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迪近日,塞尔维亚再次吸引了中国的目光。那个在新闻发布会上哽咽地宣布只有中国肯伸出援手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今天又在机场亲迎来自中国的专家医疗队,并在五星红旗上献上了深情的一吻。这一幕场景让国内不少网友动容,大呼“当年的南斯拉夫中国兄弟依旧浓厚”。那么,这个欧盟之外的巴尔干国家塞尔维亚,与当年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图/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01 巴尔干的南斯拉夫人“南斯拉夫”这一名称刚开始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用来形容位于巴尔干的斯拉夫人。公元3-4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摧毁了西罗马帝国,也让大量来自东欧深处的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与波兰、捷克、乌克兰与俄罗斯等东西斯拉夫人不同,到达南方的斯拉夫人由于地形的肢解,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斯拉夫民族类别。
图/斯拉夫人分布图其中,靠近奥地利等西欧国家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接受了天主教会的教化,成为了西欧基督教国家的东方小弟,而靠东方的塞尔维亚人与马其顿人则基本接受了东方拜占庭帝国的宗教,成为东正教的坚定分子。这场宗教上的大分野出现在公元10世纪左右的巴尔干半岛,为后来南斯拉夫的最终分裂埋下了伏笔。02 南斯拉夫的崛起公元15世纪,来自东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并于1453年攻破了号称“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随后,土耳其苏丹继续向东欧渗透,征服了大量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国家,并一度威胁哈布斯堡王朝都城维也纳的安危。在欧洲人的集体抗击之下,苏丹征服欧洲的野心虽然被得到遏制,但是奥斯曼帝国占领整个大部分巴尔干半岛的格局已经确立。塞尔维亚、马其顿等斯拉夫人被迫臣服于奥斯曼人,而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则因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庇护而得以保全。在15-19世纪的近五百年间,分别被两个欧陆强权统治的南斯拉夫人有着自己独立的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
南斯拉夫人走向联合始于第一次世界战争。在这场世界级的大战中,奥匈帝国在南斯拉夫地区的政权瓦解。战争末期,在独立的塞尔维亚王国的帮助下,受到奥匈帝国剥削的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揭竿而起。1918年10月初,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生活在前奥匈帝国地区的塞尔维亚人的国民委员在克罗地亚建立。该委员会的纲领包括统一所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1918年12月1日, 塞尔维亚王国国王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改成南斯拉夫王国)。就这样,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一个崭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建立起来。
图/南斯拉夫王国03 悲情落幕二战之后,南斯拉夫人民在克罗地亚人铁托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个囊括南斯拉夫各族的国家在政治上不依附苏联,对西方国家保持和平交往,成为巴尔干半岛上逆向崛起的地区大国,并与印度、埃及两国主导了后来的不结盟运动。在这一时期,塞尔维亚作为与苏联不合作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与中国有着不错的政治互动关系,并向我国输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如《桥》、《瓦尔纳保卫萨拉热窝》等。
然而南斯拉夫毕竟是一个有多个南斯拉夫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来自宗教、社会经济与历史方面的问题始终难以磨合。在铁托的强势领导下,南斯拉夫各族还能勉强并力向前,而一旦铁托故去,坚强的南斯拉夫注定难以铁板一块。1980年铁托逝世之后,来自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冲击与各民族反对赛尔维亚主体地位的运动此起彼伏。1989年,随着苏东剧变,南斯拉夫国内也发生了巨大的政治运动,政党政治在一夜之间撕毁了各民族之间的最后联系。1991年2月斯洛文尼亚率先宣布脱离南斯拉夫,随后的两年之间、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原本由六个南斯拉夫地区组成的南斯拉夫国家,此时仅剩下曾经的主体赛尔维亚与黑山两个国家(改成南斯拉夫联盟,简称“南联盟”)。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这个仅剩的南联盟国家又遭受北约打击,国力濒于崩溃(著名的美军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领馆事件就发生在此时)。
图/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3年,在北约的压制下,南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三年之后,黑山宣布独立。至此,塞尔维亚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成为了美国为首的北约肢解战争的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