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使用  音视频  个数  选择  搜索引擎  企业  百度  可以  父亲 

AI 大模型到底有没有实际落地场景?

   日期:2024-12-20     作者:f72js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news/9197.html
核心提示: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号称自己打造了AI大模型实际落地场景,其中有噱头、蹭热点,也有真实落地应用的。下面我将聊聊有哪

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号称自己打造了AI大模型实际落地场景,其中有噱头、蹭热点,也有真实落地应用的。下面我将聊聊有哪些应用是真实落地可执行的。

大模型写作

生成式大语言大模型的看家本领非写作莫属。大模型输出logits的基础上加上top_p、top_k、temperature等随机采样策略,是生成式类模型的灵魂

市面上的大模型很多。实际应用中,我会采用提示工程专家帮我生成一个良好的提示工程模板。在大模型权重固定的前提下,一个好的提示工程模板能够最大程度激活大模型的潜力。下面列举几个目前我认为能够落地或者已经落地的场景,并分享相应的提示工程模板。

爽文剧本

现在爽文短剧很火,新闻曾经报道北京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然而短剧如何让人爽、如何让人上瘾、如何符合人性,关键在于短剧的剧本。之前基于大模型做剧本,一般方法是直接输入大模型“我想写一本主题为XXX的爽文小说”。 想要生成精确,还得依赖于提示工程。我把生成爽文剧本常用的提示工程模板放下面。

 

具体小说太长了就不放上来了。

AI爆文写作

这个项目整体逻辑是利用推荐流量机制,在AI写作工具的辅助下,快速模仿领域爆款文章进行二次创作,增加爆文概率来获取更多的广告收益。

近期我开了个职场号,利用AI写爆文后也小赚3000多。截图如下

有些专职工作室,矩阵化发文,月入10W在项目初期不是难事。我之前用的AI爆文提示词免费分享出来。如下所示

 

如何转行/入门AI产品经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行AI产品经理,毕竟大行情不是太好,对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想转行的互联网人,AI产品经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我在大厂做了多年的AI产品经理,还是想给大家一些经验和方向⏩

🔥AIGC在行业大火,AI产品经理到底要学哪些内容,和算法工程师有哪些区别,转行AI产品经理要学哪些东西,以下是整个学习思路和方向👇

1️⃣AI产品经理全局学习
2️⃣python系统学习
3️⃣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4️⃣热门AI产品竞品分析
5️⃣AI产品设计学习
6️⃣AI产品0-1实操项目经验
7️⃣AI产品求职&面试

用大模型来做大模型

这个标题看起来很套娃,不过这是大模型实际研发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因为人类创造的数据,实在是太贵了。不少公司、开发者都在悄悄使用AI生成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

然而像GPT-4这类最前沿的模型,在写作和编码等领域的表现已经在接近人类,还能通过美国律诗考试等基准测试。所以用GPT-4大模型来做自己的大模型也是目前一个非常典型的落地场景。

AI绘图

问了很多设计师朋友,在实际使用AI绘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将AI绘图当做提供灵感的工具。下面放几张生成的产品原型图,其中有1张原型图,已经被某产品采纳,并批量化生成。

知识检索增强

搜索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各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将私域知识与大模型相结合。技术上称之为知识检索增强,实际工作流程是在检索的基础上再用大模型做一遍内容总结和润色。

比如知乎已经上线了功能,用户提问后大模型可以基于知乎中覆盖到的问答和文章回答。比如知网上线了,用户想搜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只需问“给我来几篇人工智能经典论文”。

常规的检索是用户输入一个问题,通过检索返回多个链接,想得到答案,需要一个一个点击链接,然后综合各个链接得到答案。然而在大模型时代,采用知识检索增强的方式大模型直接给我结果。

但是总体上来说,采用大模型来做检索增强还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个“花”在目前看来还不一定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涵盖的内容就多了:客服智能问答、高考志愿问答、求职问答等等各类问答。应用很多,但是实际落地的并不多。以智能客服问答为例,从商业角度来说,一笔交易的产生来源于买卖双方的信任。在目前阶段,顾客对于AI具有天然的不信任感。在产品推广过程中,用户会尝试智能问答类产品,但是使用过程中用户会质疑AI回答内容的准确度,并且AI和我说话让人感觉不到尊重,往往这个时候用户会切换人工客服或者干脆中止交易。

对话AI感十足是目前智能问答类应用中的通病。如果到某一天人类在交流中完全无法分辨是AI还是人类,智能问答类应用会给社会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与影响。

智能体

我一直认为智能体是AI大模型应用的最终版本。智能体本质上高度依赖于大模型参数量剧增所带来的逻辑推理、任务拆解、数理分析等能力,学术上也称之为“智能涌现”。

前段时间小米汽车上搭配的大模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智能体在车载终端上的应用。通过车载智能体,可以灵活调用、控制和集成车上的软件功能。与传统的Siri等智能语言助手不同的是,智能体不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者,而是规划、决策和执行的多面手。

此外,我曾在去年想象大模型会给手机行业带来颠覆式的变革。目前我们用手机均是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然而智能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与产品的交互模式,将从图形用户界面(GUI)转化为语言用户界面(LUI,设计师无需再设计大量组件、前端也无需根据设计稿形成界面,可能未来的手机界面只有一个类似Siri的对话器,用户通过语言或者脑机接口描述自己的需求,大模型接到用户需求后,分析需求、拆分任务,派发任务、解决任务。

国外已经有Ai Pin等产品实现了上述想法。

畅想

从产业发展维度看,对比移动互联网的成长,当下LLM似乎还处在2011年。整个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探索阶段,场内的玩家都试图在这个混沌期,抢先发力,甚至不惜发起“价格战”,以争抢用户、尽力“出圈”。大模型公司都很卷,技术领域RAG、Agent等大模型应用框架层出不穷。但是在应用侧,“iphone时刻”类型的产品应用迟迟没有出来。

其本质原因在于基座大模型各方面能力仍然不足

很多人都知道,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很少有人知道,瓦特1763年就收到了改良蒸汽机的订单。你猜猜他用了多少年完成了这个订单?答案是27年,直到1790年,瓦特才终于完全解决了核心技术问题,我们现在熟知的蒸汽机才问世。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不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吗,我熟;然后就是第二次革命,然后是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先是PC互联网,然后从10年开始,是移动互联网的革命。

这话说的轻巧, 但对于每个推动技术进步的发明人来说,都是多少年如一日的投入。而大部分人是没有这种时间流逝的体感的,所以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怀疑感:这么多所谓前沿的技术,吹的这么牛,我用起来也不咋地啊,都是一帮搞噱头骗钱的人。

大模型也是如此,现阶段RAG不太准,Agent还很稚嫩。我们能做的是将技术框架、用户、应用、生态都准备好,等到底层技术成熟的那一天,AI大模型会带来海量实地可落地场景。

大家的机会,也会建立在新技术的突破上。

如何转行/入门AI产品经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行AI产品经理,毕竟大行情不是太好,对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想转行的互联网人,AI产品经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我在大厂做了多年的AI产品经理,还是想给大家一些经验和方向⏩

🔥AIGC在行业大火,AI产品经理到底要学哪些内容,和算法工程师有哪些区别,转行AI产品经理要学哪些东西,以下是整个学习思路和方向👇

1️⃣AI产品经理全局学习
2️⃣python系统学习
3️⃣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4️⃣热门AI产品竞品分析
5️⃣AI产品设计学习
6️⃣AI产品0-1实操项目经验
7️⃣AI产品求职&面试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9197.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