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友@妞妞妈梁梁 的娃已经上了初二,对比娃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花友总结出提高初中学习的三个重难点,得到很多花友的点赞和收藏。本文中,花友详细分享了初中学习的三个难点和具体解决方法,一起来看!
花友 @妞妞妈梁梁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从开学的月考到最近的期中考,这2个多月,进行了2次正规的考试,全校排名的那种,日常小考更是家常便饭,天天微信群里各科老师轮番上阵,语文小卷登场,数学紧随其后,物理你方唱罢我登场,英语虽迟但永不缺席。
家长们的工作群可以有一搭无一搭,看心情而定是否及时查阅,但是,班级群永远不敢随便“免打扰”,甚至干脆直接置顶,只要一有“战绩”,紧张的心颤抖的手,看到孩子成绩的一刹那,直接影响一天心情。我说的是否夸张,初中家长细细品。
鸡娃群里有个高频表情包,家长们自嘲也罢,谦虚也罢,反正这个表情包特别能代表家长的心情。
每次大考之后,无论考好考坏,都要做好复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小学时,复盘后,你感觉一切尽在掌握;初中时,复盘后,你觉得一切无从下手。
我也算从小学就一直参与陪伴孩子学习,一直同步也没有大撒把,今天我尝试做个汇总,把小学、初中我所经历的“问题”罗列一下。
小初考试复盘对比
这个表格非常粗浅,但也能说明为什么初中家长在复盘后“无从下手”,所以今天想跟大家主要讨论一个问题:发现问题容易,但是怎么解决问题呢?解决问题难在哪儿呢?
我个人觉得,难就难在以下几点。
娃初中寒假写的日计划
初中学科多孩子时间有限
保持住学习节奏才是关键
小学时,当你通过复盘发现问题了,你可以利用每天放学的时间,点对点的解决问题。比如数学某个知识点不行,你就把这个知识点的题目整理好,放学反复练习,集中练习一段时间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语文字词不行,每天放学听写、组词,各种小练习集中突击,毕竟就三科,而英语又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
小学只要遇到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集中突击”+“反复练习”,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但是初中你想用这招,那就可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
初中生在校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有的甚至将近12个小时,也就意味着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对初中孩子而言,保持住学习节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毕竟初中是3+N科。
比如初二,总共8门课,而且初二的学习难度相较初一提升一个台阶,如果你按照“集中突击+反复练习”,每天针对性解决问题,就有可能顾此失彼,毕竟新知识不等人,而初中新知识的进度和难度都需要每天跟进巩固。
娃的初中作业
有人问,“提前学”是不是就能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只能说要看你提前学的这个环节深度如何,练习的熟练度如何,如果“浅学”,那基本也没有太大优势。
我的方法也属于摸索,因为网上其实有很多关于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但真正实用的方法,其实还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且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策略有时候比学习方法更重要。所以,我下面提的方法,仅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娃的小学练字打卡作业
1、学校的时间是大头,保持学习节奏。这点要和孩子达成共识,保证在校听课效率、在校写作业的时间,只有把这些安顿好,才能在晚上回家的时候,穿插“解决问题”的方案。
保证优势学科的进度,不能为了补短而把原有的优势学科落下,比如期中考试小四门没考好,也不要一股脑抓小四门,主科永远是定海神针,每天还是要先保证优势学科的学习进度,在此基础上,解决短板问题。
2、合理安排查缺补漏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成因,达成共识后,帮助孩子搜集整理同类题型,或相同知识点的不同题型,周末集中做,平日抽查做。
3、先解决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不要多管齐下。时间有限,如果要解决的科目问题比较多,可以先解决最容易的,比如语文作文,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但是名著和文言文这类题型,相对固定,而且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短时间提分,就可以重点练习。
当然,这个也要分情况讨论,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你解决的这个问题,最好是效果明显的,可以在下次考试中让孩子通过分数提高提升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娃假期做的数学资料
初中家长能力有限
可以用教辅书来帮忙
小学的知识,家长只有想不想辅导,一般不存在能不能辅导的问题,但是初中阶段,家长要想辅导孩子,这个真的需要一定能力,而且全科辅导的家长估计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有可能,“父母搭配,干活不累”。
《教材帮》对于文科类知识,比如语文、英语、小四门这些科目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作为工具书而言,对家长有两个好处,我用语文举例。
1、可以利用教辅书反推知识点:很多阅读理解的题目,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教材帮》的索引目录,去理解答题思路,附图一张,一目了然。
2、可以利用教辅书每单元考点:有时候你做试卷分析,尤其是语文,我们是看了答案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任何考试都是由大纲做指挥棒,比如期中考试,考得肯定是学过的这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所以你把单元汇总看一看,就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考,考点是什么。
初中的试卷复盘,不能只看对错,其实每个题目都是有对应的知识点,而我们不仅是要把题目搞明白,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还会怎么考。所以初中的教材还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哪一科都不白给。
目前我觉得《教材帮》还是比较亲民的,家长只要识字,都能看得懂,而且非常详细了。
搜索能力很重要
善用教辅和资料
搜索能力其实也是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重点,比如课外班,买教辅,毕竟前面说了两个实际情况——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课外班至少可以帮助家长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好的老师肯定能讲明白,教辅资料肯定能解决练习的问题,好的教辅可以开拓视野。
双减后,机构确实少了,但实际留存下来的机构或者说老师也都是大浪淘沙了,都是因为口碑相传而存活下来的,虽然在职老师都不敢明面上课,但有一些渠道还是可以找到关系,这个就看家长精神头了,不细说。
还有一些机构或组织,那真是口碑流传下来的,比如睿爸小屋的学习小组、罗胖子数学、五哥语文(现在叫五爷了)、B站的一些UP主等等。
真·凤舞九天:B站知名科普Up主
资料方面,这个其实也很重要,因为初中的教辅太多了,而且初中教辅还有个特点就是“地域性”,所以好教辅的标准,不仅仅是从难度上来评估,其实还要看是否符合当地的情况。
比如说语文阅读理解,这个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痛,你说不得分还能挂上边,但是总是不能得满分,都想解决,你网上一搜《初中阅读理解》,没有上千我觉得上百肯定不夸张,仅万唯系列,可能就十几本,有中考的,有分年级的等待,但买回来,又觉得不痛不痒。
我推荐一个网站,《菁优网》,可以按照知识点来找具体想要练习的题目。 你想练什么文体的,就按照对应的找就可以了。
菁优网
还有一本书,是我们辽宁教研员出的,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也是这个思路,按照文体——题目类型——知识点分类,这种就很适合家长操作,孩子具体哪方面薄弱,就练哪方面。

《读懂现代文32讲》
初中生不易,初中家长不易,现在的学习都属于系统性任务,环环相扣,没上初中前,觉得逆袭其实分分钟的事,但是上了初中,真的知道每一分的取得,都是扎扎实实的功夫。
其实很多时候,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能找到学习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真的是步步艰辛,当把问题逐一击破,上升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 The End --获得更多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