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百度  搜索引擎  企业  可以  选择  使用  上海  技术  设备  page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浙江卷)(全解全析)

   日期:2025-01-11     作者:2p20y    caijiyuan  
核心提示: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全解全析注意事项: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昨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解答】解:国际单位中的七个基本单位:m、kg、s、A、mol、K、cad;其对应的物理

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光学强度。

选项A、B、C、D测得的物理量分别是力、长度、电压、压强,四者中只有长度是基本

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2.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匕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

在酒泉工星发射中心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

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

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时08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火箭发射时火箭向下推空气,空气给火箭向上的反作用力

【解答】解:A.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二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

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23时0(8分)指的是发射的时刻,故A错误;

B.研究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时要考虑形状大小,不可把飞船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C

正确;

D.火箭发射时火箭向下推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给火箭向上的反作

用力,故D错误。

故选:Co

3.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2016年在缙云开建,抽水蓄能电站结构如图所示。抽水蓄能电站

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抽水蓄能模式:居民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居民电网

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另一种为放水发电模式:居民用电高峰时,再将.上

水库中的水放到下水库进行发电,将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居民电网供居民使用,一抽一放

起到了均衡电网负荷的作用。关于抽水蓄能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水蓄能的过程中,能量守恒

B.放水发电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可以使能量增多

D.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就不会再有能源危机问题了

【解答】解:A、抽水蓄能的过程中,总的能量是守恒的,故A正确:

B、放水发电的过程中,有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抽水蓄能,并不能使能量增多,总的能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合理调节用电高峰期和低峰期的调峰问题,但是能量总量并没有

增加,我们仍面临着能源危机,还需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Ao

4.如图a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杆BC右端的光滑定滑轮(重力不计)栓接一质

量为M的物体,ZACB=30°;如图b所示,轻杆HG一端用较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

一端通过细绳EG拉住,ZECH=30°,另一轻绳GF悬挂在轻杆的G端,也拉住一质

量为M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BC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图b中HG杆弹力大小为Mg

C.轻绳AC段张力TAC与轻绳EG段张力TEG大小之比为1:1

D.轻绳AC段张力TAC与轻绳EG段张力TEG大小之比为2:1

【解答】解:A、对图a,同一条轻绳拉力相等,即TAC=TcD=Mg,绳对滑轮的作用力

如图1所示

图1

由几何关系可知:F合=Mg,根据平衡条件可得BC杆对滑轮作用力大小为Mg,故A正

确:

B、对图b中G点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由图2可得HG杆弹力大小为:FH=-^^=V3Mg,故B错误;

CD、根据图2可得轻绳EG段张力TEG=用方=2Mg,所以轻绳AC段张力TAC与EG

段张力TEG大小之比为1:2,故CD错误。

故选:Ao

5.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

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

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若用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a光的光子能量大于b光的光子能量

B.用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用b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a光的遏止电压大于b光的遏止电压

D.a光的遏止电压小于b光的遏止电压

【解答】解:A、根据三棱镜分光的特点可知,两束光的入射角相同,b光的偏折角大,

则b的折射率大;根据折射率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可知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由E

=hy可知b光子的能量大。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y-Wo可知,用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用b

【解答】解:AB、物体的重力为G=mg=2X10N=20N;无人机上升过程中,开始一段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是超重状态,后来加速度方向向下,向上减速运动,是失重状

态,所以物体对无人机的压力先大于20N、后小于20N,最后悬停时等于20N,故AB

错误;

CD、无人机上升过程口,空气阻力做负功,无人机做的功等于物体和无人机增加的机械

能与克服空气阻力产生的内能之和,大于物体和无人机增加的机械能,故C错误、D正

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的正确的是()

A.向心力关系为Fb>Fc>Fa

R.周期关系为Ta=Tc<Tb

C.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c>ab

D.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vcVvb

【解答】解:A、根据向心力公式Fn=mo)2r,由于以b、c三者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

无法判断三者的向心力的关系,故A错误;

B、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3相同,由可知,Ta=Tc;

b、c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Tc>Th,故B错误;

T2

C^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3相同,由a=3?r可知,aa〈ac;

b、c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呻=ma

r2

-rr

可得:a=G]MT

因为rb〈rc,所以ab>;ic,所以ab>3c>aa,故C错误;

GMmmv2

D、b、c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可得:丫=坪

因为FbVrc,M以Vb>Vc:

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3相同,由V=31•可知,Va<Vc>所以VaVvcVvb,

故D正确。

故选:Do

9.如图所示为静电植绒技术植绒流程示意图,需要植绒的布在滚轮的带动下匀速向右运动,

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负电,容器与带电极板之间加恒定的电压,绒

毛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布表面上,假设每根绒毛规格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绒毛在K往需要植绒的物体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B.若只增大滚轮的转速,植绒会越密

C.若增大容器与带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植绒效果会更好

D.绒毛带的带电量越多,到达布的表面时速率越大

【解答】解:A.绒毛在飞往需要植绒的布的过程中,绒毛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

布表面上,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不断减小,故A错误;

B.若只增大滚轮的转速,布运动的速度越大,植上相邻两个绒毛的距离越大,植绒越疏,

故B错误:

C.若增大容器与带电极板之间的距离,而电势差不变,由

E-d

可知,电场强度变小,绒毛受力变小,植绒效果变差,故C错误;

D.由动能定理

qU=^mv2

质量相同的绒毛,带电荷量越多,到达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时速率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某种光盘利用“凹槽”、“平面”记录信息,激光照射到“凹槽”会产生极小

反射光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槽”产生极小光强是由于衍射现象形成

B.“凹槽”入射光与“平面”反射光传播速度不同

C.激光在介质中的波长可能为“凹槽”深度的3倍

D.“凹槽”反射光与“平面”反射光的频率相同

【解答】解:A.根据光的干涉知识分析可知,“凹槽”产生极小光强是由于由于“凹槽”

反射光与“平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消,是干涉现象形成,不是属于衍射现象,故A错误:

B.“凹槽”中有透明介质,光的速度小于真空中速度,“凹槽”入射光与“平面”反射光

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由于“凹槽”反射光与“平面”反射光叠加后削弱,考虑到“凹槽”反射光的路程,

“凹槽”深度的2倍应该为激光束半波长的奇数倍,故C错误;

D.“凹槽”反射光与“平面”反射光是同种类型的光,频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Do

II.半导体材料一般分为N型半导体(载流子为负电荷)和P型半导体(载流子为正电荷)

两种。如图所示,一块长为a、宽为b高为c的长方体半导体器件,其内载流子数密度为

n,沿+y方向通有恒定电流I。在空间中施加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沿-x方向的匀

强磁场,半导体上、下表面之间产生稳定的电势差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器件为N型半导体,则上表面电势高于下表面电势

B.电势差U与载流子数密度n成正比

JR

C.若器件为P型半导体,载流子所带电荷量为

ncU

D.半导体内载流子所受沿z轴方向电场力的大小

【解答】解:A、沿+y方向通有恒定电流,若器件为N型半导体,载流子为负电荷,则

电荷移动方向沿-y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沿・x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可知,负电荷向上

偏转,故上表面电势低于.卜表面电势,故A错误;

BC、若器件为P型半导体,半导体上、下表面之间产生稳定的电势差时,电场力与洛伦

兹力平衡,则有

U

q『quBn

根据电流的微观意义可知

I=nqvS=nqvbc

联立可得

IB

U邛nbq

可知电势差U与载流子数密度n成反比,故BC错误;

D、半导体内载流子所受沿z方向电场力的大小为

口_D_IBU_IB

故D正确。

故选:Do

12.LED灯珠用半球形透明介质封装,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3mm的圆形LED光源

AB,其表面可以朝各个方向发光,现将AB封装在一个半球形透明介质的底部,AB中

点与球心0重合。半球形介质的折射率为,为使LED光源发出的所有光都能射出球面,

不考虑二次反射,则透明介质球半径R至少为()

C.|y/smm

A.3/5mrnB.D.9mm

【解答】解:如图所示。

在半球面上任选一点P,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若此时线状光源上B点发出的光能够射出P

点,PBJ_AB,光线在半球面上的入射角最大,则线状光源其他点发出的光也一定能够射

出P点,所以只要B点发出的所有光线能够射出球面,光源发出的所有光均能射出球面。

在AOPB中,根据正弦定理有

OB0P

sinasinO

解得:sina=器号在】。=

当8=90°时,sina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ina=

为使光线一定能从P点射出,根据全反射规律有

•,11

sina<-n=T1.-5F

所以:R2,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飞船在进行星际飞行时,使用离子发动机作为动力。这种发动机工作时,由电极发射的

电子射入稀有气体(如湿气),使气体离子化,电离后形成的离子由静止开始在电场中加

速并由飞船尾部高速连续喷出,利用反冲使飞船本身得到加速。已知总离子质量为m,

带电量大小为e,加速电压为U,飞船单位时间内向后喷射出的岚离子的质量为k,从飞

船尾部高速连续喷出低离子的质量远小「•飞船的质量,则匕船获得的反冲推力大小为

()

【解答】解:掠离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有—o

解得八谏

对At时间内喷射出的流离子用动量定理有FAt=Am-v

解得F=^u=k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多选)14.“超导托卡马克”(EAST)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设该实

验反应前笊核(彳”)的质量为mi,瓶核(:斤)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氢核(的

质量为m3,中子(An)的质量为m4,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3

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是11

B.由核反应过程质里守恒可知mi+nu=ni3+m4

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i+m2-m3-m4)c2

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

【解答】解:A.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知,可控热核反应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

彳〃+t故A正确;

BC.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但核反应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m=mi+m2-m3-rm>

0

即nn+m2>m3+m4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释放的核能AE=Amc2=(mi+m2-m3-m4)c2

故B错误,C正确;

D.这种装置的核反应是轻核聚变,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是重核裂变,

它们的核反应原理不同,故D正确。

故选:ACDo

(多选)15.如图所示,在方向竖直向卜、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

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间跣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两根质量均为m、

内阻均为r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轨上(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t=0时,

ab棒以初速度3Vo向右滑动,cd棒以初速度vo向左滑动,关于两棒的运动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当其中某根棒的速度为零时,另一根棒的速度大小为vo

B.当其中某根棒的速度为零时,另一根棒的加速度大小为2"1外

3

C.从初始时刻到其中某根棒的速度为零过程中,导体棒ab产生的焦耳热为]mv衣

D.cd棒的收尾速度大小为vo

【解答】解:A、当两棒开始滑动时,由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又受到安

培力而阻碍相对运动,但对两棒整体,由于两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两棒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以向右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X3vo-mXvo=O+mv'

解得v'=2vo,故A错误;

B、由上一问的结论,某一根的速度为零时,另一根的速度v'=2vo,此时感应电动势E'

=BLX2vo,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另,它受到的安倍力F次=B「L,所以它的加速度

a=,=萼,联立解得:2=吗也,故B错误;

121,2

C、由上结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7TI[VQ+(3u0)]=~mv+Q则导体棒ab上

产生的执量Qab=/XQ惑,联立解得Qab=^771诏,故C正确;

D、在安培力作用下cd棒先减速后加速,ab棒减速,当两棒速度相等时,回路中无电流,

•起匀速运动,由于两棒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两棒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以向右方

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X3vo-mXvo=(m+m)v,解得v=vo,故D正

确。

故选:CD<.

16.I(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图甲)”“研究平抛运动(图乙)”“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图丙)”三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器材是Bo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2)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打出的纸带如图丁所示,取A、B、

C、D、E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

2

率是50Hz。则A、Cl可距离为—cm,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o(计算结果保

留2位有效数字)

实验得到的a-F图像如图戊中实线所示,则可知所挂槽码质量最大不应超过B。

A.10g

B.30g

C.40g

D.50g

(3)某同学运用“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打开智能应用软件,手持从

海绵垫上方释放后落下,测得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己表所示,可判断做自由落体

运动的时间约—s,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是—m/s2o

t(s)a(m/s2)

【解答】解:(1)图甲和图丙都用到了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迹之间

的距离;图乙是探究平效运动的规律,需要刻度尺测是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因此三个实验都要用到的器材是刻度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2)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系s=0.1s

亳米刻度尺的精确度为1mm,则A、C间距离为XAC=-==

C、E之间的距离为XCE=-==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七著二凿〔0m/N=o.4Om/s2

(3)本实验是用槽码的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

的质量;

从图像可知当F超过时图像就出现比较明显的弯曲,止匕时mg^Fi=

槽码质最m=3=掾=0.03kg=30g

因此,为了满足实验条件,槽码的质量m不应超过30g,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4)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大概开始到时间内的加速度比较稳定,说明该时

间内已经脱离手,并还未接触海绵垫,在做自由运动,因此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

间大概为

1=-=:

考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后期速度较大,空气阻力影响比较大,因此可以认为刚开

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空气阻力较小,此时的加速度接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大概为g—2。

故答案为:(1)B;(2);;B;(3);o

II、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等因素的关系,做如下实验(如图甲:。木

板上固定了AB、BC、CD、DE四段金属丝,AB、BC、CD为银铭合金丝,DE为铁丝。

AB、BC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之比1:2;BC、CD的长度相同,直径之比1:2;BC、

DE的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

(1)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BC、CD(选填AB、BC、CD

或DE)两段金属丝。图甲中的实验是否有必要测出金属丝的电阻?不需要(填“需

要”或“不需要”)

(2)若要测量BC段金属丝的电阻,试在图甲中以笔画代替导线完成电路图连接。

(3)为了测量银铭合金的电阻率,用螺旋测微器测量BC段金属丝的直径D,如图乙所

示,调节过程中,螺旋测微器上三个部件A、B、C使用的先后顺序应该为BCA(按

使用先后顺序填字母);图中所测金属丝的直径D=mmo

(4)图丙为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盘,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流表选用0

-量程。将电压表一端接在B点,另一端接在BC段金属丝的P点(图中未画出),测出

电压U和PB之间的距离d、改变P点位置多次测量,获得一系列U、d数据并画出U-

d图像,测算出图像的斜率为匕已测得BC段金属丝直径为D,为测出其电阻率,还要

测量的物理量是电流I。电表读数的误差可认为是最小刻度的一半,金属材料的电

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为p=(l+at)poo其中,a称为温度系数,t为摄氏温度,po为该

金属0℃时的电阻率,银格合金的温度系数a=X|()6℃-i,请判断,对银铭合金电阻率

测量值影响更大的是电表的读数误差。(选填“电表读数误差"或“温度”)

【解答】解:(1)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等因素的关系时,采用了“控

制变量”法;因此探究横截面积与电阻大小关系时,应保持长度和材料相同;题中BC、

CD都是钱铭合金丝,且长度相同,因此应选择BC、CD两段:

利用电压表以及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图甲实验不需要测岩出电阻丝阳信。

(2)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满足招>尚,因此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将电压表直接接

在电阻丝BC两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先将金属丝放在螺旋测微器的小砧和测微螺杆之

间,旋动粗调旋钮B使测微螺杆逐渐靠近金属丝,当测微螺杆接触金属丝后,缓缓转动

微调旋钮B,使测微螺杆与金属丝进一步接触,当听到“咔嚓”声时,停在旋动B,此

时转动止尺A,使测微螺杆固定,然后再读数,因此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先

后使用BCA三个部件。

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金属丝的直径D=X=;

(4)根据电阻定律R=p(=%=吗

22

SnDnD

~T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2

联立可得P=喘2

因此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电流I;

根据电表量程可判断金属丝电功率不超过,温度升高不大;根据题意可知,温度系数a

=X106℃r,非常小,接近于():由电阻率与温度有的关系式p=(l+at)po可知,温

度对电阻率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对银铭合金电阻率测显值影响更大的是电表

读数误差。

故答案为:(1)BC、CD;不需要;(2)见解析;(3)BCA;;(4)电流I;电表读数误

差。

17.2023年5月3日,我国轮胎品牌“三角轮胎”携多款热销工程胎和卡车胎系列产品亮

相,吸引不少业内人士利客户关注。若某个汽车轮胎充气后容积为V,内部气体压强为p,

温度为T。当外界温度降低导致轮胎内气体温度降低了J;时,轮胎的容枳几乎不变,轮

胎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恁气体。

(1)试判断轮胎内气体吸放热情况,并说明理由;

(2)求此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解答】解:(1)轮胎的容积儿乎不变,则气体做功为零。轮胎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

体,内能仅与温度有关,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AU=W+Q可知,

轮胎内气体放热。

(2)根据查理定律可得:三

T5

解得此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p'=|§p«

答:(1)轮胎内气体放热;

29

(2)此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为百p。

18.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长度Li=,其左端B点与半径区=的半圆形竖直轨道BCD平

滑连接。轨道BCD最高点D与长度匕2=的水平细圆管道DE平滑连接。管道DE与竖直

放置的光滑圆筒上边缘E点相切,圆筒半径「二镖血、高度力=质量m=、可视

为质点的小滑块,从A点处以初动能EkO向左运动,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四=,与其它

轨道间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

(1)若小滑块恰好能通过最高点D,求滑块经过B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FN;

(2)为使小滑块不脱离轨道并最终停在AB两点之间,求滑块的初动能EkO的范围:

(3)若小滑块能从D点水平滑入管道DE,并从E点滑入圆筒后紧贴内壁运动,再从E

点正下方离开圆筒后,滑块落在AB两点之间,求滑块在E点的速度大小VEO(IT取VIU)

【解答】解:(1)小滑块恰好能通过最高点D,则小球在D点时巾9=噜

由B点到D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而

2

滑块在B点时-mg=华

解得F'N=3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经过B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N=30N

(2)小滑块不脱离轨道并最终停在AB两点之间,当动能较小时,滑块不滑上半圆轨道,

则有EkO<pmgLi=

当滑块动能较大超过时,滑上圆轨道并返回,则滑上轨道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Ro设沿

圆轨道上滑的高度为h,返会水平轨道时,不滑过A点,则有mghVpmgLi

可得h<nLi=<R

所以动能较大时有Eko=|imgLi+mgh<

所以小滑块不脱离轨道并最终停在AB两点之间,滑块初动能的范围为EkoV或

(3)小滑块从E点滑入圆筒后紧贴内壁运动时,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力=/g4

1

解得0=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n2nr=vEti

解得VE=nm/s(n=1,2,3…)

离开圆筒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仍为g,则由E点到落地的时间为£==0.4s

离开圆筒后,滑块水平方向以速度VE做匀速直线运到,从离开圆筒到落地,水平位移为

x==j^m

滑块落在AB两点之间,则有%=-L2=0.3m

可得nV

所以滑块在E点的速度大小为vE=nm/s(n=I,2,3,4)

19.如图所示,间距L=的平行金属导轨放置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左端连接输出电流1=

的恒流源.空间分布两个宽度分别为由=猛和&=看771、间距口=的匀强磁场区域I和

OO

H,两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均竖直向下。质量m-、电阻为Ri的导体棒

静止于区域I左边界,质量m=、边长为、电阻R2=Q的正方形单匝线框的右边紧靠区

域II左边界;一竖直固定挡板与区域II的右边界距离为。某时刻闭合开关S,导体棒开

始向右运动。已知导体棒与线框、线框与竖直挡板之间均发生弹性碰撞,导体棒始终与

导轨接触并且相互垂直,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I)导体棒第一次离开区域I时的速度大小VI;

(2)线框与导体棒从第1次碰撞至它们第2次碰撞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3)线框与导体棒碰撞的次数n,以及导体棒在磁场区域I中运动的总时间t总。

【解答】解:(1)导体棒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其大小为:F安=BIL

解得:口=

对导体棒第一次离开区域【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口〃12

产安4=评嫉

解得:vi=

(2)棒与线框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瞬间两者速度分别为vr、vi〃,以向右为正方

向,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

mvi=mvi+mvi

12->1//2

-="mvi--4-7701vi

2122

解得:vi-=0,vi"=vi=(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第一次撞后,线框以vi=速度进入磁场II,棒处于静止状态,设线框右边从磁场II左边

界运动到右边界的过程用时△5末速度为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4。_84sl-_E_BAS

1

,1/?2j/?2△Sl=Xd2

以向右为正方向,对线框由动量定理得:

-B/jxAti=mv2-mvi

解得;V2-

同理可得,线框左边从磁场II左边界运动到右边界时线框速度为:V3=

可知每次线框穿过磁场II的过程,速度大小均减少,线框以V3=与挡板弹性碰撞后,以

原速率回再次穿过磁场H后的速度大小为,4=,线框以速度V4与棒第二次相碰,由能量

守恒可得:

mvl-1mvl

解得:Q=;

(3)线框与导体棒第二次碰后,两者交换速度,棒以丫4=速度向左运动,线框静止,棒

进入磁场I,所受安培力与原来等大反向,棒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a=lm/s2

棒在磁场I中的最大位移:%

解得:x=Vdi=g?n

棒在磁场I中减速到速度为零,然后以加速度a反向加速,以,4=的速度离开磁场I,

与线框碰撞且速度交换后,线框通过磁场II速度大小减小,与挡板弹性碰撞后,以原速

率回再次穿过磁场II后的速度大小再减小后,以V5=的速度大小与棒再相碰。经过如此

反复,可知两者每次碰撞都对应速度大小减少,由会=理=7.5,可知棒与线框总的

0.20.2

碰撞次数为7次。

棒第首次从磁场I左边界匀加速运动到右边界时间为:G=野=^s=

棒与线框碰后从右向左进入磁场I的速度均比前一次减小,棒在磁场I中匀减速直线运

动和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称,可得:

第2次碰后棒在磁场I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孕=与&=

GJL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tnews/5271.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生活信息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生活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