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人类面对旺盛的食欲总会分裂成两个极端——一边是摸着小肚腩含泪下单蛋糕米线麻辣烫,一边是捧着手机在吃播里“云干饭”。
图源/SOOGIF
而吃播博主们早已深谙流量密码:与其吃得好,不如吃得怪。

吃播们吃的一些奇怪食物 图源/吃个球球
从疗愈声音到奇形怪状的食物,再到挑战认知的“暗黑料理”,让我们跟随镜头,来扒一扒这些奇葩食材到底是个啥!
ASMR界的“天选之子”
当代吃播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人干饭”,而是追求“声音治愈”,这些咔滋咔滋、咯吱咯吱的咀嚼音效,让人不禁想要“再来亿遍”。
下面这三位选手,堪称ASMR界的顶流,专治深夜emo。
首先要提的就是可以称为“海中顶配ASMR”的海葡萄。海葡萄可不是葡萄,而是一种生长于海水中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绿藻。外观浑圆饱满,颗粒簇拥成串,远观与绿葡萄有几分相似,故被称为“海葡萄”。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观察这种植物,圆滚滚的外表像极了二次元才会出现的美食。
海葡萄的“葡萄粒” 图源网络
虽然名为“葡萄”,但是口感却跟葡萄千差万别。有网友形容海葡萄的口感很调皮,当你尝过了才知道原来它就像是“口腔打击乐大师”,牙齿轻碾的瞬间,密集的爆裂声直冲耳膜,入口爽脆嫩滑,咬破了能感受到丰盈的汁水在唇舌间游走,至于味道嘛......可以这么形容:“海的味道,我知道”。不过可以搭配柚子醋等酱料来食用,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
吃播正在吃海葡萄 图源网络
第二位就是asmr吃播必备的冰草,它的中文正式名叫“冰叶日中花”,番杏科植物。虽然叫冰草,但它的老家居然是在非洲南部的荒漠中,它的身上布满了小冰晶,好多人第一次看到都觉得它湿漉漉的,忍不住上手摸,结果发现这水珠是抹不掉的。你以为它走的是颜值路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咀嚼冰草时发出的脆生生的声音才是它的“王炸技能”。
咀嚼冰草,可以自行想象咔呲咔呲的声音 图源网络
在冰菜的种植过程中,人们有时也会特意减少浇水量甚至施用一定浓度的盐水,以促进盐囊细胞的成长,让冰草形成独特风味。所以,冰菜生吃是既多汁又有淡淡咸味。身上布满的小冰粒到嘴里会爆开,产生一种神奇的口感。在我国一些省份也会用冰草拌凉菜或者烫火锅,小小冰草可真是吃法多多呀~

冰草上布满了“小冰晶” 图源/图虫创意
要说美食界也有“养成系”,花生芽绝对排得上号!谁能想到,平日里躺在干货堆里的花生,一朝发芽竟成了吃播博主们的“新宠”。它最近横扫各大直播间,靠的就是这声音。
花生芽 图源网络
“咔滋咔滋”的3D立体环绕音着实是让人上头!相信你也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味道,其实和生花生的味道大差不差,只是增加了一些水分,少了一些浓郁的坚果香气,口感类似于加粗版本的豆芽,生吃清甜脆嫩,清炒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是十分丰富,甚至还有个别名——“长寿芽”,是不是看完你也想来一根了?
吃播们生吃花生芽 图源网络
温馨提示:想自制请认准新鲜花生,发霉的可真会送你“医院半日游”~
颜值,拉丝,我全都要!
声音治愈可远远不够,来看看这些食物如何靠颜值取胜?甚至还有某些选手不讲武德直接开物理外挂,自带拉丝buff。快搬好小板凳,一起看看这些奇葩食物能整出什么花活儿来!
要说吃播们最爱的“拉丝”食物,那芭蕉芯绝对能排得上号。一咬,一拉,一喷,这丝儿能抻出半米长,这节目效果可以说是谁吃谁火。
拉丝的芭蕉芯 图源网络
芭蕉芯顾名思义,就是芭蕉树干的嫩茎。别看芭蕉长得高高大大,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树木,而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叶鞘一层一层地包裹着,形成了一个假茎,看起来就像树干一样。剥开外层的叶鞘,里面就像竹笋一样的嫩心,就是可食用的芭蕉芯了。
拨开芭蕉树外层叶鞘的过程 图源网络
芭蕉芯的营养也很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而且它内部的孔洞还有储水的功能,以前人们在野外没水喝的时候,还能靠吃它来解渴。芭蕉芯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吃法类似于甘蔗,也有吃播锐评:“简直是吃了个寂寞。”但在云南,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餐桌上,芭蕉芯可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食材。

芭蕉芯内部的孔洞结构 图源网络
芭蕉芯能拉丝的秘诀就得归功于它内部结构中的大量植物纤维了!当把这些纤维切开或者掰开的时候,它们就会像调皮的丝带一样,形成细长的丝状物,这也赋予了芭蕉芯独特的口感和食用体验。
芭蕉芯拉出来的像盘丝洞一样的丝 图源网络
如果说芭蕉芯是拉丝界的“顶流”,那紫山药就是“隐藏高手”了。紫山药,学名参(shēn)薯,和我们常见的山药是同科同属的亲戚。不过,它的拉丝方式和芭蕉芯可大不一样。芭蕉芯掰开后内部会呈现蛛网般的丝状纤维,而参薯切开后则会渗出黏滑的胶状物质。有趣的是,要想获得吃播视频中那种瀑布般绵延的拉丝效果,关键要对参薯进行充分捣碎处理,你别说,这感觉像是“植物界的史莱姆”。
在经过捣碎处理后的参薯“拉丝”效果 图源网络
参薯还有着独特的香草香味,清香微甜,口感比山药更加粉糯。我们看到的吃播通常生吃参薯泥,这….也算可以吃,但是不建议!参薯含有草酸和草酸盐,不仅口感苦涩,吃多了还可能有食物中毒的风险。在闽西北、赣南地区的客家人还用它做一种传统美食“薯包子”,金黄酥脆、内里绵软,这个倒是可以浅尝一下!

传统美食薯包子 图源网络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其实“香芋味”的原型就是参薯,看似陌生的食物,原来我们早就认识了~

参薯本薯 图源/图虫创意
能“拉丝”是buff加成,而吃播口中的“海底椰”才是真正的颜值天花板。看起来qq弹弹像果冻一样,这有谁能拒绝?它呈半透明状,流着诱人的汁水,有着淡淡的甜味。吃播们描述口感,有的说q弹可口,有的说艮啾啾的,还有的人说是脆的…….

网络上常见的“海底椰” 实为糖棕的种子 图源网络
但首先!先澄清一点,吃播中的并不是真正的海底椰,而是糖棕的种子。
糖棕是棕榈科糖棕属的植物,晶莹剔透的部分是糖棕的种子中的胚乳。这果肉越成熟就越硬、越黄,所以吃播们描述的口感才会各不相同。我们平时在市面上买到的,用来煲汤或者代替椰子做椰子鸡的“海底椰”,其实就是这个糖棕种子切片晾干后的产物。

煲汤煮水的糖棕种子切片 图源网络
真正的海底椰其实是这个长得像屁股的东西......⬇️
塞舌尔群岛的海椰子,也就是真正的海底椰 图源/图虫创意
离谱!这都能吃?
啃树枝?嚼泥土?吃龟背竹?这些看似离谱,但出现在现在的吃播中也是不足为奇,实在是太卷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些“食物”是什么,真的能吃吗?
这里的啃“树枝”当然不是真的树枝,而是茄子的茎和叶柄部分,这个东西自从被吃播们盯上后,身价已经超过了“茄子”本身。吃播们通常将茄子杆煮熟,再剥皮食用,剥下来的皮带有些许苦味,而内芯的口感倒与红薯有几分相似。
形似啃树枝,实则啃茄子杆 图源网络
不过我国也有部分地区有吃茄子杆皮,他们称之为“茄柴”,把厚实一点的茄子杆皮扒下来进行炒炖,也算别有一番滋味。茄子杆最常见的用途还是老一辈治疗冻疮的偏方,咱们跟着吃播也是长见识了~
茄柴 图源网络
不过茄子是茄科植物,茎叶中有生物碱,可千万不要学某些吃播来生吃茄子杆啊......

生茄子杆 图源网络
“嘎吱嘎吱嘎吱”深夜的吃播捧着各色的土,对着话筒进行收音,这可是真·吃土啊。他们边吃边描述:“很厚实,口感超丰富,还挺有嚼劲。”乍一听,还以为他们在夸厚切烤五花肉呢,定睛一看标题“食用土”,才确定他们说的就是那种路边随处可见的土。
真·吃土 图源网络
不看不知道,泥土居然也有多种类,而且口味还各不相同,一些“品鉴大师”甚至能从口感中分辨出土块的烹饪手法,异食癖患者和吃播视频作者是土块的主要消费群体。
在他们眼里,俄罗斯白土带着奶香味,云南红土偏酸,有潮湿的口感;烟熏土脆,灶土硬,胶土则更粘牙。有人能从土块里尝出酸甜苦辣咸,也有人痴迷于高温加热后土块的酥脆质感,但在下嘴之前,谁也无法预知这一口会是什么味
道。

不同产地五颜六色的土 图源网络
现在吃播界在水果领域也是卷出了新高度,满桌水果里必须得有那么几个大家从来没见过的。就拿这“蓬莱蕉”来说,看着不像是水果,但吃播们一尝试,发现居然味道还不错。虽然这种水果你大概没见过,也没听说,但它的真身你很可能家里就有一株。它就是,龟背竹。

龟背竹 图源网络
提起龟背竹,相信大多数朋友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种叶片“破破烂烂”,却又焕发异域风采的植物。实际上,龟背竹的果实名气一点也不亚于叶片,瞧瞧它的另一类俗名:蓬莱蕉、美味怪物、怪物果实……是的,你没猜错,龟背竹的果实虽然丑,却可以吃,且芬芳香甜。
龟背竹果实长可达25厘米,直径3-5厘米,看起来像绿色的玉米棒,表面被覆六边形鳞片状物。随着果实成熟,这些鳞片会自动剥离,释放出浓烈、诱人的香气。

蓬莱蕉也就是龟背竹的果实 图源网络
龟背竹的“怪物果实”究竟有多好吃呢?虽然我没吃过,但是看到吃播们的描述:它就像是是菠萝、香蕉、荔枝、波罗蜜等热带水果的综合体,想想就馋了......
不过你也别急着吃,因为它含有草酸钙,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口腔不适,并且未成熟的果实不能吃,外皮绿色的部分不能吃,果实中心的芯也不能吃,容易过敏的朋友要谨慎尝试哦~
吃播们吃蓬莱蕉,看起来很香甜 图源网络
在吃播的世界里,只要你能想到的,甚至想不到的,都有可能被他们搬上餐桌。
这些奇葩食物你们吃过几个?你们看到/吃到过哪些奇葩食物,欢迎在评论区一起留言讨论~
图源/SOOGIF
参考文章:
这个吃播常客的名字,我们居然都叫错了! 博物
这个很多人常吃的香甜水果,居然还可以啃树干?博物
吃播里没见过的奇怪“香蕉”,原来你床边就种着?博物
薯薯我呀,不是只有红薯紫薯马铃薯!吃货研究所
你其实从没吃过「香芋」,不信来看!营养师顾中一
撰文:好一
责任编辑:好一
审校编辑: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