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月31日,是世界备份日,意在普及对备份的认识,倡导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及时备份数据,不要到明天成为愚人节傻瓜,成了推广备份日的口号。
每个家庭都有很多记录了父母孩子美好时光的重要照片、视频和文件,该怎样存储和保护?面对硬件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小团队的工作资料和文档又要如何管理和维护?本文将结合3-2-1备份法则,推荐一些面向个人家庭、小型办公和家庭办公(SOHO)用户的基本保护计划,并在文末分享一位本站大神的终极方案供大家仰望。
相信以下场景各位都曾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
- 据报道,2017年9月8日,某IT大厂技术人员在帮某割接扩容时,不慎删除80余万用户数据,导致用户无法使用语音和上网业务,此次事故属集团重大故障。
- 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经常发生乘客丢失证件、手机、电脑等状况。华西都市报2017年5月15日封面报道:16路公交车驾驶员胡兵在到达终点站火车南站后,捡到一个装有苹果的双肩包。调度员何莉从包内申请表上的手机号联系上失主,对方否认丢失。负责的调度员又一次拨打了这个电话,再次说明情况后,失主井女士才想起来确实丢失了电脑。原来,当天下班她急匆匆地去赴约,哪知把工作用的电脑遗失在公交车上,“电脑上有重要的工作资料,如果不是公交司机和调度员帮我找回,我就惨了。”
- 一家几口手提肩扛大包小包行李送孩子上名牌大学,下了火车慌慌张张搭出租车时,险些把装着新买MAC笔记本的拉杆箱落在路边。
- 朋友做行业广告期刊的,某夜公司被盗,窃贼拆卸偷走了电脑里的CPU、内存和硬盘。计算机可以再买,但硬盘上可是积累多年的客户资料、产品图片、广告设计文稿啊。幸亏朋友有定期刻盘备份的习惯,才没有造成业务停顿的灾难。
- 某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亲友,夏天为了散热敞开着盖,又为了解渴大口吃瓜,飞溅的西瓜汁短路烧掉了硬盘,欲哭无泪。
- 一位程序员的硬盘突然失效,跑到村里打听,拯救数据是按MB算钱的,代价远远超过硬盘本身的价格。
正是这位网友的回复引起了我的关注,三重备份+异地备份安全吗?对个人和小团队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数据保护方案?联想到国外摄影网站上世界备份日的相关讨论,决定跟大家分享一下3-2-1备份法则和数据备份方案。
3-2-1备份法则是比较经典的数据保护策略,是指:你的数据一定要有三个拷贝,保存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其中至少要有一份存放在异地。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有很多孩子的照片保存在Baby文件夹中。则:
拷贝1:本地,家中或办公室的计算机。在你的笔记本电脑上保存着Baby文件夹,随时可以存取。
拷贝2:本地,。将Baby文件夹中的全部内容拷贝到一个移动硬盘上。这是第二种存储介质。
拷贝3:异地,NAS私有云或其他公有云。再保留一份Baby文件夹的内容,这是保存在异地的第三个拷贝。
高可靠性:据资料解释,拥有三个拷贝可以将丢失数据的概率降到百万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推荐保存三个拷贝的理由。(注:这里假设拷贝发生故障是独立事件,损失一个拷贝的概率为百分之一,则同时损失三份拷贝的概率便是百万分之一。)
高可用性:本地移动硬盘上拥有第二个拷贝,可以让你在硬件故障、操作失误造成丢失文件时,快速地利用移动硬盘中的第二个拷贝来进行恢复。并且,当你修复故障电脑的同时,可以借助第二个拷贝,在其他电脑上继续你的工作。
高安全性:在异地保存一个备份,是用来预防水灾火警失窃等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方案一:初步实现了3-2-1的要求,优点是成本最低,但需要养成定期手动备份到移动硬盘的习惯,一般用户可能半途而废。此处不做推荐,仅作为方案对比。
方案二: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也需要安装备份工具,定期将拷贝复制到各个移动硬盘上,自动化程度仍然很低,可以作为起步级的选择。
方案三:使用了一台双盘位的群晖NAS和两块WD红盘,借助群晖良好的软件生态大大提高了备份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向移动硬盘和公共云传输拷贝均可在群晖中设定定时备份或自动同步。整个数据保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跃升,同时预算也开始提高。
方案四:使用了两台双盘位的群晖NAS和四块WD红盘,在保持全系统自动化备份和同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台NAS可以放办公室,以便在局域网内提供高性能存取访问,另一台可以放在家中担任和公共云一样的异地备份职责。可以说是保证了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访问速度,因此这也是最昂贵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方案中,合计均不含公共云存储空间的费用。我们一般采用公共云作为异地备份的措施,来存放第三个拷贝。目前国内外各大公共云提供商都有容量不等的免费空间。一般情况下,若用户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则需付费买相应的套餐,选择时要注意有些厂商的套餐是对空间和容量双计费,比如上传免费,下载则收费。
由于公共云提供商众多,资费标准不一,且用户可能选择免费空间或直接搭建双NAS私有云来代替公共云,故本文不做详细讨论,仅列出几项供参考。本站网友若有更理想的套餐,也欢迎在讨论中回复分享。
OneDrive:499元订阅一年的Office365家庭版,支持五个用户,每位用户可获得1TB OneDrive空间。
Google Drive:9.99美元/月,1TB空间。
在上述第一批方案中,由于强调安全性和存取性能,整体预算都是偏高的。下面给出第二批推荐方案,稍加调整:
方案二A:用WD的MyCloud Home NAS 3TB代替一块移动硬盘(4TB价格为1687元,按容量更划算),另一个块容量也升级到4TB(容量越大越划算),合计价格2326元起,比原方案二贵了1200元。以一个单盘位入门级NAS换来的是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存储容量。
方案三A:降低群晖NAS的配置,换成DS216se,维持整体自动化水平的前提下,节约1000元。但要注意,DS216se的性能就不如DS 218Play了,内存和cpu均缩水。
方案四A:以DS218替换DS218+,两台共节约不到1000元,性能有所降低。
由上述方案对比可知:只要理解了3-2-1备份法则,用户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这三个拷贝的设备和载体都可以灵活选择与组合。三个拷贝可以选择NAS、移动硬盘的不同组合,来得到性价比各异的方案。
比如采用双移动硬盘+公共云、双NAS+移动硬盘、双NAS+公共云、NAS+移动硬盘+公共云等组合;且上述各设备,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牌和容量;另外,对群晖性价比有不同看法的发烧友也会选择直接DIY超强mini的NAS。相信经过这样的比较和搭配,每位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数据备份方案。
由于引入了3-2-1的数据备份方案,计算机本地硬盘的容量不再重要,可以省去,只保留一块性能超强的SSD固态盘,固态盘上只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一切用户的工作数据和文档,统统放在NAS或者移动硬盘上,借助USB3.0和千兆局域网,数据的存取不再是瓶颈。这样也能从整体上节约投资。
比如买移动硬盘的时候,赠送给新注册用户两年期的OneDrive存储空间,新硬盘附赠备份工具,培养用户定期备份的习惯等。
对于用作备份的拷贝,要进行测试,以确保能有效恢复数据。以免需要恢复数据时,才发现备份数据无效而无法挽回。
为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在异地保存一个拷贝。这个实现就要看各人的实际情况了,比如有双NAS的,可以一台放办公室,另一台放家里(或参见本文结尾的终极方案);也有网友自购国外云存储空间,号称即使某地遇到地震等灾害,也确保另一地的拷贝安然无恙(不知地震后拷贝的主人是否幸存)。
电脑遗失、网盘关门、自然灾害,这些曾经离我们很遥远的变故一一成为现实,无论是个人和家庭要妥善珍藏美好记忆,还是SOHO团队要维持业务不停顿,搭建一个符合3-2-1原则的数据备份系统都是迫切而必要的。
看了我的两批推荐方案,是否还在纠结性价比、犹豫是否入手?请看下图:
感谢阅读至此,整个周末除了遛狗,就是写本文。敬请大家以点赞、收藏、打赏来支持作者,谢谢!
若了解更详细的数据备份、同步教程,欢迎阅读下列原创:
不关心技术,只喜欢买装备的,欢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