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从诞生起到现在已经有大约6亿的用户量,装机量达到90%,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微信也在庞大用户量的促进下发展得越来越多元化。到现在微信与其说是一个社交软件,更接近一个移动端媒体平台,腾讯依靠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微信的本质已经不单单是社交软件,亦不是媒体,它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媒体平台——众多企业帐号、自媒体活跃于之上,用户选择性地关注并阅读。
微信从2.0开始,加入了语音功能,快速便捷的语音聊天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社交应用的看法,也为微信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的用户群;3.0的摇一摇推出更是稳固了微信在中国移动端社交app第一的地位,用户量直线上升。直到3.0微信还只能算是一个社交软件,4.0的诸多改变和改变之后带来的潜在利益为微信之后建立庞大的生态圈打下了基石。4.0最大的改变就是公众平台的添加,即将企业信息、服务、活动等内容通过微信网页的方式进行表现,用户通过简单的设置,就能生成微信3G网站。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企业品牌展示给微信用户,减少宣传成本,建立企业与消费者、客户的一对一互动和沟通,将消费者接入企业CRM系统,进行促销、推广、宣传、售后等。而个人和一些机构也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将信息直接在微信软件内提供给用户,例如各种新闻,文章,甚至小游戏。随后5.0的表情商店和公众账号的分类,6.0的短视频功能更丰富了微信的功能,微信几乎集合了一部手机需要的全部功能,成为一个超级app,微信的生态圈也已经初步形成。
目前微信的发展重点也是主要盈利来源有6大方面,分别是电商,移动支付,O2O,生活服务,理财和游戏。而其盈利模式,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品牌广告收入。微信通过公众平台,依靠较多的用户量带来较多的点击率,可以吸引品牌广告的投放。据尼尔森公司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内,戴尔公司通过Twitter获得的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但是由于社交网站有低广告响应率的特点,因此广告客户也会慎重考虑在像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但微信现在根据需求可以开发接入各种应用。关注某些公众账号,可以实现查天气、查路况、查违章、查快递以及订酒店等几乎所有生活应用服务。应用同时又能很好实现和用户的互动以及CRM管理咨询。随着app以及html5的开发火热,势必会出现功能性的收费应用,特别是游戏应用。随着用户对微信的认可以及将微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优秀的收费应用的出现是双方需求的必然。比如,购物频道,游戏频道,广告推广之类,合作的商家需要给腾讯一笔可观的费用,用以提高自己在微信平台的知名度,品牌广告也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服务来进行宣传。
其次,和其它网站或相关应用进行收入分成。微信利用自身庞大的用户群,把大量的用户群转移到其它网站上,进而和其它网站进行广告分成。或者通过对市场的占有,像腾讯旗下QQ一样扩大其公司的影响力,进行公司周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例如在微信平台与好友进行娱乐和游戏,很多都是腾讯官方发布的,而腾讯的游戏可以通过一些增值服务收取费用。微信将来进入PC端,其生态链上的潜在利益甚至高于对公司的QQ。
第三,运营商分成。随着4G的正式商用,移动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微信天生就具有完全和移动介质良好融合的特点,这样就可以和移动运营商进行流量分成。随着6.0短视频微信的推广和4G带来的高速移动网络,运营商目前都推出了微信专项流量包。
第四,微信支付,微信理财以及微信会员卡,微信支付,方便微信平台下的交易。其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巨大威胁。微信理财,通过此项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筹资,同时收取企业的一笔费用。微信会员卡作为微信商业化第一个重要产品,微信微生活服务接地本土商家,可以深度结合到商家的CRM系统中,加上微信移动支付的完成,微信会员卡基于地理信息、时间、用户日常消费习惯,以及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推荐周围商家微信会员信息,查找附件的商家,推送相关生活服务信息以及与商家分成收取广告费。
微信通过公众平台这个拥有无限潜力的方式下的盈利方式还有很多,而不简单的是这些盈利方式一环扣一环,形成了一个整体。但相对的其风险也将更大,例如微信支付这个平台出了问题,将影响整个微信的运作。
随着微信在全球的不断扩张,微信正成为中国第一款世界级互联网产品, 有望成为继谷歌、Twitter 、Facebook、Youtube和维基百科之后第六大全球互联网平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表示,50个360产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微信,微信奠定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周鸿祎认为,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除了马化腾拿到了“船票”,其他人都还在摸索。毫无疑问,微信作为腾讯最为倚重和寄予厚望的产品,会源源不断的得到腾讯各大部门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以微信如今的用户量,很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下一代通信互动平台。但正如马化腾所说:“微信只是无线互联网的站台票,不是船票。”微信想要在互联网圈子内长久立足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和持续的创新。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到目前为止拥有6亿用户,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即使,单从这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言,微信也无愧“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是一个很大的潜在价值库。”确实,微信生态圈的土壤已经肥沃了,是时候开发其潜在价值了。
我不知腾讯公司当初在推出微信时将其定位在什么位置,是为了在移动终端占据一席之地,还是仅仅作为社交应用来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但就目前而言,与其说微信是社交的,不如说是移动的,它是专门为智能设备而生,也必将根植于智能设备形成庞大的生态圈。这点,我们已经身在其中了。我想,这才是他能在大批社交应用独占鳌头的原因吧!
微信,起初是作为社交应用而声名在外的,但目前微信作为社交应用的典型性却越来越弱化,反之,作为个人通信工具的作用却越来越强化。履历微信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真正让其开始腾飞的就是其在2.0版本中加入了语音通讯功能,这使用户走出了只能依靠文字图片社交的时代。因此,随着市场发展,微信和陌陌等社交工具差异性越来越强,而对传统移动通信业务市场的侵蚀却越来越强。微信对移动业务,无论是话音业务还是短信、彩信等数据业务,都形成越来越强的分流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微信社交特性弱化,通信特性加强,它才成为更加基础的业务,并借此构建了强大的生态圈。
一般而言,媒体的主要盈利来源有二:一是广告主,二是用户。这点在微信上尤为突出。借网友的话来说,“微信才是中国流量最大的浏览器”。
首先,6亿的用户保证了媒体平台的阅读量。这是最最基本的,也是微信现在的核心优势。假定点击率恒定,微信巨大的用户量就能保证广告的点击量。其次,微信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内容创造者。5.0版本打算折叠自媒体这一事件便足以证明。当然你会争论说多不代表好,但首先要有内容,才能成为吸引用户的媒体,才能成为广告的发布商。若6亿受众由始至终只是把微信当作是社交工具,而不当作是获取信息的媒体平台,失去了媒体的本质,亦不用再提什么广告网络了。第三,广告主资源积累已久。腾讯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人气极旺,大多客户都在腾讯各个渠道投放广告,腾讯亦与不少广告主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广告主资源优势使微信无须从零开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微信可以在短时间内不费吹灰之力获取大量广告客户。
关于广告的插入,微信的几个功能很值得一提,这些功能不仅掩盖了插入广告的明显痕迹,也不失一定的娱乐性,让用户“身在其中而不知”或者“明知而不愿点破”。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此加以利用。
其一,朋友圈。只要你的平台拥有分享功能,即可接入微信开放平台,在内容上做的更贴近用户,让用户愿意通过朋友圈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朋友再分享给朋友的朋友……朋友圈的传播受众是微信好友,好友与好友间的传播,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口碑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二,查看附近的人。当用户点击“查看附近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基于LBS的功能插件,查找到周围的微信用户。查找到的用户,除了显示用户姓名等基本信息外,还会显示用户签名档的内容,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免费的广告位——签名档,小做文章,为自己的产品做个免费的小广告。
其三,漂流瓶。漂流瓶本身可以发送不同的文字内容甚至语音等,如果营销得当,也能产生不错的营销效果。微信官方可以对漂流瓶的参数进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广的活动在某一时间段内抛出的漂流瓶数量大增,普通用户“捞”到的几率也会增加。而这种语音的模式,也让用户觉得更加真实。
在这里,我再特别说明一下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与企业号。公众平台的推出,让再小的个体,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这促使了大量自媒体的涌现,使得普通资讯的生产、发行和消费摆脱了传统印刷技术和PC互联网的桎梏,效率显著提升。而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微信企业号,则能帮助企业建立与员工、上下游合作伙伴及企业应用间的连接。截至目前,微信已开发出超过110个开放平台接口与40多个企业专属接口。更重要的是,微信企业号可以让企业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
目前,只要打开微信,我们不难发现微信已从单纯的通信服务中跳脱出来了,它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广告所带来的收益,它瞄向了更基础,更大众化得市场。微信支付,公众平台等无一不说明微信与生活服务的高度契合,它从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工具,逐渐进化成一个连接人、硬件和服务的“森林”,通过“连接一切”带来人体的延伸、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日常生活的便捷。
纵观微信从去年到今年的种种更新,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在进一步将人、设备和服务连接在一起,让用户的体验不再拘泥于当时当下。与手环、电视、空调等智能硬件的互联,以及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线下服务的接入,使得微信像水和电一样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一切”正在成为现实。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这6亿用户之上的,也是吸引6亿用户的原因所在(滚雪球效应)。
当然,现在微信所做的只是尝试,当它真正将生活方式与其绑定,你会发现你真的离不开这个微信生态圈了,因为你真的被他“圈”住了。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目前拥有超过6亿的用户,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基于个人对微信的一些认识和在网上查找的一些资料,我对微信的盈利模式有了一些小的认识。
首先是微信开发和管理方腾讯公司的盈利模式,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通过对市场的占有,像腾讯QQ一样扩大其公司的影响力,进行公司周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例如在微信平台与好友进行娱乐和游戏,很多都是腾讯官方发布的,而腾讯的游戏可以通过一些增值服务收取费用。
2.微信的一些推广频道,比如,购物频道,游戏频道,广告推广之类,还有公众号认证,合作的商家需要给腾讯一笔可观的费用,用以提高自己在微信平台的知名度。
3.微信支付,方便微信平台下的交易。微信理财,通过此项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筹资,同时收取企业的一笔费用。
4.积累足够的用户,未来将可能利用这个优势进行盈利,以下是对微信以后的盈利模式的一些分析:①搜索引擎,微信开发平台内的搜索引擎,对有收录需求的商家采取排名收费的方式,类似百度搜索引擎的盈利方式,收取商家的钱,为商家提高搜索排名。②微信VIP,类似QQ会员,收取开通费用,拥有一些特权,比如目前微信公众账号基本都只能发送一条每天,有这个服务后,每天可以增加到N条。③增值服务,例如微信云盘,付费表情。④用户非私密信息的盈利,向希望得到这些信息的营销公司提供信息,收取一定的费用。
其次是微信生态圈内使用者,即个人或商家在微信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即将企业信息、服务、活动等内容通过微信网页的方式进行表现,用户通过简单的设置,就能生成微信3G网站。通过微信公众平
台将企业品牌展示给微信用户,减少宣传成本,建立企业与消费者、客户的一对一互动和沟通,将消费者接入企业CRM系统,进行促销、推广、宣传、售后等。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例如,经常在百度贴吧里看到一些个体商家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留下自己的微店联系方式(微店是提供让微商玩家入驻的平台。有点类似PC端建站的工具,其不同于移动电商的App,主要利用HTML5技术生成店铺页面,更加轻便,商家可以直接装修店铺,上传商品信息,还可通过自主分发链接的方式与社交结合进行引流,完成交易。微店作为一个微商平台,一头牵着供货商,一头牵着网民。微店就类似于移动端的淘宝店,主要就是利用社交分享、熟人经济进行营销),微信的几个功能很值得一提,其一,查看附近的人,用户点击“查看附近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基于LBS的功能插件,查找到周围的微信用户。查找到的用户,除了显示用户姓名等基本信息外,还会显示用户签名档的内容,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免费的广告位——签名档,小做文章,为自己的产品做个免费的小广告。其二,漂流瓶,漂流瓶本身可以发送不同的文字内容甚至语音等,如果营销得当,也能产生不错的营销效果。微信官方可以对漂流瓶的参数进行更改,使得合作商家推广的活动在某一时间段内抛出的漂流瓶数量大增,普通用户“捞”到的几率也会增加。而这种语音的模式,也让用户觉得更加真实。其三,开放平台和朋友圈,只要你的平台拥有分享功能,即可接入微信开放平台,在内容上做的更贴近用户,让用户愿意通过朋友圈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朋友再分享给朋友的朋友……朋友圈的传播受众是微信好友,好友与好友间的传播,又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口碑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采用C2C模式,微信的巨大用户基数给微店个体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微信开通了微支付之后,更方便了线上交易的安全和便利性。还有一种是B2C模式,即大型商家(如京东,淘宝等)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模式。由于微信的用户基数大,移动端平台的便捷性,而且微信平台开发成本低的特点,商家在微信平台销售产品的盈利会很可观。企业也可以从微信平台中获取巨大盈利,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微站接入微信平台,在微站上集成在线客服系统、在线商城、短信系统、企业CRM系统等多平台,并可以扩展出多种移动应用,例如微调查、微活动、微商城、抽奖、会员管理等。微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同步分享并传播,整合企业网络营销推广的要求,提升企业营销的精准性,扩大营销的互动性,放大企业信息传播效应,从而提高企业品牌的商业价值。对企业而言,就相当于一个低成本的,高收视率的广告。开发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中开发相关微应用,微应用可以接入微信支付接口,用户可以在移动应用中方便快捷地通过微信支付来付款。
以上就是我对微信生态圈盈利模式的一些个人理解和分析,个人认为微信平台上的营销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微信,一款于2011年1月21日由腾讯推出的面向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至今已有超过5亿的用户,用户数量发展之快足以证明微信的实力是任何一个企业所不容小觑的。自微信官方推出公众平台以来,大量的草根、名人、企业都汇聚在微信平台,微信营销也火了起来。那么有如此多人的人构成的微信生态圈内,是谁在盈利,又是如何盈利的呢?
互联网应用的盈利方式主要靠这么几类:平台、广告、体验、数据,微信应该是前三者的结合,为了便于阐述这里按照微信里提供的功能来一一阐述。
公众号
公众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
订阅号主要担当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媒体通过订阅号可以向用户提供咨询和信息,信息绝大多数是免费的,由于微信的相对封闭性,推送信息的限制性(订阅号每天能发一条图文信息,而服务号每月只能发一条)所以该公众号也经常充当宣传的作用,订阅号的盈利往往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某个方面的专门的公众号,
以此来吸引一片粉丝的关注,当有一定的关注量基础后,有四条路可以达到盈利,第一种是在自己的内容中加入广告位,该广告位可以是介绍电商的,也可以是直接一条链接连接到相关的商品的页面以点击率来获取盈利,第二者是订阅者转化,很多公众号往往是私下交易进行互推来互相增加关注度,第三种是基于公众号的服务,第四种是一次性出售自己的公众号,这种方式比较少因为让买主经营这个公众号可能会渐渐失去关注度。可以将广告直接链接到某个公众号的服务页面上或某个导购账号的内容页面,这些广告往往是为用户定制的,即靠用户浏览记录来推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广告。
所以说,订阅号主要靠广告来盈利。
服务号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咨询用,服务号由于每个月只有一条发送消息的限制所以在仅有的一次消息中不适宜作广告的推送,所以服务号作用往往是利用丰富的开发接口来做出自定义的服务、帐号玩法、互动来吸引并留住粉丝。盈利方面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盈利方式,主流的应该是这样两种:一是办理会员,通过给办理过会员的用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来盈利,即靠用户体验来盈利,第二个是在服务中掺入广告信息,必要时还会加个超链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靠着广告来盈利。如上所说,服务号往往不能独存,一般会有一个订阅号与之对应来作宣传之用。
企业号主要帮助企业实现员工的生产、协作及运营的移动化。它提供了许多功能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发布工作内容、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度、日程等等。
微信的公众号的申请是免费的,其主要收益方式是推送广告,然而光靠图文来维护未免显得太单调了,为了使得公告号更为丰富就需要第三方的API的帮助。
第三方API
第三方API是在微信给公告号的一种处理信息的新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与用户进行消息交互的能力,对于成功登入的用户,当用户发送信息之后,会通过接入第三方的服务器的消息来推送。开发方开放的API主要有三类:一是美化过的消息推送UI,二是轻型游戏,三是跟企业号有关的OA系统。
美化的UI主要是用来作更好的宣传,因为原始的微信消息推送比较所以
使用美化的UI进行推广会更好地表达主题,吸引用户、与用户互动,这方面的盈利者主要是API的开发者。
轻型游戏,也就是一些简单的游戏,对手机要求不高,而且数据量少,便于手机下载运行,游戏以考验眼力,手速为主,游戏的获益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游戏中会弹出一些广告,从推送广告中获益,二是游戏结束会有分享的提示,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关注度。所以盈利的可以是开放方、与运营方。
OA系统,主要是为业务而设计,盈利主要是开放方。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微信的一种在手机实现便捷消费的的功能,微信支付主要完善了“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关系链”的一体化,它通过为商家提供付费接口,并将之置入第三方API中实现在微信上的离线商务模式。
前面提到的公共号是免费申请的,第三方API的开发接口也是免费提供的,就连支付接口也是免费的,那么微信的盈利在哪里呢,难道微信真的只是是个“福利应用”么?其实不然,微信应该是这个生态圈的最大盈利方,这个生态圈就好比一片土地,商家在这里挖金,段子手在这辛勤运营,但是微信可是这块地的地主啊,微信为商家打造更便利、更有效的营销工具——公众号与第三方API,为他们完善安全、便捷的交易模式——微信支付,现阶段免费只是腾讯采用了跟QQ一样的经营模式,让微信处于吸引更多的商家和用户,然后当有了很多的商家与用户作为基础后,相信它会推出很多的额外服务,让商家们对营销工具进行付费。所以微信才是这后面最大的收益者。
作为总结,笔者想说现在微信确实正在蓬勃地发展,虽然腾讯应该会在以后采取一定的收费制度,但是作为一名未来的程序员也应该抓住潮流才对,无论是学习如何经营一个公告号,或者去学习一些利用接口来开发第三方API都会对于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微信与生活处处相连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我们也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生“盈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