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名称:
Backlog Management(待办事项管理)
工具介绍:
当工作量多于能处理的能力时,就会产生工作积压,例如没有完成的文档、工作方案、用例,计划等等,积压的工作无论做还是不做,就在哪里等着你去完成。这个时候,就用到Backlog Management。
在敏捷、产品管理里,Backlog Management指的是利用计划的方法来记录、跟踪剩下的工作,并且为这些工作排优先级。这些工作就放在待办事项里,所以Backlog Management也称作待办事项管理。
在管理里,Backlog Management即对大量的工作进行分组、分类、进行跟踪和排序,以此来节约时间。当别人在工作中询问BA是如何处理大量的工作时,其实答案就是Backlog Management。
解决问题:
• 如何处理大量的工作?
• 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优先级?
• 如何将大量的Item进行分组、分类,进行跟踪和排序,以此来节约时间?
优点:
• 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优先级,比如在敏捷环境中
• 它本身是一个沟通的渠道,类似一个看板,一个list
缺点:
• 如果item特别多的话,那么单靠Backlog Management的话是很难进行管理的
拓展知识
产品的Backlog管理:
产品Backlog是一个需求的清单,按照需求的商业价值排序, 高优先级的需求在Backlog的最上层。产品Backlog是一个渐进明细的清单,它有4个主要特点,称之为DEEP:
• Detailed 合适的详细程度,高优先级需求更加明细,低优先级的需求粒度更大
• Emergent 涌现式的,需求是慢慢涌现出来的,渐进明细的
• Estimated 经过估算的
• Prioritized / Ordered 根据商业价值排好顺序的在产品Backlog中,需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用户故事。用户故事是从用户的角度对需求的简短描述。用户故事是将团队的焦点从描述、编写功能需求转移到讨论需求的最佳方式。
用户故事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包括三个要素:
• 角色:谁要使用这个功能。
• 活动: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 商业价值: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用户故事通常按照如下的格式来表达:英文:As a <Role>, I want to <Activity>, so that <Business Value>.
应用案例
国内常用的几款Backlog需求管理工具:Leangoo、Worktile
以Leangoo为例:
在Leangoo看板上,我们可以创建多个列表,然后在每个列表上添加故事卡片。
因为我们需要将近期高优先级的需求放到Sprint中,所以在看板上可以创建这几个列表:待整理原始需求,以后的迭代,下个迭代待梳理故事,下个迭代就绪故事,当前迭代,已交付。
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的优先级把需求分别放到这几个列中。当前迭代的优先级最高。
下图就是一个产品Backlog看板的示例:
建立好这些列之后,我们就可以往列表里面增加卡片了,每个故事一张卡。
我们可以为每一张卡片添加工作量,以及故事的验收测试要点。验收测试要点以检查项的方式体现。
除了工作量,检查项,我们可以对这个故事进行一些讨论,也就是评论,也可以@某位成员!
我们也可以为卡片设置标签
标签可以自己命名。标签通常是用来给卡片分类,也可以用卡片标注优先级!(每张卡片的优先级可以位置来决定的,每个list里面的卡片根据位置对卡片进行强制排序,高优先级的卡片放到最上面,低优先级的需求卡片在下面)
当一个迭代结束时,我们要对完成的故事进行评审会议,评审通过的故事可以挪到已交付的列表中。
Leangoo会根据故事卡的变化自动生成发布燃尽图,点击菜单-看板统计,就可以查看!不仅有燃尽图 还有任务周期,任务分布等
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管理我们的产品Backlo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