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身边几个负责推广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总是带着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焦虑。以前觉得CP就是金主爸爸,然而作为花钱的主,他们其实就和运营、策划等行业一样,也会面对很多问题。
不管是刚入行的小朋友,还是已经对行业有一定了解的老司机,再或者已经是某个公司的老板,都会适当的伴随着焦虑。
“尽管现在网上能汲取的知识很多,但是对于渠道、市场或者是推广信息,总感觉少之又少,有的时候想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不知道可以学习的渠道有哪些?所以成长还是不快,自己掌握的谈资不够,很害怕自己被淘汰。”
--北京 盛辉 CP
“工作3年,从小公司向大公司进阶,中间跨过了不少坎,现在也是一个APP的渠道推广负责人了。但是,当你发现,那些工作你都能掌控的时候,真正的瓶颈也就来了,你会不知道去学什么,甚至可能在虚度时光。身边的人都那么优秀,我却越来越焦虑。”
--北京 洋洋 渠道总监
“从毕业出来就在这家公司实习,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推广专员,了解一些渠道、市场知识,还认识了很多同行和圈内的朋友。但是感觉自己会了许多,又有许多不会,现在每天既焦虑,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北京 思思 CP
那作为一名CP,如何在焦虑迷茫中快速成长呢?鸟哥笔记“CP成长之路”系列专访旨在分享不同经验、不同历练的CP个体样本,为CP们的前行之路点在些许星光。
第1期, 我们约了鸟哥笔记的老盆友来认真聊聊,一位有9年互联网工作经验的老师,叫刘武华,笔名子夜, 现在是“白鲸出海”合伙人兼COO(白鲸出海是目前国内做泛互联网出海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嘉宾介绍:历任 “新浪”游戏主编,“乐动卓越”市场营销负责人,“祖龙娱乐”市场总监,“云车行科技”运营总监等职,负责市场营销,参与《我叫Mt》《我叫Mt2》《六龙争霸3D》等多个知名手游产品的宣发。其中《我叫Mt》是手游的一个标志性产品,《我叫Mt2》、《六龙争霸3D》当时都是月流量过2亿的产品。
(2009-2018 子夜老师的成长路线)
在正式访谈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鸟哥笔记负责市场运营的童鞋,玄名:圆圆,一个对CP战队陌生又好奇的女娃娃。正是因为对于CP们的成长和工作没有很清晰的了解,所以带着CP们经常会遇到的焦虑和无奈,我开始对老师进行了炮弹式问题的发射。
--Q:“老师,你工作多少年了?”
--Q:“老师,你爱好是男是女?”
--Q:“老师,你觉得你厉害吗?”
-- A:“瞎开什么玩笑,好好问问题。”
Emmmm,与老师开了个玩笑,下面我们便开始了正经的访谈!
1、CP的成就感从哪里来?
Q:在推广工作中,让你自豪的有成就感的3件事情是哪些?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说到的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过去很牛逼,那只能说你现在过的并不好。开个玩笑,确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成功的事情来沉淀自己、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增长自己的信心。
我觉得最庆幸的是能跟上这个好的时代,有好的机会能够亲身经历和参与几个从0-1的有意义和价值的项目。
我就拿不同阶段来说吧。首先在新浪那会,经历了博客到微博的变迁,搞新浪微博那会,我当时做了三个大号,都算是当时游戏行业内最头部的大号。
后面做手游,有幸跟着乐动卓越的创始人说不得大师做市场,当时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主导了几个营销和拉新都比较成功的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和“快的”合作,双方通过活动互推。我们当月新增了数万的用户,保守估计这波用户一个月充值破百万,关键是这次营销基本没花钱。
第三个事呢,是15年加盟祖龙娱乐负责市场,有幸参与了《六龙争霸3D》,当时其实国内的手游已经不太好做了,但我们做的这个产品可以说是国战手游非常有分量的一款产品,业内也非常认可。
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能够做出好的结果往往是你跟对了公司,跟对了方向和产品。有个好的老板,和个人的不断付出努力一样的重要。
Q:那你还记得当时是什么状态、什么环境下促成的这种成就呢?
我的工作状态一直是比较纯粹的,很多的时间和脑力都花在如何把事情做好上。这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我自己是从业务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底层、对业务的本质、以及如何有效落地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沉淀。另外就是理清楚怎么最大化地做出成果,这里流量思维和如何借势非常重要。
我以上面提到的为例,简单介绍下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当时搞游戏微博,我当时的做法除了关注内容外,还很关注流量。
除了我们官方可控的流量以外,我非常重视外部流量的整合和借势,头部流量是借助爆款游戏、其次是借助新游。那么我就盯着这两个方向,联合做活动,快速获取用户,所以当时部门给我定一年的KPI我2个月就完成了。
再比如,“MT”与“快的”合作,我当时看到的是“快的”和“滴滴”亿元红包大战,这个补贴烧的马化腾和马云都肉疼。流量红利非常的巨大,所以我就找快的来聊合作互推。看准是一二线城市,是年轻人,有支付习惯,我们就果断下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结果也正如我上头提到的效果非常的好。
2、CP们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Q: 你理解的CP是什么?推广是什么?
CP就是内容提供商,可以理解为项目方、发行方、服务商。从移动互联网来讲,可以理解为你有个APP,这个APP解决了用户需求,然后你去推广APP。
推广即营销。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从企业的一个部门或者职位去理解的话,我认为是推广就是老板定了个KPI你含着泪,跪着也要去完成它。
Q:APP推广人,你觉得最重要的核心技能有哪些呢?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改成:如何做好推广,或者说做好广告投放。我拿我前老板MT的创始人说不得大师之前跟我说的,与大家分享:1、不拿回扣,2、勤看数据,3、多尝试。
具体的大家自己体会吧。
3、怎么才能不焦虑地成长?
Q:在进入CP这行的时候,有做过明确的职业规划吗?
坦白说,其实没有特别去做,太忙了。关于这个话题,我跟大家分享下我自己的一个故事。我当年刚进职场的时候,我的部门经理待我很好,跟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于新人来说想,选对一家公司,跟对一个人,努力去做,他成了你也就成了。对于新人,判断力,眼力都是不够的,那就是跟对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Q:回过头来看,你觉得你做过的重要的决定有哪些?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哪块?
几个重要的决定嘛,第一个是北漂,从福建网龙离职来北京加入新浪,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网龙已经算是福建很好的互联网企业了,当年毕业想法就是进网龙,后面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进去了,然后想着来北京浪一浪吧,开开眼界吧,刚毕业,想法相对单纯,但是一浪就是9年。
第二个是,是从媒体转手游,加入MT。当时想法也简单,因为我搞媒体,我也搞沙龙,经常请大佬来做微访谈,看到很多游戏业内的大佬都创业搞手游去了,我自己也能看到我们的产品移动端的数据在猛涨,PC端流量下滑,我觉得这就是机会。
另外一个维度是,对于产业来讲,媒体只是服务方,产业的核心是CP,是真正搞项目的企业,如果要实现更大的价值你必须往产业的核心里头走,当然媒体也有自身的价值,评判的维度不一样。所以后面我又加盟白鲸出海,回到了媒体。
Q:在过去的工作经历里,最迷茫是什么时候?当时是怎么走出来的?
其实每一次的转变都是首先对现有的状态有点不满足,也可以理解为迷茫,然后是寻求新的变化。迷茫的另外一个说法是焦虑,面对迷茫,最好的方式是先放空自己,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出去走走,然后整理好心情,多和行业的老前辈交流想法,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再不济就是多读书,写读书笔记,我觉得每次读书写收获,都能放下焦虑,萌生新想法。
Q:你觉得CP们容易陷入的职场瓶颈有哪些?如何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
所有的市场都有周期,人的职场也一样,有高峰有低谷,一味地一帆风顺跌下来更疼。职场的瓶颈因人而异。
拿北京最近的手游圈来说吧,身边不少朋友在转型, 因为北京手游公司确实是受到了较大的市场冲击,业绩相对萎靡。这样的瓶颈其实并不是个人,而是公司,或者说是行业下沉到从业者身上。
所以更多的是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有这个东西,就算北京现在行情不好,我不离开北京,我不做游戏,我还能做别的,这个才是关键。
最好的工作状态是把当下的工作当成自己在创业去做吧,我是这么理解,很多人会说拿一分钱干一分事,那两者之前的成长和视野差距肯定很容易被拉开。
Q:你的学习方向是什么?
首先看行业,看这个行业是不是上升期,而且未来3年内会不会消亡。不要加入1949年的国军。
看完行业,我们再看3年后你想干嘛或者1年后想干嘛。如果1年内你也想不到干嘛,那就对比公司内的人,去思考1年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和那类人接触,去优化自己的劣势,强化自己的优势。我们的成长需要一个标杆,你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才会更快的成长。
你可以定个目标,让自己成为这个公司内最牛的人,然后成为这个业务线内最牛的人,然后再去拓展其他业务。
4、老师是怎么看待职场发展的呢?
Q:在不同公司任职,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1、你能帮公司解决什么痛点带来什么价值
2、从中你可以收获什么成长
Q:你如何看待工资与发展?
我觉得这两点其实都蛮重要的,它们是没法割裂开来的。很多同学去创业公司时老板就会画饼,会说我们这边发展很好,但是工资不高,那你就要去评估一下,这个创业公司到底靠不靠谱。
我觉得有发展前景或者有实力的公司,必然在工资上是不会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准。
Q:你觉得自己在未来几年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大家都在讲焦虑或者说赚多少钱才是有成果。我觉得,从没钱到有钱,可能是第一步的成功吧。我认为先去完成这样的一个步骤,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定的资本储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带领跟着你一起做事的人在生活上过的更好一点,这就是第一个阶段的有成就感的事情。
Q:你觉得推广人的工作前景是怎样的?
推广背后是流量: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是刚需高频的,就跟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一个App 生态要好,那就得不断的有新鲜的流量,我觉得目前来看这是非常有前景的。
5、老师还想对我们说什么?
Q:你有哪些职业习惯?有没有一些好习惯可以和我们分享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
我觉得有几点:
1、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需要制定一些计划,比如周计划,开会计划等等,这些都会帮你统筹好整个工作事项,规划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和重要节点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2、项目及时复盘
项目不是做完了就结束了,而是要梳理。通过这个梳理,把你所经历的事情重新去理解一遍,对于你后面去拓展知识,收获会很多。
所以,做项目的时候,定期做复盘整理,沉淀出自己的方法论。就比如我,有时间也会去写一些干货分享,也是为了将自己的思维去沉淀成自己的方法论。
3、多看书。
很多小伙伴喜欢去看公号热文或者短视频等类型的干货,我是觉得,看书虽然没有网络快讯来的快,但它能把一个事情体系化去讲,对于后面去做事,把事情做的体系化很关键。我们需要有体系化的深度阅读,并将它作为自己长线的一个投资项目。
Q:还有什么建议或者想法想和我们说说的?
我觉得现在的行业蛮好的,不管是成长也好还是收益也好。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价值观,去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就能过的蛮好。有些人很焦虑,但是没有做出改变,这样是最可怕的。过分的焦虑,不如去过好当下的生活。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快快乐乐的成长。只要你慢慢的找到自己成长的方法,找到成长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去成长,就很好了。
采访结语
在后期与老师沟通的时候,我提到说:想在那些推广的大事件上加些数据,以便大家能感受到老师做的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老师是这么回我的:
所以,深深的感受到老师所说的:过去再怎么牛逼,还是要着眼现在,着眼未来。在多次完成从0到1的具有重要成效的大事件之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还是老师本人的工作状态和思维想法。
9年的工作,始终保持自己对工作的认真和思考,用心地做好每件事情,并且总是能一眼抓住事情的重点,去认真踏实的工作,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榜样。
在老师看来,选择一个公司时,主要看两点,第一看你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分量,第二个要看公司能给你带来的成长收获。
虽然焦虑是这个时代的标签,但是老师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焦虑。及时整理自己的状态,树立自己的标杆,定下几个小目标,然后慢慢的去实现,你会发现,适当的焦虑其实是督促你进步的垫脚石,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做到TOP1。
本次访谈到这里就全部结束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老师这样,以目标为导向,一步一步,向优秀前进,一定都会越来越好。希望这次访谈能帮到正在疑惑迷茫的CP们,也希望大家在CP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活越开心。
下期访谈嘉宾预告:
子木
嘉宾介绍:某厂资深业务发展经理,3年创业公司从零到一成长经历;千万级移动推广实操经验。擅长增长黑客、ASO移动推广、Apple推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