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使用  音视频  个数  选择  搜索引擎  企业  百度  可以  父亲 

网络伪诗考第十一弹

   日期:2024-12-07     作者:uzk6b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news/2702.html
核心提示:网络伪诗考第十一弹第十一​​网络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催生了大量的垃圾文章和虚假知识,并堂而皇之的以头条号、百家号、公众号等
网络伪诗考第十一弹 第十一

​​网络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催生了大量的垃圾文章和虚假知识,并堂而皇之的以头条号、百家号、公众号等文章的形式频繁地推给大众。而普通人对这些信息缺少足够的鉴别能力,于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遂成泛滥趋势。

网络伪诗考,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个系列,奈何精力有限,一拖再拖。直到我自己的作品都被各种洗稿反复传播,我才重拾勇(fen)气(nu),决定考证一二。


之前,在微博上有朋友私信说在小说里看过一句诗——“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网间都说是两汉间的乐府诗,但是风格不像,问我是不是伪托的。

其一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

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 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其二

十三与君初相识,王侯宅里弄丝竹。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再见君时妾十五,且为君作霓裳舞。

可叹年华如朝露,何时衔泥巢君屋?

先看一下假在哪里。

最后是内容。两首可以看出都是根据一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敷衍成篇的。甚至作伪者可能都不是同一人。相比第一首,第二首意思连贯,且废话较少,虽然也有部分是化用古人句子。第一首虽然字数多,但内容明显逊色不少。当然,归根到底,两首诗全靠“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这一句撑着,其他句子或拼凑或化用皆不得法。

比如:

登高望断天涯路来自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十三与君初相识大约来自苏辙《寄内》“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以及第六弹我们提过的“与君初相识”。

可叹年华如朝露来自《古诗十九首》其十三“年命如朝露”。

何时衔泥巢君屋来自《古诗十九首》其十二“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那么,这两首诗怎么来的呢?

看百度百科的引用链接,说是引自中国文艺出版社《汉乐府》第25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席慕容》第36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席慕容》第363页以及广州日报2011年3月6日A10版《汉乐府之古相思曲》。经检索,并没有中国文艺出版社《汉乐府》一书,也没有百花文艺出版社《席慕容》一书。只有1999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汉乐府》,仅121页。另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席慕容作品集》。不过这些书里都没有这两首诗,那百度百科干嘛平白污人清白呢?原来,席慕蓉确实有首现代诗,名为《古相思曲》,写于1979年7月,发表于1981年中国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的席慕蓉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中。这首诗的题记引了一句诗即“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落款为——古乐府。

古相思曲

席慕蓉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古乐府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 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 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一九七九·七

而事实上两汉并没有这么一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甚至连这句都是抄袭自唐代卢仝《楼上女儿曲》中的一句“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而且原句是平收句的“暮与朝”,作伪者不知出于何目的改为“朝与暮”之后才敷衍成篇,也是费解。

于潇湉著《空煜断锦》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2702.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