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文字
关注我们
快乐语文天地初中语文资料表
(点击下面蓝字即可查看)
七上电子课本 | 八上电子课本 | 九上电子课本 |
七下电子课本 | 八下电子课本 | 九下电子课本 |
学生习作 | 初中名著 | 同步训练 |
单元作文辅导 | 中考作文 | 2023初中作文 |
七上教学视频 | 八上教学视频 | 九上教学视频 |
七下教学视频 | 八下教学视频 | 九下教学视频 |
2023中考 | 中考古诗词 | 初中文言文 |
七上朗读材料 | 八上朗读材料 | 九上朗读材料 |
七下朗读材料 | 八下朗读材料 | 九下朗读材料 |
七上图文解读 | 八上图文解读 | 九上图文解读 |
七下图文解读 | 八下图文解读 | 九下图文解读 |
往期链接
知识点
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却达90多处。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一、修改文章的原则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主要包括:
(1)订正观点。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二、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
(1)诵读法。宋代张载说“声入心通”,指的就是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
(2)冷却法。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收起来,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
(3)求助法。就是请别人当先生,把初稿拿给人家看,或读给人家听,然后请人家提出修改意见。
(4)推敲法。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思考探究
下面请看孙道荣原文,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修改,看看各自不同和优劣。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题目分析】
因为,每个同学作文水平不一样,修改情况不一样,也不便一概而论。同学们可以参看本号前文《文章修改例谈》(可点击跳转查看),这里不再举例。
【题目分析】
作为九年级的同学,本题是对初中阶段(包括小学)作文学习的回顾。写作本题,可以回顾一下过去这么多年,自己在作文学习方面的经验得失,以便今后更好的学习写作文。
本号前文《学长传声:北大学霸告诉你,与文字恋爱》(可点击跳转查看),可以作为本题的精彩例文。此外,本号所发《精品作文》(可点击跳转查看)都是在报刊杂志公开发表的作文,文章后面一般都附有作者的“创作谈”,也属于“谈谈我的写作”一类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精彩范例】
谈谈我的写作
就用写作记录青春吧,多年以后回头看看这些文字,一定会看到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的一年又一年走过的脚印……
全文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中学写作文经历,重点写发表作文的经过,带给自己的喜悦。文章有点有面,详略处理妥当,中心突出。叙事中融入作者的情感,语言风趣生动。在讲述自己写作经历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经验教训,带给读者一定启迪。
图文解读
课件展示
同步练习
最美的风景
黑暗总会过去,黎明即将来临。 ——题记
窗外已是夜晚,风在呼啸着,街上也不似以往那般热闹,没有一个行人,显得格外冷清 。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了,确诊病例数急剧增加,各国纷纷断绝与中国的航班,武汉也进入了封城状态,国家形势岌岌可危。
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中已2个月之久,A渐渐变得烦躁,感觉自己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一切在我的眼中都是那么的枯燥无味。
一天,我整翻箱倒柜,想寻些乐子时,偶然发现了几根过生日时剩下的蜡烛,B拿出其中一根,拿出打火机,按下打火机,点燃了蜡烛。蜡烛开始静静的燃烧,蜡油沿着蜡烛缓缓躺下,打开窗户,将蜡烛倾斜,使其头朝下,蜡油滴在了窗外的栏杆上,迅速将蜡烛底端放入蜡油之中,等其慢慢的凝固,关上窗,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蜡烛。
蜡烛在风的吹刮下,左右不定的摇摆着,每到风大时,它便被压的抬不起头来,变得无比昏暗C,风稍稍小了一些,又挺立了起来,顽强倔强地燃烧着,不屈服。好几次都差点要被吹灭了,可它仍就那样坚持着,这不就是在坚守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这不禁让我想了如今一形式下,孤立无援的中国,大批明星逃疫国外,国家根基摇摇欲坠,我不忍继续看着烛火摇曳,我用双手围合成半圆,圈住蜡烛迎风的那一面,蜡烛开始静静的,平缓的燃烧,光亮逐渐被放大。有了这样的保护,风再大,它也不会被吹熄,眼前这样的屏障不就像那些在疫情期间默默守护着社会的医生、护士、清洁工......他们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国难当前,这些人才配得上真正的“明星”二字。他们奋力燃烧自己,来照亮中国黎明前的黑暗。D他们默默无闻,奉献自己,也向我们诠释了:娱乐不能兴国,明星更不能救国。E我,霎那间释然,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不盼当明星,不追星,为社会奉献自己。
F在这茫茫黑夜中,守护就是最美的风景。
(1)A处修改语言:
(2)B处润色语言:
(3)C处修改标点:
(4)D处结合上文,使内容更加紧密相连:
(5)E处修改语病:
(6)F处修改结尾,要求做到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参考答案:
(1)问题:此处有点言过其实,过于绝对。
修改为:渐渐变得烦躁,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周边充斥着枯燥无味。
(2)我轻轻得抽出一根,伴随着“咔嚓”声,擦亮了打火机,微弱的火苗,舔开了烛花,就像让黑夜睁开了眼睛。
(3);
(4)他们默默无闻,奉献自己,也向我们诠释了:平凡人也可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5)我,霎那间释然,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不追星,不盼当明星,甘为社会奉献自己。
(6)在这茫茫黑夜中,双手守护的烛火,暗夜中守护着平安的平凡者,构成了黑暗中最美的风景。在这样的风景中,我的内心逐渐趋向平和……
往期回顾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山有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