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l1s4m

http://ww.kub2b.com/coml1s4m/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肾衰竭”为啥越来越多?肾脏不好6个表现早知道
发布时间:2025-03-03        浏览次数:10        返回列表


▍有没有肾脏病,光看症状还不够 [2]

早检早治疗对肾病患者很关键,光看症状还不够,需要进行血检和尿液检测和肾脏B超。根据不同指标,可以基本评估肾的健康状态。

慢性肾脏病诊断:
以下指标至少满足一项:
1. 肾损伤指标:以下任何一项满足都算

√ 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

√ 尿沉渣异常

√ 肾小管功能异常引起的电解质及其他异常

√ 肾组织学异常

√ 肾影像学异常

√ 肾移植病史


2. 肾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肾功能下降主要是看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 ·(1.73m2-1

图片



哪些人群的肾脏容易出问题? [2,3]


一位患糖尿病20年的老年患者,近5年夜尿增多,一直没到医院就诊。之后出现严重乏力、恶心呕吐,到医院化验发现尿蛋白有4+,血红蛋白只有70g/L,正常情况应在120g/L以上(说明有严重贫血),血肌酐水平达到650μmol/L,患者肾脏病已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


全球一般人群慢性肾病发病率已高达14.3%。我国一项调查显示,18岁以上人群中有10.8%的人患病,也就是每10人中有1人是慢性肾病。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高发,也拉动了慢性肾病发病率上升。

慢性肾脏病的高风险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家族史、老年人群,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建议一定要定期筛查。

指南建议,对这些高危人群的筛查每年至少一次,筛查内容包括尿白蛋白、基于血肌酐计算的eGFR。如果没有尿蛋白定量检测条件,可考虑用尿常规进行初步筛查,有异常再做尿白蛋白(或蛋白)检测。



指南建议:收好这些护肾的方法 [3,6]


1. 适度、规律运动


肾功能逐渐变差后,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和肌肉萎缩会越来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以往认为,肾脏不好的人要多休息,避免劳累。但最新指南建议,慢性肾病患者进行适当且规律的运动,可以减轻身体炎症,延缓肾功能恶化。(注意,不要过量运动,易导致肾衰竭)


一项研究(包含16个随机对照试验和22个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与不运动的患者相比,进行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的患者身体功能更好,肌肉萎缩和抑郁症状减少,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另一项研究(包含2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97名血液透析患者)结果显示,与不运动的患者相比,运动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最大耗氧量和身体活动能力(比如6分钟步行距离和60秒坐站测试)都有明显改善。


2. 低钠饮食


慢性肾病患者需要控制钠(食盐)的摄入量,每天的钠摄入量应低于2.3克。钠离子对身体的水分平衡很重要,慢性肾病患者如果钠摄入过多或排不出去,会影响身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功能,导致身体水分失衡。



3. 蛋白质摄入


不管是不是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都不能吃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0.8~1.0g·kg
-1·d-1慢性肾脏病3~5期代谢稳定的非透析患者,要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这样可以降低患上尿毒症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可以适量增加植物蛋白(豆腐、豆浆)的摄入比例。


4. 戒烟
建议慢性肾病患者戒烟,以减少蛋白尿并延缓病情进展。吸烟会导致一系列肾脏问题,比如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症、氧化应激、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长期吸烟的人,容易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