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斯问
2024年2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 (纽交所:BABA,港交所:9988,以下简称“阿里”)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季度业绩(2023年10月1日—12月31日)。
过去一年,对于阿里而言,是变化颇多的一年。
2023年一开年,阿里就以“1+6+N”组织变革将业务分拆成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年末,新上任的淘天集团CEO吴咏铭又官宣以80后少壮派为代表的全新淘天管理团队,这支年轻团队负责的淘天集团在阿里贡献收入接近一半。
2024年,阿里预计将针对核心业务,保持积极投入。
如今身兼集团、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三个CEO职务的吴咏铭表示:“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未来一年,我们将在改善用户核心体验上加大投入,以支持淘天集团重拾增长及稳固市场领导地位。我们将聚焦资源开发公共云产品,保持国际商业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
这一季度,阿里收入为2603.48亿元(本文财务数据均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5%。
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2%至528.43亿元(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剔除了部分利润影响项目如利息费用、投资净收益,被认为能更准确地反映核心经营业绩)。
其中,淘天集团的收入贡献依然是最高的,收入1290亿元,同比增长2%。其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于“客户管理收入”,也就是平台商家的广告费和佣金,这一项相较同期维持平稳。
价格力是2023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关键词。在激烈的中国电商市场中,和其他平台相比,阿里一直更为强调消费分层的重要性。价格力也被认为是淘天“用户为先”的重要体现。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吴咏铭指出:
第一,商品供给。加强淘宝天猫平台对品牌商品和产业带商品的投入。这将进一步强化淘天的商品供给优势,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趋势和需求;
第二,价格力及效率。加大投入产品能力建设和商家与平台的商业模式关系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的供给方提供灵活经营模式,提升商家以及工厂的经营效率,创造出更优性价比;
第三,协同商家及物流合作方,提升售前、售中、售后以及物流的全程消费者体验。
总的来看,淘天集团本季度贡献1290亿元收入,接近于阿里总收入的一半。剩下一半,由“1+6+N”中,除淘天集团之外的五大业务集团,及“N”代表的“所有其他”业务贡献。
这一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280.66亿元,同比增长3%。其利润增长更为亮眼,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6%至23.64亿元。对此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减少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式合约类收入,提升了收入质量。同时,公共云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长,带动盈利能力的提升。
但要说增长最迅速的,还是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去年3月,基于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的速卖通Choice在海外上线,Choice通过高性价比、高品质的商品,以及更快的物流速度和更好的客户服务,提供更佳的体验。2024年1月,Choice订单约占速卖通总订单量的一半。
此外,Trendyol录得双位数订单增长,并进一步将业务扩展至中东地区。Lazada则继续专注于提升运营效率。随着变现率进一步提升以及物流成本降低,Lazada每单亏损收窄。
过去几个季度里,菜鸟集团的收入结构中,外部客户占比已经超过70%。与此同时,菜鸟国际物流规模的扩张,也是近几年推动其收入长期呈正向增长的要素。
为支持跨境业务发展,随着端到端能力的升级,菜鸟进一步拓展全球5日达优质物流服务的范围,本季度新增两个国家。全球5日达优质物流服务的订单量实现环比三位数增长。
本地生活集团、大文娱集团分别收入151.60亿元、50.40亿元,增长13%、18%。
数据显示,本季度,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12个月,本地生活集团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超过3.9亿,其年度购买频次同比快速增长。
大文娱的收入增长则由阿里影业线下娱乐业务的收入增长所带动。本季度,阿里影业旗下子公司大麦通过为中国几乎所有大型演唱会提供服务,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带动GMV同比高速增长。阿里影业电影分部参与制作及宣发的电影总票房,占中国总票房超过一半。
原标题:《250亿美元回购股票,“价格力”战略起效,阿里巴巴大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