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大哥大手机「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 - 文章中心
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大哥大手机「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
2025-01-16

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

许昌的你,还记得30年前威风八面的大哥大吗?‖老家许昌

文‖李文福 图‖网络

潮起潮落电话机,

转眼之间升几级。

传呼演变小灵通,

大哥大掀风云起。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今天,手机已经普及到了每个人,人手2部手机也不算奢侈了。

短短三个十年,从寥寥无几、让人高攀的有线座机,拨号靠总机接转电话的半原始状态,发展至童叟都持有的无线移动手机,从上万元一部降至几百块,科技巨变真是一日千里。

想当初,1994年,笨拙如砖头块样的无绳电话大哥大,它展现出耀眼的光环,并靓丽了世人的双眼,它身价2万多一部(黑市价高达5万块钱一部),用它通话还要双向收费,除非是腰缠万贯的老板,寻常人家对它绝对是望尘莫及。(想看看李文福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快快点击以下链接:许昌50后和60后的生活印记)

别看大哥大模样老旧,却是捷足先登者的身份象征。

先期用大哥大的名人,是香港影界大佬洪金宝,始用于指导拍戏,后得宠于香港帮会大哥们,香港帮会中,对较小的龙头,人称大哥,大龙头被追奉为大哥大,这排场等级被帮会人抬举,手提电话自然被港人冠名为“大哥大”。

大哥大威风八面,被它引领出了一呼百应的传呼机“BB 机”,两千多一部的传呼机,只是接收到了被别人呼叫的电讯数字,具备的是按来电显示给对方回话的功能,它虽叫传呼机,却只能是被动的被呼,而不能够主动地传达出任何消息。它个头小而乖巧,被机主挂在腰间,不时地低头看看,期盼它能常常地“滴滴”叫上几声引人注目,显摆着招摇过市。不几日汉显屏就替代了数字机,有了显示信息的功能,给机主省去了好多麻烦。

科技领先的小灵通在不经意的时间段,遥遥领先占据了市场,让BB机痛失了几千万持有者。

虽然小灵通也是双向收费,出了市区还要付漫游费,但它的优势在于方便,让人享受到了成就感的满足和身份的提升。它给大哥大带来的是当头一棒,大哥不再大,被判呆板笨重将其逼进了冷宫。小灵通取决于它能便捷的传递信息,给渴望有移动电话的大众以解圆梦之缘,保有量速增,电讯行业乘机而追,小灵通快速发展在夹缝中生存了好多年。

至2000年初,日新月异的手机升级换代,翻盖的,触摸屏的,超长待机的,国产的,进口的,3G升4G好像是隔夜的事,眼花缭乱的让追逐者步步跟风。

记得许昌出现大哥大是在1994年,由下海做钢材生意的小朱持有,他原本就富态,生意是顺风顺水,常见他腋下夹着黑色公文包,手拿大哥大,往返在歌厅,茶楼和酒店间,十足的老板派头。也是那一年,我和建国出差到深圳,遭遇到了一次用大哥大做道具的伎俩骗局。

常言道“人是衣裳马是鞍”,但地域差异是有别的。咱们内地人在深圳通过衣着就很容易被当地人识别出。

三伏天,咱们北方人是上衣短袖,脚穿凉鞋。人家深圳这里的人大热天则是扎领带,牛仔裤脚蹬旅游鞋,反差巨大。

那一天,我俩是冒酷暑在一招商会上转悠考察时,有一小伙拿了好多走私商品报单追着我俩聊,货单上大到轿车,小至彩电冰箱洗衣机,全新的,二手的均是现货,说要找内地合作伙伴。当知道我们是主营这些商品的企业后,说他们可以负责提供货物到许昌,售后二八分成。当时觉着这好事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砸在了头上,不信他,他讲他们是合法的经营者,承诺一切手续都有据可查,明天他带老板到我们住的酒店详谈。

约好的第二天,那小伙带他老板来了,只见他:

人高马大领带雅,

威风八面把车下。

满面春风吹十里,

大哥大在手中拿。

他下了车,回首对司机高声快语地说:“你去接王总吧,一会在仓库见。”

经小伙介绍后,那老板热情的和我俩握手,说天太热咱们先在这酒店大堂坐坐,一会等王总到了,咱们一齐去我们仓库看货,选中哪些货咱们就定合同。

进大堂后,他很潇洒的把大哥大往玻璃桌上树起来一放,屁股落座沙发,让小伙摊开货单让我俩看。接着话匣子打开介绍……总之他们集团实力雄厚,靠价格低廉和几个省都有业务合作,正想着能和中原地区搞上业务,咱们碰上了就是天意……

他讲,小伙帮腔,听的我俩是蠢蠢欲动,真的是天赐良机呀。他提议,仓库离这不远,走小路不过10分钟的路距,咱们不等车了,走着去吧。

他领着我们过大街窜小路,当行进到一处僻静小街时,迎面过来一很精干,肩背一黑皮包的青年,只见青年满脸冒汗,很无助的样子,可怜巴巴的问XXX大药房在什么地方?

只见领我们的老板很惊诧的回答:你什么情况啊?这个药房根本不在这个区,你怎么会来到了这里?他说是出租车把他丢在了这里,他在这里绕了好长时间了,已经延误了给人送货的时间,老板请帮帮我吧。后面俩人一问一答如下:

老板:你送的什么货?

青年:深海的海龙和海马干货。

老板:啊!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青年就打开了那挺大的背包,只见一对两只的黑色海产品,包装在不大的透明塑料袋里。

老板拿起一袋,特别兴奋的放鼻子下做了次深呼吸,惊喜若狂的叫到“好东西好东西!太好了!”他急切地对建国我俩说:“这东西是百年不遇一次的宝贝啊,是世界上最好的壮阳物,特别是这种深海产的,很稀有的中国独产,过去是贡品,只有皇上专属御用,民间禁止采用,我当海军在西沙4年才搞到过一只,闻一下就能产生男性激素,千金难买的大补珍品啊……”

老板:你送店家的价位是?

青年:一袋两只300元,这是特定直供这家店的价。

老板:你送货已经超时,违规了,回去你也不好交差,我帮人帮到底,我200元一袋要你10袋吧……俩人一唱一和暗示让我和建国买。

看着他们拙劣的表演很可笑,但我不能去揭穿,看建国拿着不忍放手,还不停放鼻子下闻,对我说真的有很腥的味道。我只是制止了建国,拉着他走向了十几米开外的地方看着他们。

我们就这样远距离的对望着,被太阳暴晒着,过了好长时间,我俩不过去,也不讲话,他们一伙是垂头丧气的走了。对他们的套路我分析一下:

一、他们饼画的太大。

二、挑的路线让人生疑。

三、他们当地人交谈不用粤语,专用了让我俩听懂的话。

四、故弄玄虚忽悠产品的神奇,引人上当。

不知它们这伎俩骗了多少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他乡,水有多深,路有多险这都是未知数,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无大错是铁律。

想来他们不明白,他们设计的连环计是在哪个步骤上被俩土老冒看穿了呢?

下雨路滑,社会复杂

蛤蟆鱼虾,成精划拉

鱼目混珠,难辨真假

格外小心,谨防骗诈

【作者简介】李文福,1952年10月生,党员,回族,自幼居许昌市大同街(旧称老洋街)。1970年冬入伍在辽宁兴城,以部队驻地而将“兴城老兵”作笔名,1974年退伍,赋闲后更喜读书,爱文学,因痴迷于挖掘老许昌历史故事而捉笔。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I   II   III   IV