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擅长数学”是对中国留学生最大的“刻板印象”,那么留学生英语的Stereotype就是“擅长英语阅读和听力,不擅长写作和口语”。
针对这个结论,他也认真分析了几大原因,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lELTS/ English education focuses largely on memorisation rather than communication, resulting in monotone scripts being recited without eye contact, rather than natural answers being shared.
他非常犀利地指出:中国学生地雅思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记忆而非交流,这导致雅思考生只是背诵单调的讲稿而没有眼神交流,而不是分享自然的回答。
第一点就直击痛点,好像确实很多考鸭口语考试像在机械背稿……
The questions and model answers will be shared on a selection of websites, further encouraging memorisation of the answers, leading to more level 5's.
他也发现:雅思考题及标准答案会被分享到一些网站上,这进一步助长了对答案的死记硬背,导致更多人考到 5 分的成绩。
这也是国内考鸭的“模板”重复度高的原因。当一群考生都在回答问题时有着类似的发音、错误,讲述着相似故事时,分数通常也会很低,考官听着也会觉得很无聊。
按照如此方向去推测,有时候我们觉得考官“扑克脸”,可能真的是因为类似的答案他已经听了不下10遍了……
There is not much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build real communication skills.
他也提到:国内考鸭没有太多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互动并培养真正的交流技能。
虽然这点对考鸭们的要求有点高,毕竟不是大家都有这样的条件,但也表明了口语考试考察的是英语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