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回复] 加班引发的疾病是否能认定为工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量: 1.?疾病类型与工作的关联性:- 如果所患疾病属于职业病范畴,例如长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引发的疾病,像尘肺病、职业性中毒等,那么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职业病是由于工作中接触有害因素直接导致的疾病,与工作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如果能通过司法鉴定程序证明疾病的发作与连续加班、工作强度大或工作压力等工作因素存在因果关系,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但如果只是员工自身原本就患有这些疾病,无法证明与工作相关,通常难以认定为工伤。2.?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这增加了认定工伤的可能性。比如在加班过程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发病,符合工伤认定的时间和地点要求。- 如果是在加班后回家休息期间发病,一般较难认定为工伤,但如果能证明疾病从加班时就开始发作,回家后症状持续加重直至达到需要就医的程度,且疾病发作具有连续性,也可能会被认定为工伤。例如,员工加班时已经出现身体疲惫、不适等症状,回家后不久病情恶化送医,这种情况有可能符合工伤认定条件。3.?抢救结果和时间限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所以如果因加班引发的疾病导致员工在 48 小时内死亡,可按照视同工伤处理;但如果超过 48 小时,通常无法认定为工伤。 总之,加班引发的疾病能否认定为工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1649.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