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刷到了那么多英语的帖子?”

这些帖主通常都自称“TikTok难民”
且帖文IP来自美国

当地时间1月10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最高法院正加速审理一项涉及强制出售或全美封禁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的法案,并可能最早于13日这周作出裁决。面对TikTok可能在本周遭禁的局面,一些美国网民没有选择Facebook(脸书)、Instagram(照片墙)等美国本土社交媒体平台,而是转投“小红书”这一中国社交平台并被迅速“种草”。
大批“TikTok难民”的蜂拥而至,使得“小红书”一度登顶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的首位。面对这些新用户,中国网友虽然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和这些说英文的新朋友们在小红书的评论区聊起了天。



爱小动物的用户们
互相分享萌宠的逗趣图片

中美生活方式类博主
和爱好者也在小红书上相聚
热评穿搭

大批“TikTok难民”的涌入
也开启了小红书“英语角”这一新功能

而一些美国网友自愿“辅导英语”的提议
则引来了不少中国学生在线提问

一位中国学生在评论区发出了英语试卷,美国网友5分钟后回复:想问哪道题?
一些“TikTok难民”甚至互相“认老乡”
一名在小红书上“冲浪”愉快的美国网友
还向刚“登录”的新人们
传递起了心得
发个视频吧
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友好!

还有一些“TikTok难民”
则担忧自家人的“蜂拥而至”
会打扰小红书原本的生态
提议用“买买买”来显示自己的价值
并得到了呼应
有的用户已经开始寻求购物攻略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用户对小红书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国可能实施的TikTok禁令的一种抗议表达。例如,X平台上的用户“Jeff”发文称:“如果美国政府声称封禁TikTok是因为数据安全问题,那我还不如直接去源头看看。” 小红书:会加强审核要求,反馈一键翻译需求
记者查询发现,自1月13日至1月15日上午11时,谷歌趋势显示,“Red note(小红书)”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从0飙升至100,搜索量前两位的国家为中国和美国。


1月14日,小红书官方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确实有大量海外用户注册小红书,平台会加强审核要求,所有帖文都必须遵守社区公约的规范管理。“我们也会向上级反馈网友提出的一键翻译的需求。近期外网注册量大,不会影响本地用户的正常使用,也请用户放心。”该工作人员说。
“小红书创立之初有海外版,但是一直不温不火,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很多海外网民对这个App还是陌生的。在他们看来,小红书还没有固化的创作者和内容,所以也有探索欲。就像2020年左右的TikTok突然爆火一样,可以短时间内实现从0到100的转变。”
在张书乐看来,小红书想要抓住这波流量并不容易。小红书运营方比起关注海外用户的黏性,更应该关注本土用户的需求。“突然涌入的海外网民势必会对本土用户造成冲击,在好奇心过后,怎么能够让铁杆粉丝不被打扰,是小红书应当思考的问题。”
张书乐认为,想要抓住流量密码,小红书需要关注本身的优势。“区别于TikTok,小红书本身的优势是种草模式。
比起TikTok网络大咖直播带货的模式,小红书博主一般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使用感受和体验,以引导用户浏览帖文并购买物品。”张书乐告诉记者,为了能够长足发展,小红书应当以种草模式为基础,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
“当然,小红书在海外的爆火也成为国内软件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模板,一些App想要国际化和商业化都可以通过这一模式进行尝试,虽然现在还在探索阶段,但前景还是光明的。”张书乐说。
人民日报评论:“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怎么看?这两天,美国“TikTok难民”涌入中国社交应用小红书的新闻刷屏网络。目前,平台上的中美网友围绕宠物、美妆、美食、旅行等话题友好互动、热络交流,好不热闹。这估计是那些对TikTok采取封禁态度的美国政客们没想到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点中外皆然。比如美国的TikTok平台上,有在家带娃的美国宝妈,有靠才艺吸引粉丝的自由职业者,有赚外快还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还有无数小企业,他们有的在TikTok上分享生活、休闲娱乐,有的则依托这个平台联络资源、获取收入。这样一个平台如果被禁,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就不仅失去了一个沟通交流的空间,还意味着丢掉饭碗,也难怪这些美国网友自嘲为“难民”。这一新闻让人们更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大势,什么是人心。美国老百姓要正常生活,中国企业要正常发展,中美两国民众要正常交流……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大势。有美国网友说,“在小红书上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很多中国网友不仅热情介绍自己的生活,也分享来自大洋彼岸的精彩故事。有评论将这次中美网友的“相遇”比喻为网络版“乒乓外交”、21世纪的“厨房辩论”时刻,这些诙谐表达的背后,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开放、交流、互鉴,是人类不变的主题,是各国民众发自内心的渴望。从“TikTok难民”流连我国社交软件,到“China Travel”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从李子柒携视频回归引海外粉丝泪目,到国产游戏“悟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今天的中国,何以“自带流量”,形成“万有引力”?毫无疑问,这得益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日新又新的现代化面貌,也得益于国家的开放、民众的友善、社会的包容。满园春色关不住,有美国网友疾呼:“是时候开眼看中国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济全球化的滚滚大潮中,在网络世界的互联互通中,那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会越发紧密,必将携手向前。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是“TikTok难民”,不如说是“地球村村民”;与其说是“流浪”,不如说是找到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