为firmware = "efi"即可。
其实若直接引导启动Windows原版镜像安装系统的话,UEFI引导、GPT分区表、4K对齐都会自动处理好。但要引导启动原版镜像,得将iso原版镜像文件刻盘或写入到U盘后进行引导才行。本文旨在PE下安装系统,相信大多数人不会选择速度较慢的光盘来安装系统,同时也相信大多数人没有在U盘里写入了Windows原版镜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UEFI并不支持DOS。传统DOS工具不能在UEFI下使用,即一键还原也基本做不了。所以,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目前貌似只能进PE手动操作。
实现UEFI启动的四大条件:
1、支持UEFI启动的主板:主板若支持UEFI的话,一般也会默认开启。支持i3/i5/i7的机子基本上使用UEFI不是什么问题,较老的G31/G41部分主板也支持UEFI,2010年后的主板基本都支持UEFI。自带Win8系统的设备,要换系统则需关闭Secure Boot,具体见第三章。
2、64位NT6内核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7/8/8.1/10均为NT6内核,但要使用UEFI的话则需要64位系统才支持。(部分32位Win8设备使用了UEFI,此乃特殊现象。)
3、GPT分区表:有人会说UEFI支持MBR分区表,的确,但无多大意义。GPT分区表只在硬盘容量大于2T时才有必要使用,使用了GPT分区表,要引导里面的系统则才需要UEFI。若安装系统的硬盘容量小于2T,则没必要折腾UEFI,直接用BIOS+MBR模式就好。MBR分区表要UEFI启动,同样需要GPT(UEFI)引导文件。若MBR没GPT(UEFI)引导的引导文件,UEFI只能以Legacy模式(传统模式)启动,效果同BIOS+MBR;这已经不是UEFI启动了,要是关闭了CSM就根本启动不了。
4、FAT分区:在GPT分区表里,其实也就是ESP分区;MBR要UEFI启动,也需一个FAT分区。UEFI启动引导系统的方法是查找硬盘分区中第一个FAT分区内的引导文件进行系统引导,这里并无指定分区表格式,但FAT分区必备。
[第五章]UEFI启动Win7部分设置调整
一、硬盘分区
分区还是用PE下最常用的DiskGenius,可直接使用“快速分区”功能对硬盘进行分区。分区表类型选择GUID,勾选建立ESP分区。ESP分区非常重要,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测试发现,如果不创建ESP分区会导致系统无法引导。这里不扯动态磁盘,就不讲MSR分区,但可以建立。建议勾选“对齐分区到此扇区数的整数倍”,这涉及到硬盘的4K对齐,对固态硬盘和新技术的机械硬盘非常重要,可以设置为2048扇区。分区数目和容量便根据自己需要去调整就好。(若是MBR分区表,则直接创建一个100MB的FAT32分区即可,并作为主分区和活动分区。系统分区也可作为主分区,但不可作为活动分区。)
分区完毕后,若DiskGenius没有为ESP分区分配盘符的话,则右键ESP分区,指派新的驱动器号即可。ESP分区默认是隐藏的,进入系统会自动隐藏。
同时也可整理下其他分区的盘符,这里设定ESP的盘符为I,系统分区为C。
二、系统安装
1、使用WinNTSetup安装系统(仅支持wim格式的系统包)
使用WinNTSetup安装系统,会顺便处理系统引导,安装完成后无需再次处理引导。
打开WinNTSetup,顶端选择第二个(Windows Vista/7/8/2008/2012)。选择好wim镜像,引导磁盘的位置则是ESP分区,安装磁盘的位置则是系统分区。选择好版本,可勾选“破解uxtheme.dll以支持使用第三方主题”。
点击开始安装,引导扇区选择使用Bootsect.exe更新引导代码。确认安装文件、引导驱动器、安装驱动器是否正确。点击确定,系统便开始安装。系统安装完成后,WinNTSetup会顺带处理好引导。在32位PE下实机测试,偶尔进度条走到最后会出现软件卡死,即不能创建引导,具体原因不明。
2、使用Ghost或Easy Image X安装系统
有人喜欢用Ghost安装系统,那么系统安装完成后还需处理引导,系统才可使用。所以Ghost安装系统走到最后,就不要重启了,点Continue退出Ghost。
同样,Easy Image X也不支持处理UEFI引导。镜像恢复完成后,还需处理引导才行。
三、UEFI引导处理
安装好系统后,系统能不能进入全靠这一步了。WinNTSetup安装系统后会顺带处理好引导,而Ghost、Easy Image X、Win$Man则都不行。要处理好引导也不难,只需一道cmd命令即可。但此cmd命令只能在64位PE下使用,32位PE不行。网上的命令均不能很好地处理UEFI引导,所以我增加了参数,使其可以稳定使用。命令为:bcdboot X:\Windows /l zh-cn /f UEFI /s Y:,其中X为系统分区的盘符,Y为ESP分区的盘符,根据需要进行替换。假设系统分区的盘符为C,ESP分区的盘符为I,则命令需写成bcdboot C:\Windows /l zh-cn /f UEFI /s I:。运行完命令后,UEFI引导便处理好了。
其实也可以打开ESP分区看看,内有EFI文件夹,里面便是UEFI引导所需的文件。如果是使用WinNTSetup的话,可能还带有Boot文件夹和bootmgr文件,这是MBR启动所需的,这里不需要使用,可以删除。
重启进入BIOS,设置第一启动项为Windows Boot Manager,保存重启即可进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