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音视频  使用  个数  搜索引擎  选择  父亲  百度  企业  可以 

2015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日期:2024-11-30     作者:cwi4k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news/1715.html
核心提示:2015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浙江大学  问题一: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   答:作为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研
2015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浙江大学

  问题一: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

2015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答:作为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并有机会在学科交叉领域探索,使之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实现“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学校构建“宽、专、交”与“精、深、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化成长空间,其特色举措主要有:

  1.分类招生: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艺术、科技与创意设计等类别实行分类招生。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2. 通识教育:学校实行前期“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和后期“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即实行“一横多纵”的管理培养模式。“一横”指前期实行通识教育、大类培养,“多纵”为后期进行专业教育和跨学科培养。通识教育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平台,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学校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实行大班理论授课、小班研讨交流,为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供帮助。学校设置了“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设计”4个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后,进入主修专业培养阶段。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式交叉学习,鼓励学生辅修或修读双专业。

  3.主修专业确认:学生入学后,根据学业成绩、综合表现、兴趣特长,依据学校确定的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在一年内确认主修专业。原则上学生在本大类内确认主修专业,少数学生确有特长允许跨大类确认专业。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大类修读辅修专业或双专业。通常,学生可在一年级夏学期报名,申请修读辅修或双专业课程,也可自主选课积累修读。学生应按照辅修或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学分。

  4.学分制教学:学校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等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课程。如确因交叉或创新学习需要,学制4年的学生可延至6年,学制5年的可延至7年。

  5. 四学期制:学校实行“秋、冬、春、夏”4学期制,每个季学期时间各为9周左右。部分导论、专业讲座、实验课等学分较少的课程安排在季学期完成,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也为更多国际著名学者来校讲课执教创造了条件。

  问题二:浙江大学有哪些特色教育模式?

  答:1. 双专业/双学位: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引导并逐步推出“计算机+X”、“生物+X”、“外语+X”以及“X+信息”、“X+管理”、“X+经贸”等“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

  2. 特色辅修班:学校支持各学院(系)开设若干跨学科特色辅修班,以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开放大量专业,鼓励学生自行选择修读双专业或双学位。

  3. 竺可桢学院:竺可桢学院是学校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掘潜能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国内外深造率约90%,其中赴世界名校留学超过40%。

  目前,竺可桢学院设立了以下特色班:

  求是科学班:学校作为教育部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设立求是科学班。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及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该班实行个性化特殊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科学基础及熏陶学生科学素养,本科前期阶段实施数、理、化、生、计整合强化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采用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设置本科-硕士-博士多通道成长渠道。开设了竺可桢学院—哈佛大学科研实习、毕业设计等国际化培养途径。

  混合班(理科、工科):为加强工科学生的理科基础,提高理科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学院将理工科学生混编于混合班,其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开办的工科“混合班”。在第一、二学年,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素质训练;一年内,学生在全校理科、工科各类专业中申请主修专业,并双向选择确认,两年内确定主修专业及导师;第三、四学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实行专业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其毕业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学科交叉能力享誉海内外。

  人文社科实验班(人文、社科):通过文、史、哲等经典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设数学、经济、管理等课程,增强学生竞争力。学生第一、二学年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一年内学生可在全校人文、社科各类专业申请主修专业,并双向选择确认,两年内确定主修专业及导师;第三、四学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其毕业生凭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多元知识背景享誉海内外。

  巴德年医学班(医学试验班):实行“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前四年本科学习按照竺可桢学院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在竺可桢学院统一培养,后两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医学专业除外),完成非医学类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巴德年医学班学生在本科阶段培养结束时,达到以下条件:①仍保留竺可桢学院荣誉学籍;②修读医学院要求的所有医学预科课程(约40学分);③英语水平达到当年浙江大学直博生招生要求,即可进入医学院进行医学专业训练。完成学业者获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问题三:浙江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什么特点?

  答:学校与国外及港澳台140多所著名高校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加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理工、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42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种国际交流机会。2013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国(境)外一流大学的交流,继续推进“世界名校交流计划”,在美国加州大学暑期班项目、香港大学暑期班项目基础上,增设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班、法国中央理工大学校集团硕士双学位等项目,2013年本科生境外交流人数达到1900多人。此外,每年有来自130个国家的50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多种文化的交流。

  学校2013年启动筹建国际联合学院,寻求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已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等世界名校签署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国际联合学院将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学习发展空间。

  问题四:浙江大学提前批次如何招生?

  答: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包含: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海洋科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其中,“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包含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9个专业,“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包含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学生入学后一年内确认主修专业,确认范围仅限于提前批次的13个专业。学生可以辅修其他类专业或修读双学位。

  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主修专业确认到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6个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问题五:浙江大学如何招收国防生?

  答: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在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贵州13个省招生,录取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预防医学3个专业。报考国防生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并达到本地区的重点本科分数线;②符合公民应征服现役的政治条件;③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2014年8月31日);④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⑤符合招生高校对所招生专业在选修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方面的其他要求。考生按规定填报志愿,参加政审、面试和体检,合格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实行网上录取。获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以及现役军人子女和烈士子女,可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考生录取后须与浙江大学、南京军区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书》;入校后经复查复审合格者,确认国防生资格。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每年由军队提供10000元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国防生在校期间,除享受和履行普通学生的权利义务外,还应遵守军队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防生形象和声誉,接受驻校选培办的教育管理;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国防生招生网:www.gfs.zju.edu.cn)

  问题六:浙江大学的收费标准如何?

  答: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预收,一般专业学费每人每年4800元;艺术类专业学费每人每年700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前2年为每人每年4800元,第3年1.6万元,第4年1万元。学费每学年按所修学分结算一次,毕业前进行学费总结算。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200元。2015年学费标准有政策调整,将作相应变动。

  问题七:浙江大学奖学金和经济资助政策如何?

  答:浙江大学有完善的奖学金体系。学校在本科生中设立有竺可桢奖学金、特别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奖励面超过40%,每年发放金额1800多万元;此外,还有宝钢集团、光华教育基金会、南都集团等著名的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及个人出资设立的奖学金40余项,每年发放金额300多万元;学校还设立了各类荣誉称号,用于表彰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学校承诺“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开设“绿色通道”,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便捷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核实相关情况后,采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专项助学金、各类事项补助及勤工助学等多种措施给予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在给予经济困难学生必要经济资助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发展性资助,开展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实践项目和计划,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浙江大学杰出校友段永平先生和夫人刘昕女士捐资设立的“心平自立贷学金”、“心平留学贷学金”项目,目前已发放近2000万元,资助同学赴剑桥、哈佛、斯坦福、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卡内基梅隆等世界名校学习和交流,为其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保障,为其实现海外留学深造的梦想提供支持。

  问题八:浙江大学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1715.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