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钢铁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重点高用水行业之一。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用水量32.4亿立方米,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的7.6%。近年来,钢铁行业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立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加强废水循环利用,持续提高用水效率,为行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钢铁行业废水循环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7%”。近年来,钢铁行业不断推广废水循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水系统全过程控制,通过将转炉、高炉、烧结等湿法除尘改为干法、焦炉配套干熄焦工艺、气化冷却等措施,拓展循环水、串级水、回用水利用途径,实现源头节水和减排控制,提升废水循环利用水平。截至2023年底,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3%,较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废水循环利用典型经验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名单》,8家钢铁企业入选,包括用水过程循环5家,智慧用水管控2家,技术装备创新1家。这些企业废水循环利用效果显著、水效指标先进,对钢铁行业水效提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系统集成先进技术工艺提升用水循环水平。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对原有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新建超滤、反渗透等深度处理系统,浓盐水用于高炉冲渣、炼钢焖渣、焦化熄焦等,采用分质供水、串级补水、梯级排水等先进管理模式,将生产新水作为各生产单元净循环水补水,净循环水排水作为各生产单元浊循环水补水,浊循环水排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按照水质分级利用原则返回生产系统。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通过使用电化学除垢技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法,解决高碱度、高硬度水源用户企业循环水浓缩困难问题,使浓缩倍数从2.5提高至4.0~5.0,用水量降低20%~25%,实现水处理药剂零投加,2023年吨钢取水量达到2.87立方米/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89%,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二是推行智慧水务提升用水管控水平。沙钢集团建设有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现场部署的厂级工程师站定期采集循环水运行数据,采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循环水站能耗高、设备机组运行不合理等问题,实现循环水智慧化、自动化运行,降低运行成本,2023年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32%,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00万立方米以上。湛江钢铁通过建设水系统集控中心,实现厂内独立水系统集中控制、智能化协同、精细化管理,做到“全厂水量一张表、生成监控一幅图”,实时监控单元用水情况,实现远程控制,水量平衡,消除多系统数据独立、多部门信息壁垒,解决用水错配,2023年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9.4%,单位产品用水量达到1.31立方米/吨钢,再生水利用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针对高炉煤气冷凝水未经处理直接利用、循环水浓缩倍数低、雨污分流不彻底、道路湿式清扫造成废水漫流散排等问题,普阳钢铁通过创新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循环水电化学处理等技术,大幅改善内部梯级利用水的水质,减少污水处理站的运行负荷,提高用水效率,年节约用水90万立方米,单位产品用水量下降0.13立方米/吨钢。
三、进一步提升钢铁行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
一是加强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突破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循环水高效冷却、高浓缩倍数循环水处理、循环水系统水质稳定在线监控、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技术改造,推广应用高效循环用水处理、生产工艺干法半干法冷却或洗涤、高浓度有机废水回用、高盐废水减量、智慧用水等废水循环利用先进装备技术工艺。
二是建立健全废水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制定完善钢铁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实施指南、钢铁企业综合废水回用水质技术要求,烧结脱硫废水循环系统、焦化酚氰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冷轧废水处理回用系统、钢铁企业综合废水回用设施运行技术要求等标准。推动实施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钢铁工业浓盐水处理回用技术规范、钢铁企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规范等标准。
三是提升废水循环利用智能化管理水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水耗指标及全工序水平衡精细化管理,强化感知、监测、预警、应急等能力,促进数字化、信息化与水系统深度耦合,实现对工业水效快速、精准、智能化管控,不断提升用水效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陈丽云)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能减排领域改进和创新成果
成果分享 | 热电联产机组低负荷节能减排运行研究
成果分享 | 提高煤炭发热量检测准确率
成果分享 | 降低轧钢中厚板工序能耗
成果分享 | 降低空氮站运行电耗
成果分享 | 降低1580加热炉两炉生产燃耗
政策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
指导目录 | 关于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的通知
行业指南 | 工信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若干措施 | 支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门4方面举措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转型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政策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协会动态 | 河北省节能协会助力“以“绿”筑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制造业务培训会成功召开
协会动态 | 河北省节能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丁玉欣一行莅临上海钢联
协会动态 | 河北省节能协会第二阶段碳核查现场工作圆满结束
协会动态 | 河北省地方标准《绿色工厂星级评价导则》顺利通过专家审定会
协会动态 | 河北省节能协会开展沧州市能效诊断现场工作
协会动态 | 2024年河北省节能减排领域改进和创新优秀成果发表会圆满落幕
会员动态│冀南钢铁集团
会员动态│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动态│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文安钢铁有限公司
会员动态│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
会员动态│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
会员动态│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会员动态│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会员动态│石家庄市曲寨水泥有限公司
会员动态│河北省普阳钢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