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时间过得好快,转瞬又到父亲节了。我特别喜欢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每次听都会泪流满面,我那可亲可敬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
1933年,父亲出生在山东省蒙阴县城关镇大东关(现汶溪村)一个贫困家庭里,兄弟姊妹四个,父亲排行老二。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日本鬼子到处杀人放火,爷爷被抓劳工不幸惨死在半路上,那时奶奶才29岁,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腹中还怀着一个,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不谙世事的儿女,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从此奶奶用羸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大家庭,一人拉扯着四个孩子,吃苦受累不说,还要忍受婆婆的白眼,但是,为了孩子们,她没有选择再嫁,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亲15岁那年,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年龄小枪都拿不动,到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兵。1948年6月在七纵十九师五十五团一营二连当通讯兵,有一次任务紧急派父亲送信,天已经下午黄昏了,领导嘱咐信件保密重要性,连夜赶路不得有吴!父亲接过信件;是!就快速启程,走啊走累了也不敢歇脚,天渐渐黑了,那时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硬着头皮往前走,走到一片树林感觉头皮发憷,走着走着有东西碰撞,首先摸摸信件在,抬头一看还是吊了一个死人,父亲听见狼的叫声拔腿就跑,拼命的跑!天慢慢亮了,摸着信件往前赶,路过家门口只是回头看看,也没回家看一眼娘。1949年2月,由于父亲聪明勤快,被首长选去当了警卫员。父亲后来回忆说,莱芜战役期间,部队下令炸掉一个敌人据点的碉堡,战士们冲锋陷阵,但是敌人的火力太密集了,一排排的战士冲上去就倒下了,父亲的任务是保护首长,他的一个战友从上衣口袋拿出一支笔,对父亲说:“小李啊,下一个就是我了,这支钢笔送给你,留个纪念吧”,父亲知道战友家里就只有他一个男孩,二话不说夺过炸药包就往上冲,一边跑着一边大声对战友呼喊“我家还有两个兄弟,你要活着回去见娘……”。父亲后来说,其实心里很怕死,求生是人的本能,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到如今我也想象不出,是怎样的善良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才能让父亲做出这样的选择?父亲的战友当场蹲在地上抱头大哭,所幸父亲爆炸成功,但是受伤昏迷,被送往后方莱芜医院,有个蒙阴支援前线的老乡去部队送菜,父亲认识他,就给家里捎了信,父亲参军后,音信杳无,生死未卜,听说父亲还活着,只是受了伤,家里人喜出望外,全家人委托二爷爷去看望,父亲命大,很快伤好归队。毕竟保护首长的安全才是父亲的职责,他却私自替战友抱炸药包,尽管成功爆破减少了很大伤亡,但是犯了自由主义错误,挨了一顿批评,部队还是给父亲记了三等功。
战事激烈父亲要求下连队打阻击,那天下着雨和敌人面对面打,子弹打光了,连长下令上刺刀,拼刺刀中父亲被两个敌人刺中!敌人拔出再刺时连长一枪打死敌人,父亲得救了,父亲的伤口流血不止,倒在血泊中,雨水侵湿伤口感染了,又住进了医院。
伤好后派去山东军区速成中学学习,毕业后又到了山东军区工程指挥部。
▲年轻时的父亲
有一次执行任务,吃饭时看着地上有很多蚂蚁,父亲善良又调皮,低头喂蚂蚁小米饭,不曾想敌人的一颗子弹掠过,刚刚低下头的父亲由此逃过一劫。抗美援朝开始时,父亲积极申请参加,首长没有批准,1952年父亲跟随首长去朝鲜慰问前线参战部队,很多昔日的战友不在了,父亲和九死一生的战友抱在一起,悲喜交加,千言万语化作泪水,尽情地流淌。
在部队服役7年的父亲,于1954年转业回家了,被安排到公安局民警队做文书工作,之后先后到县工业局、县水利局做文书。1962年,一场洪水淹没了半个蒙阴城,父亲凭借着水性好会游泳,自告奋勇去救人。当时的农科所,叫农业试验场,从城里往南看一马平川,洪水来势凶猛,瞬间淹没了场子,漆黑的夜空里,父亲寻着嚎啕大哭与惊慌大叫的声音,冒着被洪水激流冲走的风险,艰难地划着小船,大水上涨很快,所里的人爬到了房梁上,看到父亲的小船都激动不已,终于获救了。父亲后来回忆说:“看到水里有好多明亮的眼睛放光”,他一阵阵不寒而栗,那场洪水过后,淹死了不少人,县里把父亲抽调到重山大坝去打捞尸体,泡发时间长了气味难闻,当时的情景,真是惨不忍睹。
父亲一辈子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组织上曾安排父亲当鱼场的厂长,他却不愿意做官,重新回到原单位继续文书工作。父亲多才多艺,二胡拉的很好,还写的一手好字,被誉为县政府的“一支笔”,在表演方面也很有天赋。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在文化馆演节目,扮演反面人物“周扒皮”,当时的我非常生气,因为父亲扮演的惟妙惟肖,同学们喊我是“周扒皮的闺女”,以至于很多年我对此事仍记忆犹新。
父亲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由于家庭困难,为了多挣点出发费,父亲后来开车当了司机,直到1982年离休。离休后的父亲,看淡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闭口不谈他的苦难经历和峥嵘岁月,吹啦弹唱,河边垂钓,悠闲悠哉,和母亲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只是当我们偶尔问起来,他才会把思绪拉回到战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怀念他已牺牲了的战友,看得出,父亲对和平年代的生活很知足。2015年10月,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亲爱的老爸,您在天堂可好?女儿想您了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