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可以  搜索引擎  企业  page  个数  百度  使用  音视频  选择  父亲 

以人为本,重新发现

   日期:2025-03-25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quote/14572.html

图片



“重新发现中国”是第一财经2025年推出的全新跨界内容IP。它将如实记录在新格局之下,中国社会在经济、商业、文化等不同层面重构竞争力的探索。

一座城市,一片麦田,一个产业,一家小店,一个人,一则故事——你所能想象的每一个或宏大或细微的视角,都会以多元而新鲜的媒体形态表达出来。这些探索是经验的更新,更是未来的根基。

现在,请收下这份邀请函——和我们一起重新发现中国。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城市?


答案有很多种,为了防御,为了商贸,或者因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建设城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有人文主义角度的解释:是人类为了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必然选择。有趣的是,城市和国家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黑格尔认为国家的本性就是排他的,而我们看到现代城市的兴起恰恰是为了吸引外部资源的集聚和交互。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中国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作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正在云南八州八市中最小的一个州,地处边陲,但繁华的街景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内地的二三线城市几无差别,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毫无疑问是其中的最大推手。而让我略感意外和欣慰的是,当地的官员、企业家和市民在憧憬未来城市景象的时候,多有这样一种共识:不能再重蹈内地很多城市的覆辙,最终只是变成一个没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大县城”,而居民们也不得不成为只是服务于经济增长的“工具人”,城市发展的结果其实违背了人们的初衷。

这个命题其实国人关注已久,尤其是那些注重产业发展、轻视综合发展环境提升的城市,在面临各种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时候,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差。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曾经辉煌的大城市,因此经济失速、人口流失,走向不可逆的凋零。

中国社会“城乡二元发展”特征明显,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始终是政策重心之一,很多乡村的凋敝和传统文化的消逝成为我们巨大的忧虑。但容易被忽略的是,那些所谓的“城”之中的失落者何尝不是令人忧伤的另一极?在第一财经近10年每年发布的“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我们看到大量的城市在下行,短期逆袭的案例少之又少。

所以,回到中国城市发展理念和路径的思考中,在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不再的今天,在行业内卷、城市内卷加剧的今天,在投资拉动和粗放式增长已经不再能依靠的今天,如何挣脱短期经济增长压力的约束,铸造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模式,是当下每座城市都应该做好的必答题。

好在这些年来我们也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有些城市不断在提升口碑和认可度。它们的共同特点无外乎是在创新的产业背后,持续发力城市综合环境的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关注人的体感,不只是医疗、教育、消费等看得见的硬件供给,更是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的塑造。怎么让城市去适配人,怎么让人们可以自由而愉快地施展才华,尤其是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对多元文化的承载力,让各层次人才近悦远来——其中也包括普通的劳动者。

城市因人而建,而最终,城市文化和性格又反过来影响到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令他们引以为荣。

出于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吸引力话题的高度关注,第一财经近期将聚全平台之力,不仅以权威专业的财经逻辑,更融合跨界洞察的人文视角,推出系列重磅融媒体产品“重新发现中国”,以新视野、新洞察、新表达,为受众发现那些看似熟悉,其实早已颠覆大家既有印象的“新城市”。也希望通过这个深度走访系列,为政策制定者、投资决策者、产品消费者提供深具创新性的思想价值和“悦”读体验。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图片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quote/14572.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