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评论区提醒并与客服确认 X395是100%srgb色域 E485是45%NTSC
高考完本来打算装一个台机放家里,奈何老妈否定了这个计划,觉得还是买个笔记本实在,万一学校写作业有时候要用到。于是买笔记本的计划就这么定了。结果从刚放假一直拖到快开学(事实证明拖这么久还是有好处的,等到了第二代的Ryzen移动处理器,厂家也推出了更多的锐龙型号,选择面更广),终于拿到了HP Elitebook 745 G6。到手的经历十分波折,倒不是说预算不足之类的,我要求也不高,没必要,轻薄本就行。已经将近二十年不研究硬件的老爸,提起电脑就是Intel i7 被商家MX150 MX250独显的口号忽悠的团团转。我都做好了拿个i5 8265U笔记本的准备了,可是屏幕总得来个100%srgb吧,我已经被家里台机的低色域TN祸害了这么久,跟手机的屏幕一对比那个差距.......万万没想到老爸看着联想一款45%NTSC的TN屏说色彩还不错
好在最后被我拦了下来。经过一番艰难的解释,最终拿到了看中的这款
AMD的Ryzen处理器推出后实在是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轰动。曾经我的印象中AMD处理器发热大频率低,三年前好朋友跟我说AMD马上新出锐龙处理器,估计有不小的性能提升。他还说电脑可以自己DIY,没必要买品牌机。于是我开始了对于硬件的研究 先是国内的中关村(哎 那个时候我还是太年轻)然后到超能网再到现在的Tom's Hardware TechPowerUp Techspot,虽然还未实现DIY的梦想,但是回顾这几年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好了不扯了
TL;DR:我现在是A粉
自然笔记本也从锐龙本里挑起
颇具人气的惠普战66 也是我给自己留下的退路 预算不足的话就买它了
进入笔记本市场不久的华为推出的MagicBook 也是性价比极高的型号 如果有100%srgb屏幕就完美了
在我买之前刚出的联想ThinkPad X395 介绍详情页死活不写屏幕色域 问了一下客服果然是45%NTSC 其实这一款给我的印象还可以 主要是原配的电源是Type C接口的
联想的另一款E485 现在看是没什么亮点(后面再说)
惠普的Envy X360 价格和Elitebook 745 G6差的不多,最后觉得这个触摸屏对我来说没太大用处,而且这款是京东专供,长期没货,经销商也拿不到这款机子
所以最终入手了Elitebook 745G6
外面是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纸箱,保护很到位
调色的时候调多了,两面看起来颜色不一样,其实实物是没有颜色差距的,但不调的话原图看不大清楚。打开盒子就是笔记本的包装了,惠普很低调地把自己的Logo放在了背面,正面倒是贴了一个AMD的贴纸
开口在盒子上面,免得消费者分不清正反,万一开反了电脑掉出来就不好了
电源适配器的包装也很用心
号称万元模具的惠普精英系列为啥不原配Type C的电源线?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笔记本被三块泡沫保护得很好,即使遇上暴力快递也不用担心,放在纸箱子里根本没有晃动的空间。
笔记本装在一个用胶带封起来的塑料袋里
A面非常简洁,没有任何贴纸;D面有一张Windows的贴纸和一张惠普服务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在公众号内输入SN码就能绑定产品,查询保修或者报修。
惠普选择了把出风口设计在左侧,于是大部分的I/O接口就被放在了右侧
键盘中间有一个类似小红点的Track Point。实际使用中感觉没什么用处,算是对触控板的一种补充,大幅度移动起来比触控板方便,但是定位自然不如触控板精准。触控板表面目测是亚克力材质,比较光滑。右侧有指纹识别。转轴下方是音频的开口。电源开关按钮也有灯光的设计。在FN Capslock F5 F10几个按键的旁边有一个白色的指示灯。因为键盘不带背光,这样的设计还算简洁。
简单的拍了一下B面,电脑开着不方便搬走。摄像头上有磁吸的物理开关,一开始录入面容的时候忘记打开了,我还在想怎么半天没反应 其实官网照片比我这个清晰多了。不过官网没提到的是旁边的两个红外摄像头,用来录入和识别面容,可以和指纹识别一起使用Windows Hello登录,确实方便。
一开始还没注意到,惠普把电源指示灯放在了电源插口的旁边。一个橘黄色的小灯真的很不起眼
关机充电的时候这个灯也会亮着,电充满了就会变成白色
对于这款笔记本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屏幕了。家里的老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色彩,整体泛白,而且色域极有可能是比45%NTSC还低的那种。出去玩一趟拍了很多很美的照片,又花时间修了一些,拷到电脑上就完全看不出来了 问题是我妈还说家里电脑够用了......于是我暗下决心,预算再低屏幕的钱绝不能省(当然是台机了),既然现在决定买笔记本那就是100%srgb是道硬杠杠,其他的地方我能忍受妥协,这个天天看的屏幕我是再也忍不了了。
手上没有,只能拿图片大概试一下是不是完美屏
雾面屏对于反射处理得很好,即使旁边开着台灯也不会有反光出现;色彩的话白色有点偏乳白,不像iPhone X上的白色一样纯净,不过LCD和OLED没什么可比性,而且iPhone X的P3色域覆盖以及很高的色准也不适合拿来和主流笔记本的屏幕作比较。漏光控制得接近完美,就是左上角有些明显。在正常亮度下黑色表现得比较纯净,这也是我有些意外的地方。可能照片上感觉漏光很明显,但这应该是我拍照的技术问题,实际体验没有照片上这么明显
差点忘记说了,1080P的分辨率在14寸屏幕上表现非常不错,十分细腻,Win10默认打开了150%缩放。饱受诟病的Windows系统高DPI缩放在几个版本的迭代后好了很多,在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错位的情况。不管是国内的QQ 微信 QQ影音还是Bitcomet IDM这些国外软件,表现都很好。可能会有个别软件的安装界面会出现字体发虚的情况。唯一要吐槽的是Cinebench,R15和R20第一次打开都会有一个协议要点击同意。那个同意按钮在150%缩放下根本点不到 最后没办法只能先把缩放调到125%点完同意再调回去。一开始我都没看见下面还有两个按钮
笔记本的键盘键程基本都偏短,这个是通病,只有少数几款能做到良好的手感。Elitebook 745 G6的键盘给我的感觉是偏弹的那种,总体来说比较清脆,不像老爸几年前的ThinkPad一样有比较强的确认感。由于键盘不带背光,键帽极其普通,字符都是印刷上去的,用久了肯定会有磨损。介意的朋友还是配个外接键盘吧。
除了屏幕这款笔记本我也很期待的就是Ryzen处理器了。集成的Vega10跟丐中丐的MX150 MX250独显比起来可能还有点差距,CPU的话4C8T光从规格上看已经比家里老台机的i5 3470要高了,当然频率肯定是赶不上的,Boost频率肯定也不像桌面端那么稳。跑分之类的大家看着玩就好
未接电源情况下3700U能Boost到3.17G,中间稍微有降频的情况出现,有几秒钟会降到2.81G;插入电源后性能增加了不少,长时间的稳定在3.6G的频率,这也是目前为止我看见的这块3700U最高的Boost频率了,至于AMD官网宣称的高达4.0G的频率,有人在轻薄本上见过吗
在Cinebench R20的测试中同样能看到接上电源后Ryzen 7 PRO 3700U的性能会有一些提升,频率稳定在3.17G,R20对于3700U的优化并不比R15好多少。不过i5 3470的分数仍然没有Ryzen 7 PRO 3700U高,作为一款桌面处理器有点惨啊
我有点想笑了......这是我见过i5 3470最惨的一次。R15自带的OpenGL测试就不说了,UHD核显还无招架之力。CPU部分竟然有27%的差距,是不是可以先YES了
存储是这台电脑唯一的让我感觉有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SSD的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用来对比的是家里台机的西数蓝盘250G SATA
CrystalDiskInfo显示目前SSD是以PCIe 1.0×2的模式工作........有没有懂的解释一下啥情况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是:???翻车了??? 正常的Nvme PCIe 3.0×4的SSD根本就不可能是这个速度,跟惠普官方宣称的也有很大差距,只达到了SATA的水平。按理说这个速度应该翻个三四倍才对
再看看ATTO的数据越来越慌,心想难道是我分区的问题。可是SSD分个区也不至于速度掉这么多吧,于是换个非系统分区再测试。
然而速度没什么大变化
再换个软件试试
2G测试好像截图截早了,不过之前的速度是准的。
看到这个结果我终于舒了口气,难道是软件的识别问题?这个速度算是达到Nvme的水准了
AIDA64不是浪得虚名,专业软件一测速度没问题,真是快折腾死了
接上电源开始压力测试
其实CPU Z的压力测试给的压力不是很大,远远不及AIDA64来得猛
但是摸着散热口越来越烫,听着风扇越转越快我真的不敢再测了,再测怕不是要崩了
本来还打算拿AIDA64A烤一下的,想想算了,我还想多用几年
对于轻薄本来说散热我觉得还行。风扇的静音做的很好,即使是在压力测试风扇转速逐渐变快的时候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直升机起飞的声音,更多的是类似于家里电风扇开大了之后的嗡嗡声,能轻易听见但是不会吵得让人心烦意乱。
虽说轻薄本并不适合游戏,但对于不玩3A大作的我来说稍微兼顾一下游戏也不是不可以,测试的游戏就是暴雪的几款: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 风暴英雄 守望先锋外加一款人气很低的Halo CE SPV3。帧数采用MSI AfterBurner记录。
SC2_x64.exe benchmark completed, 16123 frames rendered in 592.187 s
Average framerate : 27.2 FPS
Minimum framerate : 12.6 FPS
Maximum framerate : 40.1 FPS
1% low framerate : 10.8 FPS
0.1% low framerate : 4.8 FPS
在菜单界面可以稳定60帧,游戏界面的话基本在30帧附近徘徊,运气好能到40帧。这其实是我调低设置之后的结果。暴雪的默认设置全高,可是我调低了这么多也就只能稳30帧,不知道暴雪怎么想的,可能是对Vega集显考虑的不多
其实风暴对于硬件的要求并不如星际高,倒不是说星际吃配置,而是优化实在太差(尤其是多线程)引擎太老了。
HeroesOfTheStorm_x64.exe benchmark completed, 5571 frames rendered in 281.625 s
Average framerate : 19.7 FPS
Minimum framerate : 11.6 FPS
Maximum framerate : 31.4 FPS
1% low framerate : 11.2 FPS
0.1% low framerate : 8.4 FPS
AfterBurner对于风暴的优化并不好,OSD经常到处跳,甚至会与进度条和会话框重合,游戏界面一度跑到屏幕底部 总体来说游戏比较流畅,没有遇到卡顿。不过这帧数确实有点低了,也不是太稳定。
Overwatch.exe benchmark completed, 19600 frames rendered in 397.265 s
Average framerate : 49.3 FPS
Minimum framerate : 20.4 FPS
Maximum framerate : 67.1 FPS
1% low framerate : 21.8 FPS
0.1% low framerate : 11.1 FPS
守望先锋的默认设置更加激进,不仅开了全高连抗锯齿都开到了中。不过作为三款游戏里优化最好的一个,Vega10运行守望确实是毫无压力。在菜单界面可以稳60帧,在游戏里四五十帧没问题。对于60Hz刷新率的屏幕来说我觉得也够了,毕竟不是专攻守望的玩家,只是偶尔血战简单电脑娱乐一下。
haloce.exe benchmark completed, 4013 frames rendered in 192.875 s
Average framerate : 20.8 FPS
Minimum framerate : 13.6 FPS
Maximum framerate : 24.3 FPS
1% low framerate : 4.8 FPS
0.1% low framerate : 2.6 FPS
在菜单界面帧数一度稳定在80,我非常高兴,心想总算有能稳60帧以上的游戏了 结果进入游戏后帧数仍然只有20帧
这应该就是优化问题了。不过个人爱好者能这么久还放个更新出来也着实不容易,优化之类的就不强求了,这个帧数还是比较流畅的。毕竟XBOX上的Halo帧数也高不了多少(不过画质好像好很多)作为士官长合集登陆PC前Halo爱好者在电脑上为数不多的选择,SPV3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SPV3.2放出后Reddit上有网友惊呼:谁说我等不到这天的?
总的来说游戏上的表现中规中矩,对于偶尔轻度游戏的我来说足够了。(悄悄说一句这是我们家所有电脑里游戏表现最好的 )
BANG&OLUFSEN的音响表现一般,清晰度够高,看电影听音乐之类的没什么问题。在星际和风暴中的表现则低于正常水准,播报员的声音偏闷。我也不指望能有什么立体效果,但是不把音量开高还真听不清楚。守望中的表现则是出乎预料了。英雄说话的声音非常清晰,跟风暴和星际的表现明显不是同一水平。最惊喜的是插上五年前的三星手机原装耳机竟然能听到环绕的效果 我当时都惊呆了。本来不打算戴耳机的,只是为了跟朋友开语音方便插上了耳机,没想到音频非常清楚,大致能判断出声音的方位。当然也只是大致了,跟7.1声道的还是不能比的。
有一个不足就是战网客户端中无法使用笔记本的,但是在系统其他应用中可以正常使用。跟Cortana说话能准确识别,一到战网客户端就没声音,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带的BANG&OLUFSEN的软件开缩放后有些发虚,算是一个没做到位的小细节。
本来还担心网卡会不会缩水,打开一看是AC9260还挺开心的,至少网络的问题不用担心了。不然得自己动手升级,手残党不太敢拆后盖。
打开HP Power Manager需要先到BIOS中打开一项设置。进入BIOS很简单,开机狂按Esc,听到嘀的一声就可以选择进入BIOS了。
因为我的微软账户首选语言是英语,同步到设备之后系统一些软件默认也是英语显示的。关于这些软件有时候反而直接用英语更容易理解,有些汉化做的不好的软件会强行翻译一些设置,看得云里雾里的,还不如不汉化。
为了截这个图我又把缩放调到了125%,不然一张图截不下。这个软件的作用就是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里电脑会自动切换至电池供电。用户可以设置一个电量,当电池低于这个电量后接上电源,电脑会使用电源供电但是不会给电池充电。我设置的时间段基本都是在晚上,把电量设置成90%。这样接上电源,当电量掉到90%之后就会自动采用电源供电,不用给电池充电,可以延长电池寿命,也不用担心第二天早上带出去电池没电。这个功能我花了好久才弄明白,设置好了之后还挺好用的,主要是当时把override忽略了
我不知道这个软件有没有中文版,只是个人爱好加习惯,经常去外网捣鼓这些东西看习惯了。
稍微提一下A卡驱动。界面做的是精致,然而有一个Bug就是每次Windows更新完驱动都会打不开,说是软件和驱动的版本对不上。上网查了一下也有很多人遇到这个问题。据我推测可能是设备制造商推送的软件版本低于AMD自己在官网上放出的驱动版本,然后就翻车了。
AMD的意思是如果你从官网下的驱动老出问题,就别折腾了,老老实实用设备制造商推送的驱动吧。
可是我想用最新版
于是再折腾一次,不过没有下最新版的驱动,下了19.5.2。忽然发现预装系统是1809,后来才更新到1903。目前为止没发现什么问题。有了Radeon Settings就可以用AMD link了,还挺方便的。Radeon Overlay还没用到,根据反馈来看还不错。
Ryzen7 Pro 3700U的驱动界面真难找,如果从首页进去是找不到3700U的,只能找到2700U。个人感觉没必要下自动安装程序,试过一次下载得太慢了,还不如下完整安装包然后解压安装。
地址
续航表现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用一个下午肯定是可以的。我不喜欢把屏幕开太亮,所以如果屏幕亮度大的话续航时间肯定要短一些。第一次开机的时候因为要下软件一直挂着,也用了五个多小时,对我来说可以了。
笔记本拿到手一星期了,用起来感觉很不错。准备了各种照片搞到现在,这个文章写了我一天。其实自己看看也挺好的,就当是一种记录吧,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不知道看到这的值友还能不能记得我在开头提的性价比,主要是华为又出来搞事情了。
标压版处理器,16.1全面屏,100%srgb IPS,指纹识别,512G SSD再加上这个价格......华为这是想弄死友商???估计竞争对手现在满脑子都是人己行业.......如果这能这个价格入手我岂不是血亏。刚开学用不到电脑其实我可以再等一周的.......血亏啊
老妈说我都用了一周了,电子产品本身换代就快.....可是这才多久,换代快也是每年而言啊,不是每个月啊.....
抛开这些不谈,表面细腻的做工,表现符合预期的屏幕,意料之外的耳机音频,单手开合无压力,有惊无险的SSD,紧到差点插不进去的接口还有尚待摸索的Ryzen处理器——对于Elitebook 745G6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缺点就是USB接口有点少了,要是再多一个USB Type A的接口就好了,不然外接键盘鼠标把两个A口全占了,想接U盘就没有接口了。侧插拓展坞的接口我觉得没什么必要,看了一下拓展坞的价格,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择Type C的拓展坞吧,把那个超长的拓展坞接口去了换成USB口多好。
至于3700U和3500U的性能差距我觉得还是有的,并不像很多人口中那样差距不明显。同一款游戏朋友的3500U就会有掉帧的情况,CPU的占用率也更高一些。Vega10在大部分情况下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以上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