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新誉杯”背后的故事
2024-12-06 03:57
“新誉杯”背后的故事 背后

“新誉杯”首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国内32家轨道交通企业的115名选手参加,其中,客运一部员工在比赛中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虽已结束,为持续发扬来自我部门竞赛选手不断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小编在赛后走近我部门参赛的三位选手,了解来自他们的奋斗故事

巾帼不让须眉——郭沛

在“新誉杯”首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站务员)工种的决赛中,郭沛从全国32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115名选手中崭露头角,获得全国第8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职业技能型的国家级大赛,7月部门组织笔试初选,从104筛选至40人,8月14日再次从40人选至20人,她每次都以笔试满分的成绩进入下一轮;8月22日部门组织进行20进10的实操模拟比赛,从消防到站台门应急操作和AFC设备故障处置,再次以总分满分位列第一,代表部门参加公司级决赛。在公司统一组织三个客运部门的决赛中,她脱颖而出,赢得了代表武汉地铁参与全国比赛的资格。

在这三个多月的训练中,不论是白班还是夜班的回家路上,她都要拿出理论题库和实操技术方案,标注重点、不断复习。500道题的理论题库,每次做题都将错题抄录下来,记在自己的学习活页本上,每晚睡前再看一遍,巩固记忆。

 

“新誉杯”服务员组的实操包括售检票系统操作及故障预先处置、站台门操作及故障预先处置、手摇道岔和微型消防站四大模块,其中又分为27个实际场景演练。例如站台门操作及故障预先处置模块,分为单门夹物、单门关门故障、单门开门故障、多门关门故障、多门开门故障、整列关门故障、整列开门故障等7种不同场景模拟应急处置,要求每一种处置必须保证操作熟练、标准、流畅,且手指口呼正确。尤其是手指口呼的要求中,存在许多记忆难点,比如多门关门故障其中有句口呼为“使列车发出”和“请派人看护故障站台门”,而整列关门故障口呼为“使列车尽快发出”和“请派人看护故障门”,这中间增加或减少的任何个别字,都需要丝毫不差、干脆利落的说出来,一个字的含糊就会导致整个步骤不得分。而这27个小模块的口呼词都是由这种相似却又不同的词语组成,需要在紧张的考试氛围里,三名裁判员和巡视裁判长的注视中,顺利的完成抽到的三个场景,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售检票系统操作及故障预先处置模板里,北京地铁主场的AFC设备,与武汉地铁存在较多细节上的区别。例如北京地铁的BOM内有单程票发行单元、单程票箱和废票箱等,这些需要客运人员来安装、更换和故障处理,她在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仅依靠北京发来的操作视频,一遍一遍的重放、慢放,将设备的每个模块并将设备内结构或手绘图纸,或打印成照片,在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的想象训练、模拟操作,直到北京地铁的BOM、TVM、AGM里每一处细节都如同那操作过千百次的宏图大道站的设备一样。对于实操严苛的高要求,她每天练习45分钟后,休息10到15分,然后再复习45分钟;同时,请没有基础的小伙伴来配合模拟训练,从对新生的教学中提高熟练度。得益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上两个复杂的大模块,在全国的赛场上,她也获得了满分。

 

最后一个手摇道岔模块,虽然在古田车辆段及硚口车场已经练习过50余次,但为了保证比赛时保留充分肌肉记忆,部门专门安排她前往武汉铁路技术学院和武汉交通学院利用演练道岔进行练习;微型消防站模块需迅速完整的穿戴专业消防服,并使用虚拟现实的电子设备进行灭火。但对于一个女生而言,如果臂力不够,手摇道岔、穿戴厚重的消防服就很容易超时。为了锻炼提高臂力,她制定强化力量的健身计划,先在健身房跑步半小时增加体能,再做3组5KG至10KG的哑铃单举和单臂屈伸。终于不负有心人,手摇道岔项目的耗时由4分钟提速到1分30秒!涉及外国人在BOM充值、补票,英文播报疏散广播里,她还特地请教英语私教,辨清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区别,最终选择英式发音来大方的完成沟通。

全国新誉杯的决赛场地在北京双井地铁站内,在北京的主场优势下,她克服畏难、紧张情绪和来自与其他32家兄弟地铁竞争的压力,手绘地铁站考试现场实景,标注出每个模块、每个设备仪器的位子,更将考试路径一一标注,无时不刻不想象自己就在现场进行考试。同时,将现场的图片设置为手机桌面和聊天背景,每次点亮手机,就再熟悉一次考试场景。甚至在考前的三天,她每晚上做梦都是在现场考试,偶然一惊醒,赶紧翻翻枕边的书,看看自己在梦里有没有出错。在比赛前一周,她们5人,轮流扮演考官和考生,模拟比赛实景,制造紧张氛围,互相点评打分,挑细节找错误。在北京考完笔试的空闲时间里,一直陪考的王经理带她们到公园里,与晨练的大爷、大妈们一起练习,在二胡声、萨克斯声和广场舞的大喇叭声里,她们5人手指眼前的大树和石墩,正襟危坐的口呼,训练着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

在宣布成绩的闭幕式现场,听到“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听到“武汉”周思恒、郭沛,大家都热泪盈眶!在运营总里程、日均客运量等尚与老牌的地铁企业有差距的客观事实下,她们在技能竞赛上的步步紧逼,就是“匠心不易、方得不凡”的最好写照,才称得上是不辱“中国运输领袖品牌”之名!

 

永不言弃的背后是苦与乐——张文聪

张文聪,2011年进入武汉地铁,从懵懂的实习生到独当一面的值班站长,敢于拼搏、勇于学习的精神奠定了他向优秀员工发展的方向。

 

“在‘新誉杯’比赛通知下发的时候,我想这是一次评估自我能力的一次机会,于是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比赛”。张文聪带着希望与挑战自我的目标加入了“新誉杯”部门选拔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代表武汉地铁到北京参赛。他说:“实现目标的道路永远比想象中的艰难,无论是部门还是公司的选拔赛,我都用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在选拔期间,很多优秀的选手也让我倍感压力,但我没有放弃。”也许,正是他永不言弃,敢拼敢想的精神让他从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

厚厚的技术方案、反复背诵的理论题、陌生的设备设施……在决赛前期的准备阶段,充满了汗水与困难。每天的重复训练,让张文聪逐渐吃透各项方案操作,也让他重拾了比赛的信心。

 

比赛前为了练习抗干扰,防止比赛过程中忘掉关键步骤,张文聪与其他比赛选手一同去人声鼎沸的公园练习操作步骤,“刚开始的时候,旁边大爷唱歌、吹萨克斯,让我不能集中注意力,经过几天的练习,我已经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可以顺畅的完成模拟操作步骤。”

整个比赛过程需要四五十分钟,为了在体能上不落后,张文聪与参赛选手们相约一同健身,累了就在公园的石凳上一同探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蝴蝶的化茧成蝶,凤凰的涅槃重生,雄鹰的展翅翱翔……想要走向成功,必定是要经过困难,风雨过后,便是彩虹。

 

一往无前逆风生长——李周密

闲暇时,参加首届“新誉杯”技能竞赛的画面时而在李周密的脑海中浮现,参赛的过程使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    

在之后的练习里,按照公司制定的计划,李周密展开每日的训练。反复手指口呼,找出细微区别的评分点。自己摸索窍门:如何加钩锁器更省时;如何避免在口呼中忘词;消防灭火时如何侧身更明显。队员间相互指出问题,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虽然李周密这次与奖杯失之交臂,但反而收获了很多,最美好的是那些努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地铁人一起在赛场上拼搏,李周密尝到了坚持的魅力,努力的精髓,也让她认识到自己能力亟待提高。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一起相互扶持,有着一致目标的队友。

比赛虽已结束,但参赛员工在赛前克服种种困难,日复一日,在困境中创造条件,在工作之余艰苦训练,在赛中充分发扬不怕吃苦、不言放弃的精神,在逆境中顽强拼搏,深入践行“诚信 敬业 高效 奉献”的企业精神,值得全体员工学习,并将这种精神带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为武汉地铁的坚实前行而不懈奋斗!

更多精彩,尽在抖音  ID : 967009633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新誉杯”背后的故事】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kub2b.com/quote/2327.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ww.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