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日报
2025.1.15
制冷剂大涨,预计有阶段性缺货
2025年铜价展望
也有一部分预判下跌的,如美国银行预计2025年铜价将从4.88美元/磅下调至4.28美元/磅,主要受全球贸易局势影响。花旗集团近期调降2025年铜价预估,从每吨 10250 美元降至 8750 美元。
1、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方面:
矿山生产:全球铜矿新项目或扩建项目少,17家头部矿企2025年产量指引显示,明年铜矿供给增速仅2.2%,铜精矿供需紧张。此外,矿山品位下滑及矿产开采干扰等问题依旧存在,可能影响铜的产量。
政策影响:特朗普计划撤销北明尼苏达州20年的采矿禁令等亲采矿政策,可能促进美国国内矿业项目的开发,增加铜的供应,但同时其贸易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全球铜的贸易和供应。
需求方面:
传统行业:中国房地产市场虽有政府刺激政策,但成效仍需时间显现,其对铜需求的贡献有限。不过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家电市场随着 “国补” 政策逐步落地,市场信心明显提振,可能会对铜需求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新兴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铜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中需求不断增长,为铜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全球经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及政策变化,如中国的刺激政策、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等,可能对铜价产生积极影响,但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制约全球经济增长,限制铜价的高度。
货币政策:美联储预计在2025 年上半年可能会放缓降息步伐,但整体降息周期仍将持续,可能导致美元下行周期,从而有利于铜价。但如果全球贸易局势恶化以及美元走强,铜价可能承压。
2、铜价对制冷产业影响:
成本把控
铜是制冷设备中如空调、冰箱、冷柜等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用于制造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连接管道等关键部件。铜价上涨直接导致制冷设备的生产成本上升,例如空调中铜成本占到22%左右,铜价每上涨一定幅度,空调的成本就会显著增加。除了直接的原材料成本,铜价上涨还可能引发与之相关的其他成本上升,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因为铜价上涨可能导致供应商为了控制风险而调整供货方式和价格,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价格调整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制冷设备企业可能会调整产品价格。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直接提高产品售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这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量;另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自行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维持产品价格稳定,但这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如果企业无法及时将铜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转嫁出去,或者转嫁的幅度小于成本上涨的幅度,那么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亏损。
供应关系影响
此外,铜价波动可能使制冷设备企业调整采购策略,如增加铜的储备量以应对价格上涨,但这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和仓储空间;或者寻找更稳定、价格更合理的铜供应商,与供应商重新谈判采购价格和合同条款等。铜价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制冷设备企业与铜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企业可能会对供应商提出更严格的价格和交货期要求;另一方面,供应商可能会因为成本上升和市场不确定性而调整供货策略,这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的合作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
为了降低对铜的依赖,减少铜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制冷产业可能会加大对替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例如,寻找具有类似性能但价格更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来替代铜在制冷设备中的部分应用,这将推动制冷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铜价上涨可能促使制冷产业加快向高效、节能、智能化方向升级。企业会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以应对铜价上涨带来的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在铜价上涨的背景下,制冷设备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加剧。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另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价格战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这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铜价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一些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制冷设备企业被淘汰出局,从而加速行业的洗牌和整合,使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2025年冷链物流新动向
2024年已经过去,2025年已迎面扑来。2024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创新,再到政策支持和服务升级,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新的一年物流行业又将走向何方?
1、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2 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 6371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8686 亿元。全球冷链物流支出也在不断增加,2022 年达到了 186 亿美元。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生鲜电商、医药电商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细分领域可以重点关注冷品冷链和医药冷链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高品质、高附加值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进口水果、高端海鲜、有机蔬菜等,这些食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更为迫切,将推动食品冷链业务的增长。同时,速冻食品和冷饮市场的持续扩大,也为食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对温度敏感的医药产品需求的增加,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例如,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使得医药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医药冷链物流的投入和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增长
在《“十四五” 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推动下,国家将继续建设和完善更多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全国冷链网络,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效能,促进区域间的冷链物流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还加强产地预冷、传统农批市场冷库等末端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冷链物流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减少农产品在产地和流通环节的损耗,保障生鲜产品的品质。一方面,增加冷库的数量和容量,提高冷链物流的仓储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冷库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货物的精准温控和高效管理。
3、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冷链物流设备和货物上安装传感器,实现对温度、湿度、位置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预测,优化冷链物流的运营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冷链物流业务的增长。
此外,新型环保制冷剂和节能型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二氧化碳制冷、氨制冷、磁悬浮制冷等,将降低冷链物流的能耗和运营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冷藏车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能享受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4、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政府和行业协会将继续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和监管体系的建设,制定统一的冷链操作标准、设备标准、服务标准等,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的操作和管理,提高冷链物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行情况、温度控制记录、货物追溯体系等,确保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和规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比如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将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对能源成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节能产品的推广和支持,市场对高能效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的需求将逐渐增加。新建或者改造的冷库项目将更倾向于选择符合高能效标准的产品,以降低长期的运营成本。
董明珠力挺以旧换新
制冷快讯
董明珠力挺以旧换新:10年前空调一年多花1000元电费
近日,在央视《创新担当访名企》系列节目中,格力董明珠就当前热门的家电以旧换新,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董明珠力挺家电以旧换新,她以空调为例,称10年前的空调比现在的新空调一年要多花1000元的电费,10年可以节约10000元。
基于此,董明珠表示,无论是社会资源需要,还是从个人消费的成本需要,消费者都应该换。实际上以旧换新应该成为一个常态,因为技术在不断升级。
在倡导家电以旧换新的同时,董明珠还特别关注废旧家电的拆解和资源回收利用问题。她建议,应该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废旧家电拆解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确保废旧家电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再利用。
格力电器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努力。在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时,格力电器会同步回收消费者淘汰的产品,并将收回的空调全部报废、回炉再造。
据统计,到2024年底,格力已累计拆解处理废旧产品6800万台,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做出了显著贡献。
最后,董明珠强调,“以旧换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补贴来推动,企业也需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绿色智能家电产品的需求。
企业动态
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计划分拆为两个独立上市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在维权投资者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施压后,霍尼韦尔将推进分拆。消息人士称,霍尼韦尔计划分拆为两个独立的公开上市公司,一家专注于自动化,另一家聚焦航空航天和国防。霍尼韦尔可能会在2月初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正式宣布上述计划。
市场行情
今日铜价
长江现货
1#铜价:75600元/吨,跌40元/吨
无氧铜丝(硬):76760元/吨,跌40元/吨
漆包线价:80870元/吨 ,跌40元/吨
A00铝价:20030元/吨,跌130元/吨
广东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