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地坪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聚焦民族手工技艺、民族传统工艺、生态资源禀赋的优势,抓民族刺绣、芦笙制作、生态茶叶产业发展,全力助推“指尖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聚焦民族技艺,抓民族刺绣发展。立足黔桂两省(区)接边苗族、侗族、瑶族民族服饰发展需求,深挖民族手工资源潜力,将古老的刺绣技艺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产业。探索“民族刺绣+节日订单+农村绣娘+就业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妇女“半边天”力量,将农村绣娘分散、零星刺绣变成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使“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群众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妇女群众在家门口“能顾家、能就业、能致富”,为农村经济增添了新增长点。截至目前,全镇刺绣店达50余家,实现妇女就业200余人,2024年刺绣产业产值达200万余元。
聚焦传统工艺,抓芦笙产业发展。为不断地丰富黔桂两省(区)接边群众传统民族节日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团结发展能力。依托滚大村培利寨被誉为黔桂两省(区)接边地区“芦笙第一村”的美誉,带动新岩、新丰、平茶等村芦笙产业发展,在芦笙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制作了比响芦笙、多管艺术芦笙、表演芦笙、学吹芦笙等形式多样的芦笙,产量供不应求。同时,建成9条出省通道,种植制作芦笙苦竹100余亩,为芦笙销售、做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全镇芦笙作坊100余个,芦笙制作师傅110余人,年生产芦笙2万余把,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群众5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