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2 日-12 月6 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均处于上涨态势。
其中电子行业上涨1.61%,位列第24 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和综合,电子行业市盈率为55.02。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12 月02 日-12 月06 日当周,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涨跌处于分化的态势。其中,光学元件、模拟芯片设计、印刷电路板板块的涨幅最大。估值方面,模拟芯片设计、LED、半导体材料板块估值水平位列前三,数字芯片设计、分立器件板块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中国四大协会呼吁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国产芯片内需循环时代或将来临
12 月3 日傍晚,针对美国对华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四大协会同时发声,呼吁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并且认为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以及可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声明称,为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协会建议中国汽车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美国对华管制措施的随意性对美国企业也造成了供应链中断、运营成本上升等影响,影响了美国芯片产品的稳定供应,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声明称,为确保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呼吁国内企业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寻求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企业的合作,并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布声明称,为保障信息通信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应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我们认为中国四大协会对于美国对华新一轮制裁态度强硬,国内各大行业的芯片国产化率将逐步提升,芯片内销市场巨大,叠加经济内循环不断加速,建议关注TMT 行业各大芯片内循环进度:AI 算力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等)、车用芯片(裕太微、斯达半导、思瑞浦、韦尔股份、纳芯微、国芯科技等)、通信相关芯片(源杰科技、复旦微电、翱捷科技、盛科通信)、晶圆厂(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燕东微等)、先进封装(通富微电、长电科 技、甬矽电子、华天科技)
OpenAI“满血版”o1 和GPT Pro 面世,AI 应用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加速
OpenAI 近期预告“ 12 Days of Christmas”活动,这将是其年底最重要的一系列发布会。北京时间12 月6 日凌晨,OpenAI 在其12 场直播活动的第一天正式推出了推理大模型o1 的满血版本及其进阶模式,以及全新的ChatGPT Pro 订阅服务,月费高达200 美元(约1450 元人民币)。该套餐的订阅用户可以大规模访问OpenAI 旗下最佳的模型和工具,包括无限制访问OpenAI 最智能的模型OpenAI o1 以及同系列较小模型o1-mini 、GPT-4o 、类人的ChatGPT 高级语音模式Advanced Voice。 ChatGPT Pro 是OpenAI 推出的最新订阅档次,比ChatGPT Plus 贵上10 倍。花费1 个月200 美元后,用户可以无限量地使用o1 模型(Plus 用户目前的限制是每周50 条信息),以及无限量使用o1 mini 和高级语音模式,同时也能用上o1 pro 模式。
新版本的o1 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速度提升了近50%,错误率降低了34%,并且首次支持图片输入功能。“满血版”o1比三个月前发布的o1-preview 在智能水平、处理速度、多模态能力方面均有显著变化, o1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重大错误率降低了34%,并且不再是所有难度的问题都会花费较长时间,新版o1 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调整处理时间,简单问题往往仅需几秒,而非几分钟,这个调整可让用户等待时间普遍下调50%,也解决了o1 模式此前最受诟病的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新版o1 加入了多模态识别能力,现在可以在询问模型“太空数据中心散热问题”时,附上一张手绘的示意图。OpenAI 表示,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里增加网页浏览、文件上传等功能的支持。
我们认为,AI 应用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并且正在持续加速, Applovin(APP)的Q3 财报已经显示,2024 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33.36 亿美元,同比增长43.21%;其2024 财年前三财季累计净利润9.81 亿美元,同比增长431.54%。
AppLovin 的众多客户,包括游戏领域、媒体领域、体育领域、购物领域,通过其AI 营销广告产品获得大量收入。因此,AI 应用已经在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中产生大量收入,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被证明非常高效且利润丰厚,由此对于上游的AI 设施建设以及下游AI 终端产品提出更高需求。建议关注AI 端侧产品:AI 手机(苹果产业链、小米产业链)、AI PC(联想产业链、华为鸿蒙产业链)、AI 眼镜(博士眼镜、亿道信息、国光电器等)、AI 耳机(国光电器、漫步者等)。
风险提示
半导体制裁加码,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稳定,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