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浦西第一高楼”开发建设有了新进展。
项目迎来建设期的首个重大里程碑——已顺利完成近4万立方米混凝土底板一次浇筑成型。
此次浇筑的是项目主塔部分,400余辆混凝土搅拌车,600多位工人连续作业将近40个小时。
项目2023年3月开工,预计2030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总高99层的“浦西第一高楼”。
根据规划,这座480米的新地标建筑不仅将刷新浦西城市天际线高度,而且将超过总高468米的东方明珠。
里程碑意义
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地段,项目东至丹徒路、南至东长治路、西至高阳路、北至唐山路,周边邻近上海白玉兰广场、北外滩来福士等上海地标建筑,往南望可以一览陆家嘴全貌。
作为480米高的摩天大楼及其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底板将与655根主楼桩基一起,共同承载起99层主楼建筑的负载。
此外,由于该项目基坑毗邻地铁12号线,施工人员采取了分块施工、伺服系统、微扰动跟踪注浆加固技术等多重保障措施,有效控制基坑周围结构的稳定性,为高效施工叠加层层安全“砝码”,保护地铁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其中,项目通过CSM(深层搅拌墙工艺)和超深隔离桩的组合技术,成功打造出113米深的隔离桩,确保施工区域与地铁线路之间的安全隔离。
项目还采用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范围涵盖7个管理条线,形成18个子模块,呈现工地现场各要素的状态和关键数据,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感知分析。通过利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克服了多方参数下信息差导致的“信息孤岛”难题。
在混凝土整平阶段,引入了双自由度自适应系统,配合地面整平机器人和地面抹光机器人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依托GNSS导航系统,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整平和抹光的路径,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施工,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