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page  音视频  使用  个数  搜索引擎  选择  企业  父亲  百度  可以 

“抢我手机,跟你拼命!”拯救手机上瘾的孩子,下策是抢,中策是改,上策是什么?抢手机「“抢我手机,跟你拼命!”拯救手机上瘾的孩子,下策是抢,中策是改,上策是什么?」

   日期:2025-01-08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kub2b.com/mobile/news/20341.html
核心提示:青春期孩子手机上瘾,几乎是每个家庭逃不开的“魔障”。沉迷游戏,脾气暴躁,成绩下降,厌学逃学......家长拼了命阻止,孩子拼了

青春期孩子手机上瘾,几乎是每个家庭逃不开的“魔障”。

沉迷游戏,脾气暴躁,成绩下降,厌学逃学......

家长拼了命阻止,孩子拼了命反抗,最后两败俱伤。

两年前,我也是个被网瘾儿子逼疯的妈妈。

抢手机,打骂、沟通都不管用,差点就放弃他了。

如今,儿子不仅重新走回了课堂,和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真正经历了“一抢、二改、三让”,我才明白:

手机上瘾,只是孩子表达真实需求的一个出口。

真实的孩子,可能在向你求救。

01

一抢:硬碰硬,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曾经,我以为乖巧懂事的儿子,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

可等他熬夜通宵打游戏、和我摔东西翻脸、甚至离家出走后——

我才知道:手机成瘾,真的能毁掉一个孩子。

13岁,儿子上初二,开始沉迷手机游戏。

他经常瞒着我,偷偷玩手机到凌晨一两点,双眼通红。

一开始,我假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去学校就好了。

然而,儿子身体素质下降,上课一直犯困。

课也听不进去,满脑子神游,反应也迟钝。

如果不是班主任打来电话,我都不知道名列前茅的儿子,变成这样“鬼”样子。

期中考试,他从班级前五掉到二十多名,我怒吼:

“以后手机不许玩了,给我写作业,写不完别吃饭!”

没想到,没收手机不仅没吓到儿子,反而让他更加猖狂。

他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个二手机,玩得更狠了!

这次我气炸了,直接上手把手机抢过来,狠狠摔在地上。

没想到,儿子更嚣张。

他红着眼睛,“砰”一声关上门,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以示抗议。

这下好了,母子彻底反目成仇,我被气哭,但也没辙了。

02

二改:自我改变,找到手机沉迷原因

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思考:

好好的儿子,到底为什么被手机勾去了魂?

手机成瘾对儿子伤害这么大,我只能忍着不管吗?

一抢就反抗,我忍着怒气,苦口婆心给儿子讲道理,希望儿子听劝。

但结果适得其反,手机对儿子的吸引力更大了。

带着疑惑,我开始恶补各种知识,想弄明白儿子沉迷手机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禁果效应:越拒绝,越好奇。

你越逼着孩子不看手机,手机就越充满诱惑和吸引力。

明白这一点后,我没有继续逼迫儿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听完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话,我突然茅塞顿开。

首先,儿子处于青春期,受激素和大脑发展影响,叛逆心理本就比较旺盛。

而我的抢夺、吼骂,只会让他的叛逆加剧。

原因很简单,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发展。

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导致自我意识疯狂飞跃。

所以,一旦出现和“我”的意志不符的外部力量,自我就会疯狂抗争。

其次,我一直专注于解决“玩手机”本身,却忽视了孩子心理上的缺失。

儿子为什么不想学习,为什么宁愿玩手机也懒得理我,为什么和我那么敌对......

这些我几乎一无所知。

或许,这正是孩子把自己“关”进手机的原因:

缺少情感关怀,很多心里话,不知道怎么和家长沟通。

缺乏自我价值感,故意和我赌气,希望我能“看见”他。

搞清楚儿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我决定换个方法,重新爱他

03

三让:双向约束,重建互动式亲子关系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决定以退为进,重新理解儿子沉迷手机这件事。

第一,态度上让步

儿子沉迷手机,固然让人生气,但我的做法同样需要反思。

没收、抢夺手机,本身就有种居高临下的威严。

我的强硬态度,大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为了表达歉意,我诚恳向儿子道歉,承认抢手机不对。

这次,儿子的眼睛又红了:

“妈妈,我不应该摔门......”

怕儿子过于愧疚,我赶紧告诉他,妈妈已经不生气了。

并且“趁热打铁”,向儿子表达情感需求,希望儿子也能多关注自己。

很多家长只知道命令孩子,觉得孩子不可理喻。

殊不知,正确的沟通,才是打开亲子关系第一把的钥匙。

第二,行为上让步

态度上相互服软,只是亲子关系重建的第一步。

光说不做假把式,行为上也要真的做出改变。

我不再一味禁止儿子玩手机,而是在经过同意后,陪同儿子一起玩。

果然,儿子并不排斥我陪他,反而对我这个特殊的“队友”很照顾。

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机瘾,我主动邀请儿子参加我的活动。

只要周末不去兴趣班,我就拉上他一起出门,逛商场,跑步。

活动量不大,但儿子每次 回来都很兴奋,和我一遍遍讲今天发生的事。

心理学上说:依恋关系的关键,就是有效陪伴。

所有有效陪伴,不是陪在身边就可以。

而是要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

当然,无论玩手机还是一起运动,双方都要规定时间,共同遵守。

第三,方法上让步

和儿子的“手机瘾”相处这么久,我发现方法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家也有个手机上瘾的孩子,除了态度和行为。

在情感沟通方面,建议试试这3点:

正确沟通:不以权威自居,尊重孩子需求

不要觉得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青春期自我意识膨胀,孩子的自我需求很重要。

加强倾听:杜绝吼骂抢夺,双向倾听想法

强势的方法,只能换来悲剧的结局,内心倾听孩子需要什么,针对性给予关怀。

情感关注:抛开问题本身,挖掘内心脆弱

孩子的内心,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脆弱,抛开玩手机,你会发现孩子的情感需求比想象中强烈。

以上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

唯有爱才能化解矛盾,减少冲突,重新拥抱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洞见父母,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 DE,不一样的教育
  • 让孩子强烈感受到被托举的3个瞬间,你做到了几条
本文地址:http://ww.kub2b.com/news/20341.html     企库往 http://ww.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