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大概是2012年的叫法,特指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巨头。如果现在来做这个划分,百度肯定是入不了围的,但在2012年,那是没毛病的。当时的百度如日中天,无论是发展规模,业务范围,还是盈利能力,都杠杠的,所以也把百度放首位。
这几年百度膨胀走了弯路,失去民心,这也让他离BAT队伍越来越远。但说到被其他互联网公司挤出前三强,尽管有些公司市值已经不低于百度,但除非百度彻底作死,不然短期内还是挺难的。
基本上不太有可能短时间内超越百度,百度的基因还在,骨子里的技术根基和底子还在,短时间很难有科技公司能达到百度的量级,甚至是不管市值达到甚至超过百度,但是百度依然有实力随时坐回自己的超级宝座,这一点是毫无悬念的。
百度是搜索领域的佼佼者,拥有搜索方面的核心技术,对标人与机器的市场;阿里是电商与金融领域的领头羊,拥有C2C的淘宝、B2C的天猫以及移动支付的老大支付宝,对标的是人与商业的市场;腾讯是社交领域的独裁者,拥有微信、QQ等无可替代的社交工具以及游戏团队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对标的是人与人的市场。
要看谁能取代百度,不是看现在谁的估值较高,而是看谁能在从人与机器的市场中取代百度。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现在互联网的第二梯队,有TMD、JD、XIAOMI等等。
京东在2017年曾经差点把百度赶下BAT的行列,这足以证明这家电商老二的实力,更何况还有腾讯帮持。可是没曾想,正是这次激烈的角逐滞后,百度反而有些触底反弹,可能是信息流异军突起,重新拉动了股价,使得两者的市值再次拉开了差距。
京东有成为超级大公司的野心,这些年靠着腾讯的扶持,QQ、微信社交平台等各种开绿灯,发展的也相当不错。但是就发展格局来说,京东就商城一个主阵地,且京东支付也做的一般,离阿里的淘宝、天猫、支付宝、1688、线下支付等庞大的格局相差甚远。说的难听点,要是没有微信支付给京东提供线上支付渠道,微信和QQ接入京东,京东怕不好过,况且腾讯持京东18%的股份,沃尔玛持10%,所以京东想独立起来挤入三强,真的很牵强。
还有小米,而没有选择华为,主要是华为基本上不会选择上市,所以市值上没有比较性,而小米不一样,鼓吹上市估值已经成了雷军的套路。不过,相比BAT,小米毕竟不算是互联网公司,即使其上市之后市值达千亿美元,也并不代表着取代百度,更何况现在对小米的估值未免有虚高。
今日头条目前的发展从更高层面来说还是太单一,而且并不能独占内容市场,它在未来五年内都很难做到突围,但是如果以内容分发这个领域做大数据、社交或者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新的商业模式,那么未来十分可期。
在BAT喊得最火的前两年,江湖就流传一句名言,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这也不是空穴来风。腾讯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的产品,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出身,拉扯起了整个中国供应商团队的销售铁军,百度这么多年来貌似在大家记忆中始终是搜索,但就凭着搜索二十年如一日,可见百度技术绝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