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降本增效”这个词,已经从2020年,说到了2025年。也有不少的企业,把这个词当成了自己最近几年的主旋律。在经历降本增效之后,有的企业,确实变得更好了。
但是,你会发现,也有一些企业,反而变得更挣扎了。甚至,已经把成本砍到了脚踝,也还是挽救不了瘫痪的业务。以至于,再提到“降本增效”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麻木了。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就在昨天(2月25日),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主题为“简单高效”的内部信。在这封信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对伙伴们发出了倡议,也分享了不少关于“降本增效”的具体做法。比如,大幅压缩PPT的使用率,仅在新车发布会中保留。比如,践行会议提效6步法,不开长会、大会、没结论的会。
而在看完这封信之后,我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
减少浪费,尤其是减少隐形浪费,可能会是2025年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思路。
为什么这么说?
与你分享一点思考。
在制造业里,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
精益管理法。
之所以说它神奇,是因为几十年来,大量的制造企业,都至少曾经将丰田的“精益管理”作为过管理标杆。甚至,还掀起过“向丰田学习”的热潮。
但说来惭愧。我做了十几年的商业咨询,也参访过不少采用丰田模式的企业,了解过像JIT、5S这样的因丰田而生出的概念。但是,我却很少有机会,能从系统的层面,来学习丰田精益管理法。
所以,当我去年有幸将国内研究精益管理的实战专家,胡光书老师请到办公室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地请教了一个晚上。
我问胡老师,到底什么是精益管理?胡老师说,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这句话大概率会是:通过降低成本中不产生实际价值的浪费,最终提升利润。
有点抽象。什么叫“不产生实际价值的浪费”?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工程师,在工厂里拧螺丝。请问,你觉得下面的四个动作,哪一个是浪费?
A)找螺丝;B)拿螺丝;C)放螺丝;D)拧螺丝
哪一个?
答案是:有可能全是浪费。看不见的浪费。
找螺丝,拿螺丝,放螺丝,我都能理解。现在机器都能做。可是,最后那一下拧紧的感觉,应该是必要的吧?为什么“拧螺丝”也是浪费呢?
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拧螺丝”这个动作,而是“紧固的那个效果”。
紧固,为什么一定要用螺丝?榫卯结构怎么样?或者来点胶水?这样一来,拧来拧去的这个动作,是不是有可能就省了?
精益管理,本质上就是要发现,并减少这样的浪费。因为在丰田精益管理法看来,成本只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是实际创造价值的成本。除此之外的部分,都叫“浪费”。减少浪费,就降低了总成本,进而提升利润。当然,这个浪费永远不可能减少到0,但却可以通过持续优化,让其不断减少。毕竟,每减少一点浪费,就意味着提升了一点利润。
所以,当说到“降本增效”的时候,我们要“降”的,到底是什么?
也许不是成本。尤其不能是实际创造价值的成本。因为这大概率是要以降低品质为代价的。
我们真正要降的,是浪费。
这一点,对于今天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尤其重要。
在昨天的内部信里,何小鹏用了这么一个词:竞争态势白热化。是的。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大幅度降价。而那些利润空间不够的企业,一旦落下,就很难追回。甚至,直接出局。这个时候,大家拼的就是管理能力。
换句话说,你的管理能力越是强,减少的浪费越是多,你留在场上的可能性就越是大。
而且,不仅仅是像螺丝这样的,生产中的浪费。
还有像PPT这样的,沟通中的浪费。
用时间换结论
什么是沟通中的浪费?
沟通的本质,是发送、接收、反馈、共识。一个人发表观点,另一个人接收意见,彼此之间还有互动反馈,最终形成共识。
举个例子。开会。
开会,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同步沟通”。所有人,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地方。不管是在线下,还是在线上。一个人“说”的同一秒钟,另一个人在“听”。这种说和听同时发生,发送和接收同步的沟通,就是:同步沟通。
所以,开会,本质上是在用时间换取共识和结论。
不过,虽然开会这种“同步沟通”的方式很有效,但缺点也很明显。1)大家必须“同时”到场。但是,越大规模的会议,所有人“同时”都有空,能“同时”到场的可能性,就越小;2)你说的时候我必须听。但是,信息的重要性,对不同人是不一样的。很可能你说的东西,对一些人很有价值,但另一些人早已知道;3)会议时间有限,但必须产出结论。这样,会议结论的质量未必高。而会后的好主意,可能就被忽略了,无人聆听。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开会的成本里,也有大量“不产生实际价值的浪费”。
是的。沟通、开会,也是有成本的。参会人员的时间,就是最直接的成本。你可能很清楚自己的人工成本,可能很清楚自己的原材料成本。但是,你有没有算过,开一次会的成本,是多少?
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假如,公司员工的时间成本,是每小时100元。20个人,开一次90分钟的会,那这次会议的成本就是100元x20人x1.5小时=3000元。
要知道,很多公司是报销200元以上,就需要相关部门签字的。但随随便便开个会,3000元就花出去了。
这还没算上因此损失的劳动产值,和失去的工作时间。要是再考虑上差旅的成本,制作PPT的成本,整理会议纪要的成本……计算的结果,还会更加夸张。
2023年,小鹏汽车的一封内部信里就写道,光是7月份,全公司就开掉了344场成本高达27000元的会议。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光开个会,就开掉了超过34台的G6顶配。
这就难怪会有这么多的企业,在反对华丽复杂的PPT,和超长的低效会议了。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沟通中的隐形浪费?
既要有高效的工具,也要有高效的方法论。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别再开浪费生命的会了】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kub2b.com/quote/14225.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ww.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