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谢下大妈家吧,实际上自己的一篇关于airpods的原创也写了一半了,然后越用越好用,决定给孩儿他妈也再买一个airpods的时候,被大妈选中评测使用这一副jabra Elite 65t(以下简称 elite 65t),所以暂时把第二副airpods的购买计划搁置下,也顺便看看除了叫好叫座的airpods之外,是不是其他厂商也已经拿出了足够好的产品了,收到后与airpods以及手边的另外2款进行了差不多一周左右的对比试用,也查了不少资料,看了不少同类测评,总的来说时间还是有点仓促的,所以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指出,也请轻喷,同时或许有朋友会发现文中不少地方提到了个人难以掩饰的对airpods的肯定,也请理性看待,个人也喜欢小米,也用华为,迷恋姨夫,也会去买不知名的小厂产品,本人不是果粉,数码产品的选择上谁好用选谁,不站队。所以请理解,我也只是一个在音频路上刚刚迈出步的菜鸟,谢谢。
理解万岁!
▼开始前先给个购买链接吧,除了elite sport外,这款应该说是jabra目前的主打产品了。
▼基于第一天戴出去同事跟我说jabra这牌子没听过,是不是新出的国产牌子的疑惑,容我占用一小段给jabra打个call吧。丹麦捷波朗(Jabra)是全球免提移动科技的领导企业大北欧通讯设备有限公司(GN Netcom A/S)的全资子公司,其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产品包括无线蓝牙耳机,有线耳机及移动音乐配件,如可用于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的立体声耳机和耳麦。jabra的姐妹品牌瑞声达(resound)是助听器界的大牌。而上面这两大品牌都隶属于GN group,GN虽多点开花,但是在蓝牙耳机方面的成绩单是很给力的,比如:
☛2000 GN 推出世界上第一款蓝牙移动耳机;
☛2003 GN 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带有内置电话会议功能的无线耳机;
☛2005 GN 认证通过世界上第一款蓝牙 2.0 耳机;
▼好了,不多吹了,开箱。外包装被老妈拆了,她以为是她的快递 ,包装是灰色配黄色,灰色是底色,所有重要字眼用黄色显示,当然黄色对应着的是jabra logo的颜色。
▼臻律是jabra给elite 65t起的中国名字,对应的是elite sport的“臻跃”,其实深入了解后会发觉这两个名字起的都挺好的,一个重点在“律”,一个重点在“跃”,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主打音质,一个主打运动。
▼丹麦哥本哈根设计,当然造肯定是中国造啦
▼抽屉式包装,打开还有一层包装
▼打开后就可以看到耳机了
▼你好,整体包装设计算是很简洁的
▼掀开后是耳机、充电盒及配件盒
▼配件盒里面一共三样东西,micro usb充电线(进入2018年仍然坚守micro usb )、替换用硅胶耳塞套以及说明书。
▼开箱结束,其他的后面详谈
▼来谈谈参数吧,原来不想多谈的,但是在这个airpods几乎统治千元价位蓝牙耳机的时代(寄予厚望的大法降噪豆扑街了,太可惜了,曾经我信誓旦旦说一上市就买的无线耳塞),还是希望大家腾点时间看看这台官方定价1268元的蓝牙耳机到底有何竞争力。所以我花了近一个晚上去做下图,费时间的是去找产品技术参数,并反复对比校对,选取的对比对象是jabra自己大哥elite sport,比它将近贵了1000元,对比后应该比较容易看得出elite 65t基本上是副什么样的无线耳塞,以及可以看懂jabra给它的市场定位在哪儿了。
▼来分析下吧,上图红色部分是我认为比较大的区别,实际上仔细看的话,黑色加粗部分是稍小的区别,从发布时间上讲elite sport发布在前,是jabra所谓的“真无线”耳机的第一代,但是jabra给elite sport的硬件配置却很高,4、被动降噪技术、心率传感器、三轴加速器,最大扩展到13.5小时通话时间的充电盒,整体来说这是一台专注于运动功能的无线蓝牙耳机,特别是防水防尘给到了IP67级别,各种细节都告诉我们这是给对运动有要求的人准备的;而反观今天评测的这副elite 65t,因发布时间差不多晚了要一年,所以不少人认为这是jabra“真无线”耳机的第二代产品,核心参数持平或略高于elite sport,续航增强,蓝牙从4.2升级到了5.0,支持了类似于airpods的快充技术,辅助参数方面减的比较厉害,去除心率及三轴传感器,防水防尘缩水,耳挂和耳胶简配。来来来,总结下:
☛elite 65t 就像它的中文名“臻律”一样,主打的是无线传输环境下的高音质;而比它贵了一千多块的老大哥elite sport“臻跃”主打专业运动(此处个人有点不同见解,说实话个人感觉运动传感器放在手环类更好);
☛elite 65t核心功能有不小的升级,即使它比老大哥便宜了1000块,核心功能一点不输,蓝牙5.0、续航以及一些人性化的操作,都是高于elite sport的;
☛对比elite sport的运动方面的功能,65t基本全输:无运动传感器,防水防尘缩水,耳挂耳胶简配;
▼分体式入耳设计,整体商务感较强,可惜了只有黑灰色单一配色,似乎给女同胞们关上了扇门
▼来看看和airpods的对比吧,完全两种涉及,萝卜青菜,没谁好坏,个人更喜欢airpods的挂耳式,取戴更方便些,但是隔音的话肯定是入耳式的好。
▼来看看按键吧,左右两边按键是不一样的,这点和airpods的设计不同左边有音量加减及LED指示灯键,左边是不能整体按下去的;右边耳塞只有一个多功能键和LED指示灯,多功能键是整体按下去的。
▼关于指示灯的含义,介绍下
▼耳塞背面,充电触点,触点下方的小孔应该是一个感应器,感应是否佩戴上去的。
▼来看看充电盒吧,黑色塑料材质,底部是充电接口和指示灯
▼底部指示灯的含义
▼打开,比较生涩
▼此处也有个指示灯
▼指示的是盒子里耳塞的电量
▼充电盒里的充电触点
▼对比下airpods电池盒,各有优点,airpods的更精致,开合也更顺滑,但是不耐操,不带套没几天就磨花了,elite 65t的充电盒更商务(粗狂),不精致但是黑色真的是一个安全色,碰了擦了都问题不大。
▼因为自己常用的是舒尔846,所以对入耳式塞子是有预期的,想塞进去正正好好还不掉还舒服那是很难的,多少会有点撑耳朵,elite 65t亦是如此,带进去没有那么简单,分两步,塞进耳朵,然后旋转,戴几次就习惯了。
▼至于会不会掉下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会!带去跑步跑了好几次,完全不用担心掉落危险,来看张动图,网上找的,耳机不是这款哈哈,觉得这个模特和jabra官网模特很像,但是入耳式耳塞普遍待久了易疲劳,这个通病啊。
▼按照说明书操作,虽然第一次复杂点,但是连上了就好了,有个槽点是第一次连接新设备大概率的会只连接了右耳,左耳需要按一下音量键,但是也有个别时候不用按,看了看说明书,特么有句话好不严谨:可能需要按住左耳塞上的音量调低按钮 1 秒钟来开启它。请注意可能二字,特么要不要按纯看左塞子的心情 ,这也是我看了很多评论说左耳连接不稳定的根源所在,没连上自己点下左耳音量调低键。
说实话这是整个elite 65t最不满意的地方,或许应该是我airpods用太久的原因吧,总觉得这个elite 65t整体设计还停留在上一代数码产品的时代吧,按钮生涩,没有触控,比较难按,再加上入耳式的,一按就压耳朵,如果会出下一代,希望触控式的吧。开关机的话改进了 将放入充电盒即可关闭,从充电盒中取出即可开启。
这里有个挺搞的东西,左右耳朵虽然按键不一样,但是可以通过不同按键方式实现通话和音乐播放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前提是双耳同时佩戴着;但是如果想要单独使用一只耳朵的话,只能选择使用右耳塞,左耳塞是不能单独使用的。
这个功能对有降噪功能的耳机很实用,虽然是被动降噪,但是戴上去后还是会消除很多环境音,所以当你买东西时当你需要和人交谈时当你想要听到地铁报站声时,只要按两下右耳塞多功能键即可。很好的功能。
这个功能是很多人喜欢airpods的原因,elite 65t也有了,应该是得益于上文所说的在耳塞充电触点下方的感应器所致,戴上自动就暂停,在播放音乐时候还是挺实用的,记得好几次听846摘下来忘了按暂停,一直放到手机关机。。。。。
有人跟我说多设备连接必须要可以同时连到两个设备,并且分别同时可用,不好意思想多了,jabra没有这功能,jabra所说的多设备连接指的是耳塞一次可以配对两部智能手机,可以接听来自任一部智能手机的多个来电。对于有两台手机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功能。
也算是大厂风范了,但是实际用处不是很大,比如开车时候打电话,用siri的话必须还得先解锁手机,airpods亦如此,所以希望siri进一步智能化。
因为不是定位于运动耳机,所以防水防尘级别降了下来,由elite sport的IP67降到了IP55,具体防护水平看下图,第一个数字是防尘级别,第二个数字是防水级别
好了,终于谈到音质了,这也是整副耳机的亮点所在,借助于6mm尺寸的发生单元,以及jabra的偏中下盘调音,总的来说这是一只一耳朵就能听出来音色浓郁的塞子,不敢说比起airpods孰优孰劣,但是如果你是稍微喜欢有点音染的人的话,这只塞子显然比苹果一贯白开水清淡取向更抓人耳朵,特别是如果你喜欢欧美流行乐的话,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当然这里要说明两点:一点是我说的整体表现还可以是在蓝牙无线耳机范围里说的,如果比起有线耳机的话,蓝牙耳机在音质上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第二点是音质表现的不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蓝牙5.0的加入,蓝牙5.0的传输速度上限为24Mbps,是之前4.2LE版本的两倍,达到了无损级别。
支持被动降噪,效果的话比较形象的例子是就算音乐开很轻,戴着它的话地铁报站是基本听不到的,自己脑补下吧。
耳塞使用了500mA电池,可以满足5小时的通话及播放音乐,算上电池盒里的10小时,一共可以连续工作15小时,当然“连续”两字打引号,因为耳塞没电了得用电池盒充电,充的时候肯定是不能用的,所以实际也不可能像广告里说的那样,完全可以满足一天的高强度使用,正常使用一天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想连续播放十五个小时,可操作性是没有的。
这个咱们也不回避了,大法的降噪豆貌似就是因为这个扑街了,听了几个类似真无线的耳机,整体在延迟上做的最好的依然是水果的,网上也看到了有朋友反映这款elite 65t也有延迟情况,个人用不同设备测试了一下,仅在老爸的小米千元机上遇到了一点点不太容易发现的延迟问题,其他在笔记本等设备上完全没发现有延迟,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有,当走过一些蓝牙设备多的地方(如健身房等环境)偶尔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这个没什么回避的,airpods同样有,大多数蓝牙设备都会有。
▼原来还会有运动版的elite 65t,集成心率等传感器,然后换了新配色。
▼型号是 Jabra Elite Active 65t,价格未知,看了下除了集成运动传感器外,防水防尘级别略微提高,个人认为这款应该不是elite sport的升级款,而只是elite 65t的兄弟款,coming soon。。。
▼jabra有个官方应用,可用来对耳塞进行管理和基础设置--Jabra Sound+
▼可设置的还真不少,比如更改耳机提示音语言、更新固件、侧音侧听设置、自动暂停音乐设置、语音助手设置、调音等等。
▼既然说到软件调音,就看下吧,想法挺好的,根据不同喜好自己调,但是实际使用还是又不方便,因为没有预设调音,大部分人都不太懂,调乱了反而出恶声,所以我是没调。
▼顺便说下连接后如果允许程序访问通讯录,来电的时候是可以朗读出来电者姓名的,便于在不方便的时候判断是否接听电话。
☛真无线,这个没得说,真无线真的不是简单把线拿掉就行了,是整个系统都要重新设计的,同步问题、续航问题、操作体验,和以前有根线的无线耳机完全是两码事,即使我是脑残大法粉,我还是想说大法的降噪豆第一代算是失败了,而手上这款elite 65t在一个礼拜的使用者,总体是满意的。
☛不错的听感,偏中下盘,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不会有太多人用蓝牙耳机听古典交响什么的吧,所以但从个人听音喜好来说,我认为声音方面比手上的airpods是好上不少的;
☛降噪功能很好,虽然是被动降噪,但完全够用。
☛侧听等辅助功能给好评,这也是我所说的真无线真的不是简单去掉原来蓝牙耳机的线的具体表现,必须有不少辅助的功能去支撑它的,否则用户的体验会很差;
☛续航可以,对于我这种一天听一个小时音乐,开车时接打几个电话的人来说,用个三五天完全没问题。
☛操控方面的用户体验还是差那么点意思:比如左耳连接方式,比如取下就停戴上就有的稳定性,比如生涩的按键体验,比如左右耳按钮不一致带来的操作体验的不一致等等;
☛长时间佩戴,耳朵容易疲劳,更长时间佩戴个别会出现耳朵疼(比如我);
☛价格还是高了,如果价位在八九百块的话,这款耳机竞争力上去一大截,但是大厂有大厂的姿态,想要到这个价位估计要很久;
☛app端软件是英文的,虽然耳塞提示音可以通过下载更新包的形式变成中文,但是app软件完全没有汉化,操作体验减一分;
☛配色阻止了一部分女性群体,太商务向了。
说实话一周的体验,个人对这个耳塞的看法还是有波折的,最开始有点失望,操控感欠佳,左右耳塞按键不一样,左耳又没搞懂为啥时有时无,然后插在耳朵上按来按去,按到后来耳朵都疼,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音质还行,厚实,用了几天之后等操作熟悉之后,渐渐觉得各方面都算是均衡,体现了一个大厂应有的水平,所以越用到后来也就觉得这个“真无线”耳机还是挺靠谱的。
好了,最后最后,谈谈elite 65t和airpods的选择,毕竟两者官方定价只差了20块钱,肯定会有人问,这个价格我为什么不选airpods?是的,这很难回答,我想说的是这两个无线耳机还是有特质上的区别的,elite 65t更偏向于音质,但是整体操控(也许和工业设计有关)还是差点;而airpods更偏向于易用性,挂上就有,摘了就没,工业设计(这里的工业设计不包含外表)、科技含量及触控手感简直爆表,丝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但是他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就是音质上差点,太白开水太清淡。所以综上,如果想要更好的音质,那么elite 65t值得一试,如果只是要好用,那么airpods是目前阶段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当然还是想说,elite 65t如果可以继续降价,来到800-900左右的价位空间,或许会有不错的销量。
收工,大家轻喷。
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