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笔记的重要性:笔记是个人能力提高和知识体系积累的关键性习惯!
学习前准备:
- 安装有道云笔记记录个人笔记
- 安装有道云协作共享精华笔记、多人协作
- FSCapture截图
- 安装Filezilla上传图片
- 拥有公网服务器存储图片(或gituhub,图床七牛云等)
常见的笔记记录方式有三种,其实也是我个人笔记记录方式成长的三个阶段。
2008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前的记录方式,也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最近问了6个使用程序语言工作的新手,居然有3人还使用纸记录的方式记录编程经验笔记,实在令我很吃惊,首先不用説代码的体量,就是以后想重用查找和输入就是极耗时的,绝不可取。
2014年前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主要记录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法,这是我最近问的6个程序语言新手另外三人的笔记记录方式,也看到了我几年前的影子。此事表明他们有学习的进取心和数字化知识积累过程,不容易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但编辑和阅读仍有缺陷,如Word排版比较耗时,而代码中注释则阅读体验不够好。优点是有目录可检索,缺点是代码符号容易被转换而出错。
2014年博士毕业后的主要笔记方法,云笔记的优点很多,如快速编辑,保存网页,数据云同步,支持电脑、手机和网页随时编辑及查看等优点。安全与高效并重,用上了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有道云笔记最近还开始支持Markdown语言,可以纯文本编写文章、注释和代码混排并且带格式的文档,也容易保存或转发到github、 blog或微信公众号上,即方便自己的知识经验重用,也方便其它人遇到类似问题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进一步阅读 科研经验1:云笔记积累个人知识体系
Markdown就一门轻量标记语言,可以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复杂的排版。轻松3分钟学会(又多学了一门语言),可让你专注于写作而不是排版。目前是国际、国内最大程序员网站Github和CSDN的默认说明文档语言(这都不会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程序员吗?)。
- 纯文本,方便成千上万的笔记中快速检索;
- 方便分享,有道中可产生共享链接,更可多人修改;也可添加留言评论;
- github, CSDN原生支持Markdown;推荐开通CSDN博客,分享经验,自我成长同时帮助他人,提高影响力;同时注册github,进行代码和版本管理和备份。
- Gooogle的Markdownhere插件可快速,快速排版,用于任何邮件、网页中使用。
- 公众号排版中使用最多,最简单快速的方式。
在云笔记中常用功能都可以菜单中找到,但有时间几个字符输入最高效,具体代码如下:
加粗
斜体
删除线
++下划线++
==高亮==
代码块
表格
水平分隔线
引用文字
- 无序列列表
- 有序列表
链接至白洋组主页
注意:公众号会屏蔽一切外链,所以除了公众号文章的链接,文章在公众号上发布后其它链接在正文中消息,建议把链接内容当作正文保留在文中。
进一步学习,可阅读有道云帮助中的Markdown教程。
FSCapture全能的图片截图工具,而且可以滚动截长图,甚至是屏幕录像。
可自行搜索下载链接,或在云协作中软件目录中下载,或凭帐号密码在服务器中目录中下载。
常用FastStone Capture中的捕获矩阵区域(虚线矩形),保存图片至指定区域。
即然Markdown是纯文本,那肯定没地方存储图片,只能插入图片的链接。而这个存储图片,并能提供公网链接的网站就是图床。
目前除了自己搭建github外,大多数图床网站都是收费的,如云笔记会员可以随时插入图片并自动生成公网链接。
我们组内用户可以凭自己的服务器帐号,使用实验室主页的网站下的note目录作为图床。
- 本地创建一个文件夹,专门分类存储图片;最好内部多级目录方便分类管理。
- 使用Filezilla配置本地和服务器同步的目录,如下:本地D:markdown目录(位置自己随意)与远程下自己用户名目录一致。并上传
- 插入如下链接,即可插入这张图片。
为显示插图的源代码,采用代码方式展示。
比如我们组会结束后要发布文献报告的PPT,可另存为jpg文件。上传至服务器自己的图床区。
文件名有中文,应该当去掉防止乱码或有些情况无法访问,在上传目录 中,批量删除中文改名的代码:
生成批量数字连续图片插入链接,请每次修改图片路径、图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