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回潮,来势汹汹。在大家都在为抗疫奋战的时候,刘颖沛的抗疫小操作火了。
北京来的选调生是他,理工男也是他。一个看似颇具文科气质的村干部,敲代码时仔细得堪比绣花。既能把代码成果带到国际论坛,又能将代码在基层实际运行。
大牛大神是他,平易近人也是他!
今天,请跟随小编,
一起认识一个
用科技代码助力疫情防控的“业余程序员”
——交通运输部2020年选调生,现任兰山区枣园镇琅琊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的刘颖沛。
♦从1小时到1分钟,一串代码搞定
自从4月19日疫情严重以来,可忙坏了枣园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小伙伴们。随着抗疫力度的不断加大,不断攀升的数据量,愈加紧急的调度令,永不停歇的键盘声,每天工作到凌晨4时,有时根本顾不上吃饭喝水。繁重的工作量,还要应付处理不过来的数据,怎么办?
刘颖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结束了白天在核酸检测点的忙碌,晚上主动到指挥部帮忙,深入了解目前的数据统计痛点。原来,镇指挥部每日都要将上级推送的数据按村居手动筛选分类,发给村居来落实核酸检测情况,不仅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核查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但是在他看来,“这确实是个体力活,如果数据多了不仅会头昏脑胀,还可能会看错行看漏村。如果开发一个代码提高效率就好了,大家就能稍微歇歇了。”
看似朴素的想法却是大家十分敬佩的思路。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交通规划硕士,他一直想为镇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次的小程序也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
说干就干!4月22日晚,刘颖沛着眼“抗疫”需求,马上拾起当年的代码功底,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写出了初始代码,利用一段50行的代码,成功帮助指挥部完成每日核酸检测成千上万的推送数据。
代码一写好,他就通过推送的数据进行验证,果然又快又好。为了方便工作人员使用,他把代码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在办公电脑上搭载好,并进行演练和手把手教学——用的时候,只要修改文件路径就可以运行,简单易学。
卫健办主任陈孝利:以前我们的平台推送数据主要是办公室分工逐一筛选出各村数据,然后分成9个工作区,工作区发给各村社区逐一落实,人工分类筛选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现误差,现在有了这个编码程序以后,一个表格中的上万数据会自动落实到各村社区,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对此,镇机关干部纷纷表示:“牛!”
“科技让抗疫更有温度!”
“选调生就是厉害!”
“其实这个代码不复杂,专业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很激动能解放大家的双手。利用所学技能与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我觉得特别自豪!”同时他表示,会继续优化代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要求。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灵活的大脑帮助琅琊庄村解决了老年人扫码难的问题。村里很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核酸检测时见“码”生愁,他便提前在数据中把老人的检测码筛出来,批量加上温馨提示和网格员电话,并组织村里的网格员做成一张张暖心胸牌送到老人家中,“您扫我”秒变“我扫您”,切实提高了核酸检测的效率。
千方百计的想法子服务群众,为他人排忧解难,这一点确实值得称赞。
刘颖沛表示:“是基层锻炼了我,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学以致用并切实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何尝不是我的一种幸运!”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刻、每一人,都在全力以赴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疫”前线,用速度与效率,担当与力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请相信,我们一定会赢得这次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