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s是什么 ddos攻击方式有哪些该怎么防范?
DDoS攻击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的缩写,即不法黑客组织通过控制服务器等资源,发动对包括国家骨干网络、重要网络设施、政企或个人网站在内的互联网上任一目标的攻击,致使目标服务器断网,最终停止提供服务。
打个比方,两家相互竞争的商铺,一家为了抢生意,雇佣大批人挤在对方商铺,赖着不走,让真正的顾客无法进入,或者和店员东拉西扯,妨碍正常工作,让对手错过真正的顾客,造成损失。DDoS攻击利用的就是这种思路。
1、什么是DDoS
不同于其他恶意篡改数据或劫持类攻击,DDoS简单粗暴,可以达到直接摧毁目标的目的。另外,相对其他攻击手段DDoS的技术要求和发动攻击的成本很低,只需要购买部分服务器权限或控制一批肉鸡即可,而且攻击相应速度很快,攻击效果可视。另一方面,DDoS具有攻击易防守难的特征,服务提供商为了保证正常客户的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才能和攻击发起方进行对抗。这些特点使得DDoS成为黑客们手中的一把很好使的利剑,而且所向霹雳。
从另一个方面看,DDoS虽然可以侵蚀带宽或资源,迫使服务中断,但这远远不是黑客的正真目的。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DDoS只是黑客手中的一枚核武器,他们的目的要么是敲诈勒索、要么是商业竞争、要么是要表达政治立场。在这种黑色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并对攻击手段进行改进升级,致使DDoS在互联网行业愈演愈烈,并成为全球范围内无法攻克的一个顽疾。
3、DDoS的攻击方式
一种服务需要面向大众就需要提供用户访问接口,这些接口恰恰就给了黑客有可乘之机,如:可以利用TCP/IP协议握手缺陷消耗服务端的链接资源,可以利用UDP协议无状态的机制伪造大量的UDP数据包阻塞通信信道……可以说,互联网的世界自诞生之日起就不缺乏被DDoS利用的攻击点,从TCP/IP协议机制到CC、DNS、NTP反射类攻击,更有甚者利用各种应用漏洞发起更高级更精确的攻击。
从DDoS的危害性和攻击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将DDoS攻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a)资源消耗类攻击
资源消耗类是比较典型的DDoS攻击,最具代表性的包括:Syn Flood、Ack Flood、UDP
Flood。这类攻击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大量请求消耗正常的带宽和协议栈处理资源的能力,从而达到服务端无法正常工作的目的。
b)服务消耗性攻击
混合型攻击是结合上述几种攻击类型,并在攻击过程中进行探测选择最佳的攻击方式。混合型攻击往往伴随这资源消耗和服务消耗两种攻击类型特征。
4、DDoS防护困难
一方面,在过去十几年中,网络基础设施核心部件从未改变,这使得一些已经发现和被利用的漏洞以及一些成成熟的攻击工具生命周期很长,即使放到今天也依然有效。另一方面,互联网七层模型应用的迅猛发展,使得DDoS的攻击目标多元化,从web到DNS,从三层网络到七层应用,从协议栈到应用App,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也给了黑客更多的机会和突破点。再者DDoS的防护是一个技术和成本不对等的工程,往往一个业务的DDoS防御系统建设成本要比业务本身的成本或收益更加庞大,这使得很多创业公司或小型互联网公司不愿意做更多的投入。
5、DDoS防护手段
DDoS的防护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基于资源较量和规则过滤的智能化系统,主要的防御手段和策略包括:
a)资源隔离
从服务的角度来说DDoS防护本质上是一场以用户为主体依赖抗D防护系统与黑客进行较量的战争,在整个数据对抗的过程中服务提供者往往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用户可以基于抗D系统特定的规则,如:流量类型、请求频率、数据包特征、正常业务之间的延时间隔等。基于这些规则用户可以在满足正常服务本身的前提下更好地对抗七层类的DDoS,并减少服务端的资源开销。
c)大数据智能分析
黑客为了构造大量的数据流,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工具来构造请求数据,这些数据包不具有正常用户的一些行为和特征。为了对抗这种攻击,可以基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合法用户进行模型化,并利用这些指纹特征,如:Http模型特征、数据来源、请求源等,有效地对请求源进行白名单过滤,从而实现对DDoS流量的精确清洗。
d)资源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