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莫小姐的家(ID:missmolife)
关于手机爆炸的新闻时有发生,80%都与不良的充电习惯有关。这里有一份关于手机充电的“保命指南”,请大家务必收好!
上个月有一则消息在海外刷屏了,马来西亚摇篮基金私人有限公司CEO Nazrin Hassan,午休时在床边给手机充电。手机电池因过热爆炸并引发火灾,Nazrin头部被爆炸碎片击中,身体严重炸伤,最终身亡。
来源:Youtube 事故现场截图
这则新闻看得睿妈胆战心惊,关于手机爆炸的新闻时有发生,80%都与不良的充电习惯有关。这里有一份关于手机充电的“保命指南”,请大家务必收好!
手机爆炸的先兆
手机严重发烫
如果手机使用过程中,已经明显发烫。这种情况下最好立即停止操作,关闭后台进程,让手机待机片刻。基本上所有爆炸的手机在爆炸之前,都会有突然发烫的现象。
手机充不上电
手机使用内置电池,如果总是充不上电,排除充电器损坏的可能性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是电池有问题,最好送去检修。
如果手机电量还有20%~30%的时候,突然关机,或者充电不正常,可以断定是电池损坏的前兆。
频繁的自动重启
如果手机频繁重启,会让手机长时间处于快速运转状态,极容易导致手机过热,手机过热的后果就是发生短路或爆炸。
电池出现明显变化
手机电池表面鼓起来,有液体流出;除了电池之外,充电线突然变软也要特别注意。如有上述症状,建议不要再使用手机,尽快远离!
三大高危的充电习惯
NO. 1 手机整夜充电
几乎每一个人都习惯晚上睡觉之前,把手机放插上充电器,然后充上一整晚的电。这种导致的后果,就是手机电池过度充电,易引起充电口温度过高!
手机充满电后不拔掉电源,电池就会一直保持满电状态,这时候使用的是电源里的电,而不是电池的电。
如果是使用原装充电器,一般会有过充保护,整夜充电风险不大;要是不小心买到了山寨充电器,有可能导致充电器烧毁,手机烧毁事小,引发火灾就追悔莫及啦!
NO.2 充完电不拔插头
很多人家里的插线板或是插座上,总是会插着充电器插头,用完从来不拔掉,你以为这样很省事,其实是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充电器是一个把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转换工具,如果充电器放在插线板上长期不拔,它会持续发热,继而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容易造成短路或高压击穿,从而引发火灾。
NO.3 边充电边玩手机
只要手机充电器和电池经过品牌认证了,一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但为什么会有“边充电边玩手机引发爆炸,导致人员伤亡”这样的新闻呢?
这是因为在充电的时候,电压高于平时待机的电压,尤其是如果在此时玩手机或通话,电压会大大地超过平时很多倍。
而这时如果刚好使用的是劣质充电器或器件已经老化的手机,会造成漏电,电流通过人体后会导致人死亡。总之,还是不要贪图一时的快乐,充电的时候尽量不要玩手机和打电话。
除了以上充电误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充电安全问题,充电的过程里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这些充电习惯 “谋财害命 ”
充电充至100%
很多有手机电量强迫症的人,非常喜欢将手机充到满格100%的电量,哪怕是还剩80%的电,都一定要充完剩下的20%才甘心。这个习惯,其实源于人们的认知误区。
研究显示,电池与人一样不想受到压力,从任何电量水平充到100%都不太好,而且锂电池不需要完全充满电。
一次性将电池电量从很低的比例充满的充电行为对手机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这会降低电池容量和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睿妈建议:在电池充满前,就立即拔下充电器。平时手机电量维持在65%到75%最好。
只在没电的时候才充电
有的人为了偷懒,总是在把手机玩到低电量模式才给它充电,或是认为频繁充电对手机不好,所以每天玩到没电才充一次电,但这对手机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充电频繁不会影响电池寿命,相反的,它还对手机电池有利。
锂电池的寿命并非取决于充电次数,而是充电周期。充电次数是指插上充电器后再拔掉,而充电周期是指将电用完后再充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充放电循环,锂电池可以进行几百万次充放电循环。
睿妈建议:不要等手机电量很低的时候才充电,或是等手机自动关机才充电。这对手机电池危害非常大。平时充电要进行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有时间就给手机充充电。
使用公共充电桩
现在很多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设有免费的手机充电设备。但豆妈不得不提醒大家,很多看似“便利的”充电桩,打着“免费服务”的旗号,正在明目张胆地窃取你的个人信息,甚至会威胁到你的资金安全。
睿妈提醒:手机接入手机充电桩时,如果充电桩需要权限请求,一律拒绝(包括USB调试与设备信任)。
如果公用充电桩有提供插座,建议用随身携带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如果手机充电桩只提供USB孔,切记使用只有充电功能(无数据传输功能)的充电线。
套着手机壳充电
现在大多数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机不受磨损,给它套了一个手机壳,但充电的时候又不将手机壳拿下,这样很容易使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损伤电池。如果使用了山寨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话,有可能引发爆炸。
睿妈建议:充电的时候,尤其是像现在这么炎热的夏天,一定要把手机套拿下来再充电,可以把手机放在凉席上或是冰凉的地板上降低温度,千万不要放在被子上。
充电安全小提示
先插电源再插手机
大家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有没有在插座里看到过火花呢?
出现火花有可能是因为不注意插电源和插手机的顺序,导致插电源的时候瞬间高功率输出,超出了正常的工作电压。
而正确的顺序就是充电的时候先插电源,再插手机;充满电的时候,先拔手机,再拔电源。只要我们注意顺序,电源处就会减少出现火花的几率。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抗电涌插座,就不用担心顺序啦,先插电源和先插手机都行。
不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充电
恶劣的环境是指高温、潮湿和低温。
高温导致手机温度过热,如果在充电期间发现电池过热,应该立即拔掉电源,散热后重新再充;潮湿容易导致电流短路、有触电的危险;低温导致手机充电效率降低。
购买质量合格的充电设备
在购买手机充电器、充电线时尽量选择原装产品,如果原装产品太贵,那么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还要仔细辨别真伪,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替换这些文字 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中,有这样一段: 45岁的马国梁与妻子刘俐俐准备离婚, 两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各不相让, 马国梁天真地认为, 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了那么多, 孩子归自己天经地义, 却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 给孩子做的饭难吃得连自己都吃不下, 还责怪妻子有意拉拢, 妻子反问道: “孩子都这么大了, 是谁想拉拢就拉拢得过来吗?” 老马无言以对。 任凭老马百般努力,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妈妈。 不要等到孩子都长大了,才想到, “哦,我应该多花点时间好好陪陪孩子。” 有用吗? 不好意思,晚了, 孩子已经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原因很简单,已经过了有效期。 龙应台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 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哪怕你后悔、自责、苦口婆心,甚至是歇斯底里, 孩子小的时候,你们干嘛去了呢? 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存在“有效期”的! 当你不知道珍惜的时候, 上帝自会将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 你能做的,要么乖乖退场, 要么等着被孩子扔下舞台。 02 0-12岁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 在孩子的心目中, 父母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比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 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将一切托付, 却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时候, 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吃好、喝好、用好,就是最大的责任, 有意无意中,却将最重要的陪伴抛之脑后: ·农村留守: 猫九九深有体会,整个童年期间, 她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 父母也就春节回来一次, 回到家里看到门口有个小孩,不认识, 问爷爷奶奶:“这是谁家的小孩?” 九九最喜欢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能回来, 但也最讨厌过年,过了年她们就走了。 而且总是趁她上学的时候偷偷离家, 等她回家,发现门口晒了很多东西: 衣服、被子、枕头什么的, 她觉得晒这么多东西,妈妈肯定还在家。 然后忐忑地去各个房间找, 厨房、卧室、院子、甚至是厕所, 找着找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一位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小孩说: “最羡慕的是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 最害怕听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据妇联的统计, 中国的留守儿童至少有6102.55万人, 超过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 数字高得惊人。 ·城市留守 别以为留守只存在于农村, 在城市,“留守”问题同样严峻。 教育学者王莉对此十分忧虑, 他们楼上有位叫茜茜的小朋友, 几乎见不到她父母的身影, 每次遇到,都是爷爷奶奶带着。 一问才知道,原来她的父母就住在隔壁小区, 只因为工作忙,加班晚回家,就让孩子和奶奶睡。 茜茜很内向, 每次见面都不愿意与他人对视。 中国城市亲子调查数据显示: 七成中国父母没时间陪孩子, 仅30.32%的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全职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 73.13%的父母会因为工作原因取消与孩子的约定, 67.75%的孩子儿童由老人照顾, 独立照顾孩子的父母仅占三分之一; 而且三分之二的儿童与手机、ipad为伴, 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这些拔凉拔凉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现实: 我们的孩子,过得越来越像孤儿, 哪怕父母就在跟前。 ·稀缺的父亲 成龙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道, 有一次妻子有事,让他去学校里接房祖名, 成龙来到学校,等了很久, 都没看到孩子的身影, 最后无功而返, 回来后才知道原来孩子已经上了中学, 他却跑去了小学。 刘墉说:“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 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记忆里, 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 94%的受访者坦言, 身边就有“影子爸爸”。 那么,爸爸去哪儿了呢? 加班?应酬?打麻将?玩手机? 是否真的挤不出时间陪孩子, 还是压根就没意识到 陪孩子是件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呢? 父亲,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成龙家庭照 03 龙应台说,“小孩儿是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 当你不珍惜的时候, 老天爷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在“黄金有效期”内缺乏陪伴和准备的孩子, 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幸福感低 有一一幅画曾经触动了不少人的心: 一个没有妈妈的伊拉克女孩, 在孤儿院的水泥地面上, 画了一个妈妈, 然后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 在妈妈的胸口睡着了。 ……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缺少了父母的陪伴, 孩子的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哪怕明明父母双全, 没有陪伴,依然是个孤儿。 ·自卑 乔治·曼斯尔是一名海员, 儿子出身不久便出海远航, 三年后,乔治回到家里, 却吃惊地发现, 孩子性格孤僻,举止古怪, 而且极度自卑。 周边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 完全看不到一个儿童应有的天真、活泼。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缺乏父爱综合征”。 父亲是力量的象征, 勇敢、果断、眼界开阔, 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一旦缺席, 很容易出现担惊受怕、多愁善感。 ·不擅交流 Christy是一名设计师, 13岁之前从没有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过, 爷爷奶奶说, 父母挣钱给你读书不容易,你要听话懂事, 被人欺负了,被老师骂了, 都不知道向谁倾诉, 遇到不会做的作业, 也是一个人弄到三更半夜。 渐渐地习惯把问题藏在心理,从不主动提出, 想吃的不敢说,想买的不敢要, 明明羡慕得不行, 却总等着对方能够猜透你的想法, 永远报喜不报忧, 委屈困难只会一个人承受, 三十岁了,却无法当面叫出爸爸妈妈。 也曾强迫自己和他人交往, 可一面对陌生人, 却总是心口难开, 好好的一句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04 很多父母总喜欢拿工作当借口, “我那么忙,哪有时间照顾孩子。” “难道我不想陪孩子,可谁去赚钱啊?” “又要赚钱,又要陪孩子,我还能分身不成?” …… 《穷爸爸、富爸爸》中写道: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不是你赚了多厚的票子、 也不是你买了多宽的房子, 更不是你开上了多帅的车子, 而是,学校的家长会有能你的身影, 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总能看到你的背影。 奥巴马在第一次竞选总统期间, 不无得意地说道: “我未必是一个好总统, 但我一定是个好父亲, 因为在长达21个月的竞选时间里, 我从来没有错过一次女儿们的家长会。” 作为妻子的米歇尔,; 对丈夫的尽职尽责总是不吝夸赞, 她在多次演讲中提到, 她的丈夫奥巴马每天晚上都会和女儿们共进晚餐, 并且耐心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奥巴马家庭照 是啊,连美国总统都有时间陪孩子, 难道我们的父母比美国总统更忙吗? 龙应台说:“对于教育孩子, 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 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只有无能的父母才会说: “孩子,爸爸今天要加班, 不能参加你的家长会哦!” 诉他们是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优质公众号,女性气质养成,美食塑身,生活收纳一网打尽,千万不要错过哟
【关注方式:点击即可关注】
▼
优质公众号订阅,总有几个适合你
图图妈咪讲故事 每晚听图图妈咪给你讲故事,陪你安心入睡, 愿你好梦 关注
多姿瑜伽 每晚坚持练这几个动作,肚子瘦了,腿更直了 关注
烘焙大全小课堂 五分钟就学会的烘焙大法,好吃到停不下来 关注
素描小达人 一支笔,变身素描达人,越画越有趣 关注
十分钟做早餐 膳食均衡,简便营养的早餐,十分钟轻松学 关注
折纸笔记 幼儿园必备的亲子手工折纸,简单易学 关注
巧手生活日记 小妙招,大智慧,一起做生活的智者 关注
小编特意挑选了一些精品书籍供大家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