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9时,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重头戏来了:2019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
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今年武汉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办,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里面
大家最关心的事
统统都提到了!
快来一起看看
今年将有哪些民生红包将砸中你!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2019年武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扶持创业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0个以上、实习实训基地200个以上。
加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优化创业贷款担保服务,将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支持范围。
继续为武汉户籍外出务工农民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申报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扩大稳岗补贴覆盖范围。
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激励计划。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工作。
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交通
10条线路地铁线同步续建
2019年武汉将深入开展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行动。
实施天河国际机场扩容工程,完成第一跑道大修、TI航站楼改扩建,启动第三、第四跑道建设。推动武(汉)西(安)高铁武汉直通线、新汉阳火车站开工建设,建成光谷火车站,推进高铁进机场。全面提升地铁建设运营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地铁城市,确保开通2号线南延线、8号线三期,力争开通蔡甸线,开工建设新港线、12号线三期,同步推进10条线路续建,完成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启动编制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建成10个公交场站,加强公交线网与地铁站点无缝衔接,努力实现“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
建成杨泗港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汉江大道、黄家湖大道、光谷广场综合体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双柳长江大桥,谋划建设光谷长江大桥。打通10条“断头路”,建成80条微循环道路,大力整治修复提升城市道路。
提升市政保障能力,加大停车场、充电桩、加氢站建设力度,新增停车位20万个、充电桩10万个。积极推进骨干排水工程,全市新增抽排能力90立方米/秒。
优化供水布局。加快形成全市供水一张网,大力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 改渔300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3年内完成全市改造任务。持续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完成海绵城市建设40平方公里。
社保
扩面新增40万人次
推进全民参保,社保扩面新增40万人次;
提高城乡低保、抚恤优待、基本医疗报销财政补助等标准;
为全市贫困妇女购买特定医疗安康保险;
继续为武汉户籍外出务工农民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开展事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扩大稳岗补贴覆盖范围。
教育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所
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000个,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所,新增学位2.4万个。
提升4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104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大力改善农村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10家、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托管室240家。
办好特殊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住房
建成2.5万套保障房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5万套,建成2.5万套。
建设筹集公租房1万套、大学毕业生保障房40万平方米。
养老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深入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00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服务点)307个,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社会救助
重大疾病提供人道救助
为本市户籍18周岁以下患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且家庭贫困无力继续承担后续住院治疗费用的患者,一次性提供5万元以内的人道救助;
为当年患四类重大疾病的在职职工提供50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
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3000人次。
医疗卫生
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为全市2万多名30岁以上孕妇免费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促进4家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5个区级疾控中心达到国家标准;
建成投用市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等迁建项目。
文化体育
举办琴台音乐节等活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打造“长江文明之心”,推动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规划建设新长江文明馆,建成开放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琴台美术馆。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举办琴台音乐节、武汉高校艺术节等活动。推进国家足球发展改革试点。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更新和新建社区(村)健身器材500套。
生态
新建各类公园45个
武汉将实施全域绿化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大长江主轴、东湖生态绿心、府河生态湿地、天兴洲生态绿洲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四环线生态带等重大绿化项目建设,新建各类公园45个,新增绿地600万平方米,新建绿道300公里,植树造林2万亩。精心做好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加强矿山修复整治工作。巩固精准灭荒成果。
食品安全
改造300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
在全市标准化菜市场内建设规范化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改造300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
清洁
做到公共厕所内环境洁净无味
武汉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培育良好文明乡风,建设平安乡村。全面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村湾环境整治,完成33座农村老旧简易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实现农村地区无敞口垃圾池;完成765座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12万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加强清洁维护,做到厕内环境洁净无味;开展10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对300公里通客运班车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新建通湾公路200公里;创建省级绿色乡村45个。
社区
建设500个“智慧平安小区”
武汉将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广青和居等社区治理经验,扩大老旧小区“红色物业”覆盖面。
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100家,推进10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开展物业服务。纵深推进“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建设500个“智慧平安小区”,星级平安社区(村)覆益率达50%。
政务
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来源: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
微博:@湖北日报
编发:刘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