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一16岁高一女生两臂刀疤20多处,三方的压力把孩子“挤”垮了!
一
16岁女孩自伤20余刀
“这样能让心里舒服些”
哈市某高中学生小花被父母送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中心。她的两臂有一处处的刀伤,加在一起有20余处,旧伤已经愈合,新伤还在流血。
父母询问是否有人伤害她时,小花表示,这些伤口都是自己划的。
据了解,小花是一名好学生,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排第一名,老师对她的期望值很高,让她做班级的学习委员,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对于老师的认可,小花是很高兴的,可自从做了学习委员以后,小花的生活改变了,每天忙于班级的事情,晚上睡不好觉,还经常感到头疼,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她感到很苦恼,于是手臂上就有了一道又一道的刀伤。她对医生说:“只有流血和疼痛,才能让我心里舒服一些。”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二
同学们不听我的
“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个人做”
“当了学习委员后,我感到这个工作并不那么好做,大家不愿意听我说的话,原本说得过去的同学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小花对医生说。
学习委员负责班级交作业、收卷子、组织大家背诵等工作,可是从小听惯了父母话的小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组织大家,因此学习委员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
一方面是老师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同学们的不配合,这让小花陷入了困境。
“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个人在做,结果老师交待的工作没有做好,同学关系也变得紧张,同时因为班级的工作分散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我现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小花对班主任徐佳说。
三
父母在家总吵架
“我必须做得更好才能挽救家庭”
既然做不来,为什么还要做呢?对于医生的问题,小花有她自己的解释,那就是自己必须要优秀。
小花说:“父母总吵架,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只有自己足够优秀,父母吵架的次数就会少,甚至是不再吵架。我害怕她们离婚,我想保护我的家庭。”
徐佳主任表示,小花将一切归于自己,她并不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的道理,她承担着来自老师、家庭和同学三方压力,然而事实上她只能做到一部分,当无法做好的时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自我否定,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缓解,就产生了自伤的行为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用躯体疼痛来缓解心理苦恼。
目前小花正在接受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老师的期待以及自身的严格要求,再加上无法团结同学共同做好班级的工作,来自三方的压力令她不堪重负,最终把小花的心理挤垮了。针对这件事,哈市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家长评论
@新电话簿上的旧名字
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就是缺乏和家长以及老师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幸好现在还没发生大事,好好做心理辅导 走出压力区
@浅笑安然
只有充满爱和幸福的家庭,孩子的身心才会健康。家长在吵架的时候请想想身边的孩子!!现在的社会太复杂,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学习多优秀,因为青春短暂,我只希望她快乐幸福!
@看人生多美好
压力大,没有可能倾诉的对象,幸亏发现早,不然出大事了,给孩子换个环境,兴许有帮助,祈昐孩子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郭小凤
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放下自在
压力值超过心理承受能力!
@实劳岩跆拳道刘教练
不要过早怪罪于孩子,家长们要好好想想,到底要孩子做什么,干什么,怎么做,从没好好沟通和了解走入孩子心里,却总想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从何而来? 如果您家孩子有这样的苗头,您应该怎么做?
外在因素
1、来自学业的压力
学业压力无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后,随着学科增加,课程加深,同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适应这种急剧转变并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那些没有考取高中而靠交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心理压力就更大。
2、来自考试的压力
部分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平日里成绩一直稳定,但是在重要考试时他们会非常紧张。他们在考试前睡不好,经常生病,心律紊乱,考试则更加紧张。
拿到试卷便思维迟钝,半天进入不了状态,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目,亦不能马上回答,甚至脑海中一片空白。
3、来自同学的竞争压力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们却非常担心其他同学会超过他们。于是,他们便会整天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焦虑过度。渐渐地,思想无法集中,不能进行正常思考,而且满脑子都是问号; “当有人超过我时,自己怎么办?”
长此以往,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展到不能坚持正常学习。
4、来自家庭的压力
少部分学生家庭比较拮据,父母挣钱很难,但他们都极力支持孩子学习,并告诉孩子只要上大学,他们愿意倾家荡产或是贷款来供孩子学习。当孩子回到家里,无论家里多么繁忙,都不会让孩子做家务,因为父母认为现阶段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别人的眼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可哪里知道,在这种“幸福”中,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特别是到了考试,孩子更担心考试没考好,对不住家人。
父母有必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但做得过分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并增加无形的压力。
内在因素
学业、考试等对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在同样的压力下,个人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
家长怎么做?
1、帮助孩子提高内省能力
父母应提高孩子的自省能力,教会孩子内省的技巧,要做到冷静,客观,现实,理性地分析自身的素质和潜能,能够准确定位自己,从而减少由于自我定位不准而造成的内在心理压力。
2、调整期望值,降低外来压力
适当的期望值有助于孩子不断超越自我,而不当的期望值会使孩子失去追求的动力。调整期望值应从两个方面开始。
一方面,必须确保“期望”的科学性。家长应营造比较轻松的氛围,开发孩子的潜能,注重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期望的“值”必须适度。
如果期望过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其他同学总比自己好,从而形成“我不如人”的心理压力;如果期望太高,孩子就会被给予“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这可能会使孩子在挫折中失去信心。
确定适当的期望值,有助于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客观并且准确地分析,以便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
3、重过程,轻结果,分散、减少压力
轻结果并不是认为结果不重要,而是为了获得更满意的结果。其前提和保证就是重过程。家长应协助子女制定长期目标规划,阶段发展计划和具体行动措施,并把理想目标具体化。
有必要培养孩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做好日常事务,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锻炼每一种能力。这样,理想的结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4、让孩子体验成功,变压力为动力
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征,成功的心理体验最容易激发他们的奋进情绪,即使是成人眼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生理,都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巨大动力。首先,父母应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要“打着灯笼找优点”,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其次,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获得满足感,激发进取心。
最后,要及时强化成功心理的积极作用,将成功前的压力转化为新的更高目标的动力,形成连锁效应,从而使压力成为人生的动力。
您家孩子压力大吗?
您是怎么样疏导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声明:文章来源于环球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标签:高考化学 励志高考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高考化学ID:gkh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