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加工
【科技】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
2025-01-02 09:27

MBAClub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1;QQ群:63508807

投稿邮箱:post@MBAClub.cn

合作邮箱:Cooperate@MBAClub.cn

============================

阅读引语

一家国外博客网站最近公布了十项被认为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依次是人工智能、意识上传、超大型工程、分子制造技术、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电子人、太空移民、基因疗法/核糖核酸干预、虚拟现实、人体冷冻。


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


所谓超越人类极限指的是通过先进技术提高人类的能力,这里说的技术当然不是iPod 、iPhone、Playstation 这些目前最流行的电子玩意儿所采用的技术,而是为消灭疾病、向世界上最穷的人提供廉价而又质量的产品、改善生活质量、社会交流以及其他事项所采用的一种重大的战略性技术。我们是不会注意到技术的,因为它混合在世界的架构中,但如果技术变得可以获取了,我们会立即注意到它的存在。而且技术无所谓昂贵与否,如果一项技术真的有效,那么它会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许多倍的价值。


所以,超越人类极限的粉丝们在技术进步这个问题上看得更加长远,他们所展望的未来技术不是5年或10年,而是20年,30年甚至更远。我们都知道,我们展望得越远,预测便越不确定,但有一件事是非常肯定的:如果一项技术在物理上说是可能的,看上去也确实有用的话,人类(或超人类)的创造性会将它视为最终可以获得的技术。随着我们对物质原子结构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技术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雄心勃勃,从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大。有时候新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更加快乐,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下就是这十项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


1、人工智能



未来学派认为这是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强有力的人工智能真的可行,思维、感知、想象、发现、交流、都可实现人工合成的智慧。而串行运算之充分,并行运算之必需,也都在技术范围能达到之内。现在电脑的运算速度已接近了人脑的运行速度。


世界将被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风潮冲击,但谁也无法说明其中的细节。如果象沙子一样的物质也能被制作成电脑芯片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最终太阳系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会变成智能化的,其结果将是“智力复兴期”:智能化的不断扩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相反,如果没有感情因素在其中,人工智能会将人类带向末日。因此我们必须设立最基本的条件,否刚必将自食恶果,后悔莫及。


2、意识上传



意识可以廉依附于一种载体,也就有可能依附在另一种载体上。意识上传,有时是指非生物学智慧,即围绕着认知处理过程可以通过本源培养而不是现有的神经元来实现。考虑到神经生理学几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和近期世界上首次脑修复术-人工合成海马体-这些似乎真的可行。


看起来,我们的意识更多由其表达的信息模式,而不是其特有的硬件配置决定的。虽然很多哲学家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要使公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接受似乎还有待时日:人们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是个在生物学神经元上安装了自动计算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但是很难想到另一点:一旦我们否认了非实质性灵魂的存在,我们必须承认精神也是安装在肉体之上的一种物质形式,但是如果除了现有神经元之外的物质能完成这一功能,那么为什么不能说智慧和意识也能通过其它形式存在。


3、超大型工程



人们大多熟知那些超大型工程,因为象《死亡之星》之类的科幻作品中到处可见,比如,典型的大型工程指那些至少长达1000公里的巨物,如太空电梯、戴森球体等等。如果采用上述所说的自我复制机器人技术,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就可以大部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我们这些智慧生命只需负责其中最高端的功能与设计部分即可。考虑到人类进入太空还需较长时间,目前太空中也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和使用的建筑物,我们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如果真能建成这些巨型建筑,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4、分子制造技术



如果自我复制是机器人技术的圣杯,那么分子纳米技术就是制造业的圣杯。分子纳米技术最初由自我复制技术产生而来,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以原子的精度生产绝大多数产品,这一概念又被叫做“纳诺工厂”。


从实用角度来讲,纳诺工厂的出现意味着几乎每种产品都可能由钻石造成,发动机会变得如此强劲,只需小小的一立方厘米就足以驱动一辆汽车,纳诺医疗设备可用来愈合伤口并在不动手术的前提下修复患者的有病器官,气悬浮纳诺设备(“效用雾”)在实践中可用来模仿所需的物品;另外,它还用于制造可有效载荷足以杀死上千人毒药的微型机器人,或者用来生产一种可以用极快速度从U-238中分离出U-235的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的设备,或者自我复制人工合成海藻。这些大量使用的干净应用方法会直接将以往肮脏的应用方法淘汰出局。


5、自我复制的机器人



当机器人能为我们完成一切工作之后,人类自己要干些什么呢?自我复制被认为是机器人技术中的圣杯。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以“航天飞行中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为题进行了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的自我复制只是机械问题,并不需要进行重大的基础性理论突破。该研究计划将重达100吨的东西送往月球,并给它一年的自我复制时间,让其进行自我复制直至达到预期水准。


该计划细节详实,其构想来自工厂内常见的行驶在铁轨上的电子车,使用这种叫做“paving machinesa”的东西能传导太阳光,并融化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机器人矿工负责收集原材料,装备一个太阳能电池为其提供全部


能源。十年之后,月球工厂的生产量就可达到10万吨 ,并且是全自动化。如果人类移民月球成功,也可重新掌控工厂的生产管理,并利用它生产家居用品,提供足量的太阳能。


如果地球上也能建成类似的自我复制系统,那么几乎可以足量提供所有人类所需的物质。自我复制工厂可以通过从海洋抽水将澳大利亚广袤空荡的荒地变成繁华似锦的大花园,它们可以融化北冰洋的冰雪并建成一座适合人类居住的巨大的透明屋顶,它们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的潜水装置深入无生命生存的大洋底部,挖掘那里的沉沙为人类移民兴建新的居住地。如果真能这样在地球表面开辟如此大面积的新大陆,人们起码暂时不会再担心人口膨胀等问题了;而当今后人类真的又觉得地球过于拥护之时,还可以选择移居月球、火星、甚至小行星带,只需使用自我复制的机器人技术为上万亿人类太空移民选择适宜居住的场所就可以了。 


6、电子人



你能发现这幅图中的电子人吗?没错,你正看的就是他!他叫迈克尔、考罗斯特,出生时几乎全聋,现在通过耳蜗植入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听力。在科幻作品中,电子人往往都是千人一面–要么是维护公平的超人、要么是电子杀手,要么是超级警察。其实电子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他们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模一样,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一些升级换代的电子人会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投入市场,如助听器、助视器、新陈代谢促进器、人造骨骼、人造肌肉、人造器官,甚至会有不易被人发现的在皮下植入的电子脑。


电子人是人与机器的结合。这不是一个科幻概念,英国著名控制论专家凯文·沃里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相关试验。由于他大胆地将电脑芯片植入身体,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沃里克的研究招来骂声一片,但他并未停止自己的研究,而且断言:“我们人类可以进化成电子人——部分是人,部分是机器。”


沃里克预言,如果控制论进一步发展下去,那么它将用红外雷达帮助盲人“看”东西,通过超声波让耳聋的人“听”到声音。他甚至担心,如果人不与机器合二为一的话,人类可能会在未来变成一种较低等的生命。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情,防止这一结果的出现。 


7、太空移民



如果我们能够向整个宇宙扩张,为什么要担心地球上有太多的人?早期欧洲通过将其过剩人口运往新大陆而解决了它的人口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这一进程?人类的太空计划已经指出了道路。


在未来学派的哲学体系里,太空移民是超越人类科技极限的重要部分;同样,由于超越人类科技的发展,才使太空移民成为可能,因为人类天依靠天生条件是不可能在太空中生存的,从生理学上讲就会有诸多不可能之处,如肌肉萎缩、肠胃胀气等。如果人类来到金星,会因高温而融化掉;如果来到火星,则会被冻僵。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升级人类身体的能力,也就是说不是把宇宙地球化,而是将人类宇宙化。


8、基因疗法/核糖核酸干预



简单地说,基因疗法就是用好的基因替换掉不好的基因,而核糖核酸(RNA)干预则可以有选择地将不好的基因剔除掉。两项技术结合起来,我们人类就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我们的基因代码的能力。


现代医学正在重新定义“老年”,可能用不了多久,人类就可以轻松活过目前的寿命上限—120岁,这便归功于基因疗法。剑桥大学的生物医学老年医学专家奥布雷·格雷对人类寿命的预测更加乐观。他相信,人能够活到1000岁。他对与会的人员说,利用干细胞、基因疗法和其他技术对身体定期进行维修,可能最终会完全制止人体的衰老。如果每一种维护方法可以将寿命延长30年或40年,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死亡可被推迟。


基因是“生命的设计图”,所以当基因因为突变、缺失、转移或是不正常的扩增而“出错”时,细胞制造出来的蛋白质数量或是形态就会出现问题,人体也就生病了。所以要治疗这种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找出基因发生“错误”的地方和原因,把它矫正回来,疾病自然就会痊愈了。


基因疗法即是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纤维干细胞、肝细胞、癌细胞等),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接着把这些修复好的细胞培养、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送回患者体内,这些细胞就会发挥“医生”的功能,把疾病治好了。


9、虚拟现实



这张图片看上去可能像一张照片,但实际上它是游戏《Crysis》的一个屏幕截图,这个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将于今年底推出。从这张截图上你你会看出,电脑制图技术已经逼近真实。到2020年代,虚拟现实的画面的清晰度将会高得让你难辨真假,到那个时候,虚拟环境将成为你喜欢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用不了多久,虚拟现实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逼真了,还会有逼真的触觉,它会让你的感觉相信触觉技术正在传递真实的事情。到那个时候,哪是现实,哪是虚拟现实,就更加难以区分了。


10、人体冷冻



人体冷冻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年。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像《圣经》里说的那样,活到700甚至800岁。但是,实验刚刚开始,所以现在向世人宣称我们已征服了死亡还为时尚早。


科学家们经常谈论人体冷冻术,设想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这种想法已经广泛被科幻小说所采用,但现在它有可能变为现实。人体冷冻可以被视为葬礼的一个变种。在美国,富人可以选择被埋在地里或被冻起来直到人类发明了重生的技术。但在自然死亡前被冰冻起来会怎样呢?冰晶体不会损坏细胞,它们只是将其一分为二。你现在不可能让冰箱里的鱼再活过来,但它也不会变成其他的东西,因为它只是被简单地冻了起来。当然,让细胞不死,科学家们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


为了研究人体冷冻,科学家们需要建一些特殊用途的“农场”,里面安上生产液态氮的装置。人体冷冻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很经济的:冷冻一个人体的价格大约为2000美元。经过这样处理的人实际上便停止了死亡。这种想法在20年后也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人体冷冻术也面临着道德方面的问题。一个经冷冻处理的人能适应100或200年后的全新生活吗?这不排除一个“复活”的人会对新生活感到绝望、发疯的可能性。在不朽人群出现之前,人们的确需要先考虑好这些问题。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科技】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技术】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kub2b.com/news/18569.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ww.kub2b.com/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光威复材2024年下降逾15%,连续两年发生下滑
3月31日晚,(300699.SZ)发布2024年财报,实现营收24.5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下降15.12%;扣非净利润6.6
看完超人气游戏改编的《我的世界大电影》,我整个人都方了
观影《我的世界大电影》,感觉自己真的方了。毕竟,已经领略过风靡全球的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中那方块的世界,还有游戏带给人的
手机大脑手机阅读「手机大脑」
为什么只要醒着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为什么疫情中的我们更容易自投罗网?为什么比尔·盖茨不让小孩用手机,乔布斯不让孩子碰iPad?
远洋集团(03377):拟3.22亿元出售北京盛永置业投资23%股权
智通财经APP讯,远洋集团(03377)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11日,卖方(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银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向买方(日照钢
600375,停牌,退市风险解除!
*ST汉马(600375)即将去星摘帽。4月16日晚间,该公司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
300万像素手写滑盖三星G618行货大跌530三星滑盖手机「300万像素手写滑盖三星G618行货大跌530」
  【7月15日太平洋电脑网上海站】今天,三星奥运手机G618行货从2288元跌至新低1758元。530元的降幅对于这款三星众多奥运手机中
最新手机续航TOP10排行榜:小米14垫底,Mate60和iPhone15落榜,第一名让人很意外手机续航排行「最新手机续航TOP10排行榜:小米14垫底,Mate60和iPhone15落榜,第一名让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续航能力也成为用户选择新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
“好房子”新规激发楼市活力 北京3月新旧房成交量齐增
每经记者:陈梦妤    每经编辑:魏文艺“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所有项目均超额完成销售任务,完成率均达100%以上。这一成绩主要
智能手机:重塑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双刃剑现代手机「智能手机:重塑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双刃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高效的社交方式以及
10块钱的VR跟7000元的到底有啥区别?部手机「10块钱的VR跟7000元的到底有啥区别?」
步入VR元年,VR的关注度甚至乎呈直线上升,但是还有很多VR小白根本不知道VR为何物。VR频道特设《小白玩VR》系列文章,没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