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时间:2013年2月19号
打击对象:买卖链接的行为,包括超链中介、出卖链接的网站、购买链接的网站。
绿箩算法影响了10W+低质站点。
上线时间:2013年5月17号
打击对象:大量妨碍用户正常浏览的恶劣广告的页面、低质量内容页面
石榴算法针对的尤其以弹出大量低质弹窗广告、混淆页面主体内容的垃圾广告页面为代表。
上线时间:2013年7月1号
打击对象:软文中的外链及惩罚发软文的站点。
上线时间:2014年8月30号
打击对象:移动端影响用户体验的落地页。
冰桶1.0主要打击对象包括强行弹窗app下载、用户登录、大面积广告等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体验的页面,尤其以必须下载app才能正常使用的站点为代表。
上线时间:2014年11月18号
打击对象:全屏下载、在狭小的手机页面布设大面积广告遮挡主体内容、强制用户登录才可以使用等。
上线时间:2016年7月7号公布,7月15号上线
打击对象:打断用户完整搜索路径的行为。
所谓打断用户完整搜索路径,主要指的是用户访问移动页面时,被强迫打开、下载该网站的APP才能继续浏览或使用,但这些APP又不一定是必要或者常用的,简单获取信息的行为被强行变成复杂或高成本的下载行为。百度移动搜索会大幅降低这类页面在移动搜索中的评价。
上线时间:2016年8月10号公布
打击对象:盗取用户隐私的网站。
盗取用户隐私主要表现为网页嵌恶意代码,用于盗取网民的QQ号、手机号等。被检测处罚的网站经过整改,达到标准,会解除处罚。
上线时间:2016年9月19号公布
打击对象:广告过多、影响用户体验的移动页面。
SEO需要优化页面广告布局,控制每屏广告的比例,保障用户浏览体验,以免被算法策略命中,影响网站排名和流量。
上线时间:2016年10月26号公布
打击对象:发布恶劣诱导类广告的页面。
所谓恶劣诱导类广告,指的是通过色情动图、色情导航、露骨文本、赌博等等吸引眼球的形态诱导用户点击非法广告。
就我所见,目前这种页面依然很多,但排名能保持的很少。
上线时间:2016年11月21号公布
打击对象:打击新闻源售卖软文、目录行为。
触发“蓝天算法”问题网站将被清理出新闻源,同时降低其在百度搜索系统中的评价。
上线时间:2017年2月23号公布
打击对象:百度移动搜索页面劫持。
所谓移动搜索页面劫持,指的是用户浏览完这类作弊页面后返回搜索结果时,没有返回到真正的百度搜索结果页面,而是进入到一个假的百度移动搜索结果页,该页面模拟了百度搜索结果首页,但实际上是一个虚假的高风险站点,用户访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百度没有具体说明这种劫持是怎样实现的。我猜想的一个可能方式是连续跳转加上检测浏览器referrer(看懂就看懂,看不懂不解释),以前在唯一的一次网上SEO培训中提到过这种方法在搜索广告中的使用,不知道是不是有心人受到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