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的广告词,就仿佛出现在眼前。但近几年来,似乎小米已经不再在大众眼前出现,而且提到小米,更多的是纷至沓来的差评,小米销售量也在逐渐下降,大不如以前。
第一:手机的调试没做好
纵观小米近几年发布的手机,千元机上装备旗舰机的核心处理器,几乎每一部手机都是5000+mAh的大电池。在影像方面,都是大师级别的影像设备。一款千元机的参数能媲美其他品牌4000+元的旗舰机,这种性价比高不高?事实上,这只是虚假的性价比。
一个手机并不是核心配置参数越高,手机的使用体验感就越好,小米典型的就是硬件做得登峰造极,而类似于小米系统的软件,却差强人意,软件和硬件的匹配程度出了差错。
就算硬件再硬核,手机也不可能拥有出色的表现。正是因为手机的调试没做好,小米手机时常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甚至黑屏和瘫痪。
第二:营销败坏人缘
饥饿营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市场销量,但过度的营销策略没有匹配“硬实力”的产品,再大的噱头,也终会被戳破。小米恰恰就是犯了这方面的错,在市场上时常上演饥饿营销。
当用户真的拿到手机,使用过后,才知道小米的体验差的一系列缺点。宣传越高,在用户体验时心里的落差就有多大。有很多的米粉,买了一部小米手机,之后再也没有买过小米,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久而久之大家对小米就已经心知肚明,不再对小米产生希望,就拿小米11来说,前期宣传的多好,后期翻车就有多厉害。搭载骁龙888,本来玩游戏没问题,可是只要一运行过大,手机就烫得不行,人缘就这样被败坏了。
第三:没有细节打磨
小米虽然硬件配置高,价格亲民,但没有天下掉馅饼的事情。小米就用户不注意其他的手机配置方面,对手机进行切割,缺少细节的打磨,加上小米的品控较差。
用户手中的手机,随处可见的bug。从前的MIUI系统有多么超前,现在的MIUI系统就有多么拉跨。细节见人品,那么细节也能见机品。
第四:小米品牌的认知度降低
国产手机的崛起,各大手机运营商纷纷推出各家手机的优势和自主研发的专利。华为推出鸿蒙系统、oppo手机的ColorOS、vivo手机发行OriginOS系统。反观小米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远远落后于其他品牌。
小米的MIUI系统由于没有技术的创新,无法在手机市场上领势向前。而且小米近些年来的宣传,也基本上没有溅起一丝水花。市场还留着小米手机发烫、卡顿、黑屏的宣传,也导致了小米品牌的认知度逐渐降低。
第五: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性不足
手机市场上的手机在外观上都是下足了功夫,就拿oppo来说,每个部手机都有其特别的配色,镜头组的设计也十分灵动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小米手机的外观却一直是规矩的方镜头组和大圆镜头组,配色上也没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