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研究学术年会
截稿时间:2021年6月15日
会议时间:2021年6月25-26日
会议地点:江苏南京
首届中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研究
学术年会征稿启事
主办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承办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课题组
学术支持
《南京社会科学》
《新闻记者》
《传媒观察》
会议主题
时代之势:青少年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会议时间
2021年6月25-26日
(25日全天报到,26日全天开会)
会议地点
中国·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事业的发展,反复强调青少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交替前行;国内正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在此关键时刻,保持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心智,培养青少年坚定的家国认同,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
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类全新的生活空间,人类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快速向网络空间位移,网络舆情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网络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数字家园,青少年是网络舆情的主力军。但青少年的网络认知能力还在发展,网络道德观念正在逐步健全,网络心理上容易情绪化、从众化,因此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的任务还任重道远。今天,掌握了青少年网络舆情,就把握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轻视或放弃青少年网络舆情,必然会给国家发展带来危机。鉴于此,我们策划每年举办一届“中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研究学术年会”,争取为青少年网络舆情研究搭建一个学术平台,为青少年网络舆情大数据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为青少年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提供建议和对策。
第一届学术年会将于6月26日在南京举行,在此我们诚邀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青少年网络舆情预警和治理,为我国青少年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献计献策。第一届学术年会主题为“时代之势: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会议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历史回溯
该领域主要探讨:党中央关于青少年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关系的相关论述研究,党中央关于青少年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思想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现有测量指标评价等。
2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理论探索
该领域主要探讨:网络心理、网络行为与青少年网络舆情形成的动力机制,虚拟交往和身份认同与青少年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短视频时代青少年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式等。
3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方法创新
该领域主要探讨:青少年网络舆情大数据预警指标的设计,青少年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的主要流程,青少年网络舆情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青少年网络舆情双向监测平台的开发和运用等。
4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该领域主要探讨: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与意识形态安全,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与国家认同,青少年舆情风险的评估与引导,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的体系建设等。
5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政策建议
该领域主要探讨:选择当前发生的青少年舆情事件,及时跟踪分析青少年舆情的演变规律,为国家治理和政策决策提供对策建议;借助大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度剖析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案例,为舆情智库提供入库案例等。
除以上选题范围外,其它与青少年舆情相关和相近的论文也可申请参会。
论文投稿须知
首届年会以论文摘要的方式参会,但欢迎以完整论文投稿。会议结束后,完整论文将择优收录论文集出版。
以论文摘要参会的投稿者,请填写附件中的参会回执,同时附500字以内的投稿论文摘要;
以完整论文投稿的投稿者,在填写回执的同时,请再提交完整的参会论文。完整稿件格式规范请参考新闻传播学四大A刊的论文格式要求。
投稿邮箱:
申请参会的投稿者请将会议回执投递到论坛专用邮箱
邮箱地址为:qsnwlyq@126.com
投稿时间:
首届年会投稿截止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6月15日
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参会者交通费与住宿费自理。
会务联络人:
白龙(联系电话:15651799605)
陈秀娟(联系电话:15600616034)
联系邮箱:
qsnwlyq@126.com
提取码:fsu2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青少年网络舆情大数据研究课题组
2021年5月13日
文 |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 | 李洋泉波 申浩琳
责编|张一川 周丽
审核 | 新传研会
部分话题关键词解释:
论文结集出版:会议主办方会以图书的形式出版论文集 |期刊支持:会议与学术期刊合作或开设专栏收稿 |推荐发表:会议主办方会将部分优秀论文推荐给期刊发表 |跨学科:面向多个学科征稿 |其他关键词还有面向本科生、面向研究生、面向博士生以及各学科专业名词
近期热门:
热门内容推荐
全 部 信 息
1.由于一些原因,本篇内容可能存在删节, 了解详情。
2.如果想获取会议更详细的内容或者有疑问,请根据正文里的联系方式咨询主办方。爱知学者并非会议主办方,对会议的了解程度不会超过本篇通知。
3.爱知学者只是分享信息,没有发表论文的特殊渠道。
5.欢迎会议主办方提供信息,我们免费发布。邮箱:mrai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